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元素在海报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毛晟谕 杨殿卿 +1 位作者 刘仁靓 张绪立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8期78-80,共3页
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受众审美需求逐渐多样化,传统的模式化创作风格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市场的审美需求,基于此,本土化、个性化的设计方式逐渐成为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视觉传达设计中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运用,... 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受众审美需求逐渐多样化,传统的模式化创作风格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市场的审美需求,基于此,本土化、个性化的设计方式逐渐成为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视觉传达设计中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运用,不仅能够增强作品的文化深度,还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视觉艺术本土表达的具体需求。海报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核心形式之一,具有信息传播快、受众广泛、文化影响力大等典型特征,不仅被视为传播信息的有效工具,也是文化价值与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影响力 视觉传达设计 信息传播 传统文化元素 海报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时代精神 重要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尤里·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公共艺术创作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为例
2
作者 林立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7期89-91,共3页
目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公共艺术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而民族艺术的兴起能够促进公共艺术发展。但二者的融合不能简单嫁接,文章旨在找到相应的理论支持,为公共艺术创作指明方向、找到方法。方法:通过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梳... 目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公共艺术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而民族艺术的兴起能够促进公共艺术发展。但二者的融合不能简单嫁接,文章旨在找到相应的理论支持,为公共艺术创作指明方向、找到方法。方法:通过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梳理文化符号学的发展脉络,以尤里·洛特曼(Yuri Lotman)的文化符号学为理论基础,运用文本与符号域概念,试图寻找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公共艺术创作方法。结果:提出两种创作方法:一是提取传统纹样的视觉文本与精神文本,这是当前主要的创作方向;二是对传统纹样序列进行补充,通过拼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的各种文化符号,将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元素纹样化。文章提出以纹样为贯穿文本,融入瓷器、建筑、书画等其他文本,共同构成符号域,也就是基于传统元素纹样化后得到的纹样创作公共艺术品。结语:文章提出以文化符号学为基础的公共艺术与传统图案融合的具体方式,从中国传统图案的造型、色彩、材质、寓意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符号 公共艺术 纹样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儿童绘本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何欣燕 《艺术科技》 2024年第20期100-102,共3页
目的:绘本作为一种新兴教育资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设计也逐步趋向多样化。在此背景下,“国潮”文化的兴起和文化自信的增强,使设计师和出版者愈发倾向于在儿童绘本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较少,未充分挖掘传... 目的:绘本作为一种新兴教育资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设计也逐步趋向多样化。在此背景下,“国潮”文化的兴起和文化自信的增强,使设计师和出版者愈发倾向于在儿童绘本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较少,未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及其在教育和艺术创作中的潜力。基于此,文章探讨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融入儿童绘本设计,以培养儿童的文化认知与审美素养。方法: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特点及其在儿童绘本设计中的应用现状,结合案例研究与理论分析,梳理当前绘本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视觉表现、叙事方式、儿童认知规律等角度提出优化建议,以增强其教育功能与艺术表现力。结果:当前,部分儿童绘本虽然融入了传统文化符号,但仍存在应用表面化、认知契合度不足、缺乏现代艺术融合等问题。研究表明,深入挖掘文化符号内涵,结合现代视觉设计,优化呈现方式,以契合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提升绘本的文化深度与审美价值,使其更具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结论: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深度融入儿童绘本设计,不仅能丰富儿童的阅读体验,增强其文化认同感,还能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未来的绘本创作应注重文化与艺术有机结合,使绘本在传递文化价值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当代儿童的阅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儿童绘本 教育功能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工业环保设计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麒雄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23期173-175,共3页
工业环保设计既是技术和审美的有机融合,也是一座连接文化传承、环境保护和创新性发展的桥梁。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深度发掘与灵活应用,可以使产品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与美学意蕴,同时实现生态友好和可持续发展,进而在国际市场上... 工业环保设计既是技术和审美的有机融合,也是一座连接文化传承、环境保护和创新性发展的桥梁。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深度发掘与灵活应用,可以使产品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与美学意蕴,同时实现生态友好和可持续发展,进而在国际市场上建立鲜明的品牌形象。基于此,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出发,分析其在工业环保设计领域的具体应用,并提出工业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融合环境保护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工业环保设计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动漫表达解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许诺 《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第22期84-84,共1页
众所周知,动漫是承载文化符号的一种重要载体,在表达方面十分简单而且轻松,很容易受到大众的喜爱与认可。文章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展开分析,并阐述了我国动漫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诠释,重点分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为基础的现代动漫... 众所周知,动漫是承载文化符号的一种重要载体,在表达方面十分简单而且轻松,很容易受到大众的喜爱与认可。文章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展开分析,并阐述了我国动漫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诠释,重点分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为基础的现代动漫表达问题,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现代动漫 表达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设计应用中的文化意义——以2007FIFA世界杯女足国际海报展作品为例
6
作者 黄宗贤 李清振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1年第6期149-154,共6页
从史前的"仰韶彩陶"①到明代的"宣德青花"②,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绵绵延续数千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具有一定特质的代表性传统文化符号,每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都是我们... 从史前的"仰韶彩陶"①到明代的"宣德青花"②,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绵绵延续数千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具有一定特质的代表性传统文化符号,每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都是我们重返历史、回味历史文化的引领者。当代设计作为后现代语境下的设计,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更应该看重符号的文化性,所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本篇文章正是结合FIFA世界杯女足国际海报展作品关于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再次认识后现代语境下的美术设计应如何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文化性的,即不仅要考虑回顾历史文化,更多的是要进行这种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创新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当代设计 文化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朱旭光 吴琼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19期71-74,共4页
为探索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该文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和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建构,寻找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契合点,并将二者结合,... 为探索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该文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和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建构,寻找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契合点,并将二者结合,展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以此促进传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元化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师需要用创新的理念展示传统文化并促进其传播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视觉传达设计 符号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海外传播——以京剧在西方国家的跨文化交流对策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廷玉 《戏剧之家》 2020年第29期30-31,共2页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海外传播中面临认知差异、翻译困境和认知负荷等诸多不利因素。虽然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相关工作者采取了策略,但也存在表演自主性缺失、传播片面性和沉溺"他者"视角的问题。本研究以京剧在西方国家的跨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海外传播中面临认知差异、翻译困境和认知负荷等诸多不利因素。虽然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相关工作者采取了策略,但也存在表演自主性缺失、传播片面性和沉溺"他者"视角的问题。本研究以京剧在西方国家的跨文化交流为例,通过梳理相关问题和原因,期望能够探求出新的方法来促进京剧文化符号在海外的传播,从而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能够在海外获得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京剧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视域下海报创新设计研究
9
作者 王牧远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6期174-176,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指中华民族在历史中演变和传承下来的可以反映民族特征的符号元素,其领域广泛,内涵丰富。同时,这座文化宝库为中国的海报设计提供了大量的设计元素,成为海报设计取材的重要源泉。而在现代主义设计热潮渐隐、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指中华民族在历史中演变和传承下来的可以反映民族特征的符号元素,其领域广泛,内涵丰富。同时,这座文化宝库为中国的海报设计提供了大量的设计元素,成为海报设计取材的重要源泉。而在现代主义设计热潮渐隐、传统文化更加受到重视的今天,如何将本国传统文化符号应用于现代海报设计之中,如何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审美再创造,从而将本国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魅力展现出来,成为设计师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文章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海报设计的基本概念,分析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融入海报设计中的方法原则,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类海报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通过系列海报案例,从图形构成、色彩运用、意境传达这三个角度,结合对中国传统器物造型、中国传统颜色、中国古诗等传统文化符号的考察与使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视域下海报设计方法与流程。通过研究,详尽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并推导出在海报设计越来越需要具备本土化特性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海报设计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承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海报设计 图形 色彩 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视觉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祎 《艺术科技》 2015年第5期216-216,共1页
视觉符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艺术设计领域中的运用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课题之一,尤其是对特定文化符号与艺术设计进行融合与渗透,借助于传统文化符号的独特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以民族个性来注入艺术设计中去,从而体现... 视觉符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艺术设计领域中的运用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课题之一,尤其是对特定文化符号与艺术设计进行融合与渗透,借助于传统文化符号的独特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以民族个性来注入艺术设计中去,从而体现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文化艺术发展策略。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概述、内涵、分类及形成历史渊源着手,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特色寓意及精神魅力,探讨其在现代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视觉符号 现代设计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符号在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洁 潘俊峰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8年第6期70-71,共2页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建筑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如何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符号,成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师较为关心的一个问题。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将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结合...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建筑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如何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符号,成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师较为关心的一个问题。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将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结合的代表建筑,因此,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分析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传统民居建筑符号、传统建筑装饰符号以及传统园林建筑符号的应用,旨在为我国当代建筑设计进一步与传统文化符号相融合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山饭店 建筑设计 建筑符号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德丽 《美术教育研究》 2013年第17期101-101,共1页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为了凸显创新性和民族性,设计师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具体来说,可以将传统符号、古典色彩、传统文化意蕴、传统园林设计思想以及传统空间划分形式等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之中。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室内设计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漆艺在雕塑创作中的创新性运用与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端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20期76-79,共4页
天然大漆作为在世界艺术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东方媒材,一方面蕴含了传统造物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体现了东方文化的审美特性。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下,传统漆艺的运用应被赋予创新创造性,通过... 天然大漆作为在世界艺术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东方媒材,一方面蕴含了传统造物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体现了东方文化的审美特性。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下,传统漆艺的运用应被赋予创新创造性,通过合理借鉴其自身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结合当代时代特点,向更具有综合性和当代性的方向发展,与当代文化融合,将传统工艺研究的视角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可以实现传统漆艺在雕塑创作中的创新性运用,能为传统工艺的当代活化、振兴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创作 文化融合 传统漆艺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创新性运用 运用与探索 建设文化强国 审美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