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传统德育近代转型探析
- 1
-
-
作者
吴慧芳
-
机构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社科部
-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8-101,共4页
-
文摘
以儒家道德教育为主导的中国传统德育一直在封建社会里占据着统治地位。在近代欧风美雨、坚船利炮的冲击下,中国传统德育经历了从观念到制度,再到实践的漫长转型过程。究其实质,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德育观与中国传统德育观相互冲突和融合的产物。探讨中国传统德育转型过程,有利于正确看待和处理德育的继承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德育的创造性转化以及西方德育观念的本土化问题。
-
关键词
中国传统德育
近代转型
创造性转化
本土化
-
Keywords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
neeteric transformation
creative conversion
localization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先秦道家德育思想辨析
被引量:8
- 2
-
-
作者
杨启亮
-
机构
曲阜师大教科所
-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2-29,共8页
-
文摘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精华,实际上主要荟萃于儒道两家。儒显而道隐,显性的正统的儒家德育思想通过雅俗文化传播系统而泽润百世,丰博显赫而且有众仰的“师表”的名。道家所主张的道、德、德育都与儒家的意蕴不尽相同而且多有相逆,所以虽以潜隐的方式补充、协调着儒家显学,滋养万物也绵延百世,却因其谦退、守柔、不争、无为而无名。 先秦文献,唯有《老子》一书为道德专论,但是说道德论“儒”不论“道”,讲德育重视儒家疏误道家,却仿佛是约定俗成,这就不能不说是类似“文化霸权”的一种文化失衡现象了。道家的道、德及其德育,依然隐忍着自家的一脉传统延续下来,在与儒墨诸家显学的冲突、批判、超越的过程中互补融汇,以此形成了中国传统德育阴阳互补、刚柔相济、自然无为与社会有为相结合的深在特色。
-
关键词
德育思想
先秦道家
中国德育传统
儒家德育
自然法
德育方法
自然无为
不言之教
人本主义
至德之世
-
分类号
B410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