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学保存会与中国传统学术的革故鼎新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卓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34,共7页
观察晚清长江流域学术流变,国学保存会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个案。国学保存会在维新势力着力推动引进西学实现中国学术近代化的情境下,另辟蹊径,通过倡导古学复兴,借鉴新知反省和颠覆渐趋萎缩的旧式传统学术,再造新式国学,着力从中国传... 观察晚清长江流域学术流变,国学保存会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个案。国学保存会在维新势力着力推动引进西学实现中国学术近代化的情境下,另辟蹊径,通过倡导古学复兴,借鉴新知反省和颠覆渐趋萎缩的旧式传统学术,再造新式国学,着力从中国传统内部推进学术近代化。无论其直接动机和最终成绩如何,这一努力在中国学术转型过程中,无疑具有范式多样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社团 长江流域 国学保存会 中国传统学术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学术在近代的嬗变、赓续与发展——“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海静 卢朝允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为推动中国传统学术转型的深入研究,上海大学历史系暨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举办了"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传统学术转型的原因、路径与方法,经学的近代转型,传统史学的近代转型,"古史辨"... 为推动中国传统学术转型的深入研究,上海大学历史系暨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举办了"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传统学术转型的原因、路径与方法,经学的近代转型,传统史学的近代转型,"古史辨"与近代史学,国学与中西学术,近代著名史家的学术与思想以及清代学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次会议的举行,对于在海内外传统学术研究中打通古代与近现代之间的壁垒、促进不同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的学者直接对话并推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学术 近代学术转型 传统史学 中西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训诂学论及中国古代学术的根本传统(上)
3
作者 宋永培 《现代中文学刊》 1996年第3期19-23,共5页
我们在《训诂的本义与"六经皆史"的内涵》一文中曾作出论证,中国历史的起点是《尧典》洪水事件;华夏族先民创制的最早的语言字词,其本义,亦即训诂的本义,是记录尧舜带领民众平治水土、田猎农耕、经纬九州的史实、情感与观念... 我们在《训诂的本义与"六经皆史"的内涵》一文中曾作出论证,中国历史的起点是《尧典》洪水事件;华夏族先民创制的最早的语言字词,其本义,亦即训诂的本义,是记录尧舜带领民众平治水土、田猎农耕、经纬九州的史实、情感与观念的。惠栋曾说:"训诂之学,皆师所口授,其后乃著竹帛。"(《九经古义》)对于尧与民众平治水土、经纬九州之史实、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学术 训话 学术研究 华夏族 中国历史 本义 中国传统学术 情感 六经皆史 章太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论:两种言说方式及其现代命运 被引量:5
4
作者 代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1-66,共6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现代命运 言说方式 中国传统学术 中国知识界 十九世纪末 近代社会 中国社会 爱国心 留学生 西方人 妖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史辨与中国现代历史学
5
作者 王钧林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29,共5页
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界以各种方式进行纪念,主题多样丰富,令人眼界大开。《齐鲁学刊》编辑部也邀请相关学者于是年10月12日举办了以“疑古与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为专题的论坛研讨,以纪念新文化运动在学术领域引起的震荡和... 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界以各种方式进行纪念,主题多样丰富,令人眼界大开。《齐鲁学刊》编辑部也邀请相关学者于是年10月12日举办了以“疑古与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为专题的论坛研讨,以纪念新文化运动在学术领域引起的震荡和回响。1923年,在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学者顾颉刚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如同向旧经史系统为核心的传统学术营垒投下一颗重磅炸弹,二千多年来一直坚不可摧的古堡旧垒瞬间被炸得梁折栋摧,堂毁庙塌,承前而来的“疑古”思潮也因此在观念方法和价值取向上发生根本改变,成为新文化运动在学术思想领域深层发生作用的标志性事件。以“古史辨”命名的在学者间展开的独立、自由、平等、多元的开放性研究和辩论,以及弥漫其中的理性批判精神,则为中国传统学术型态的终结和中国现代学术的型构做出了奠基性贡献,其垂范性意义不限于狭义的“古史”,也不限于单纯历史学科。但时过百年,这场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学术发展方向的学术运动,其价值取向和学术精神已在“走出疑古”的新潮中逐渐被模糊、扭曲、变形,进而被抛弃,这对仍处在未完成时态中的中国现代学术来说恐非幸事。因此,从现代学术建立的角度对这场学术运动的理念方法、价值取向、问题意识等进行深入研讨,以其所倡导的理性批判精神对其成就和不足、贡献和局限加以再审,当有助于中国现代学术建设进程的良性展开。今即以“疑古与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为题,刊发王钧林、李振宏、陈峰三位先生在会议上的发言,以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学术 古史辨 中国传统学术 理性批判精神 眼界大开 开放性研究 齐鲁学刊 学术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学与晚清学术
6
作者 史革新 《中州学刊》 1988年第3期102-106,共5页
一定的学术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总是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传统学术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导致这一变革发生的原因很多,其中西学传播构成的冲击和影响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文试图... 一定的学术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总是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传统学术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导致这一变革发生的原因很多,其中西学传播构成的冲击和影响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 中国传统学术肇兴于周秦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内的诸子百家争鸣,形成了古代学术的空前繁荣时期。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 中国传统学术 晚清学术 百家争鸣 古代学术 繁荣时期 社会发生 文化领域 周秦时代 鸦片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史学观照下日本的中国出版文化史研究——评井上进《中国出版文化史》
7
作者 黄林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73,共4页
中国是纸和印刷术的故乡,其出版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如果我们将出版文化宽泛地定义为"是伴随着出版活动所产生的有关文化形态"a,并以此来梳理西方学界的中国出版文化史研究,那应当说,其起步的时间并不算晚。早在1925年,美国传教士卡... 中国是纸和印刷术的故乡,其出版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如果我们将出版文化宽泛地定义为"是伴随着出版活动所产生的有关文化形态"a,并以此来梳理西方学界的中国出版文化史研究,那应当说,其起步的时间并不算晚。早在1925年,美国传教士卡特(Thomas Francis Carter)即出版了《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一书;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文化 文化史研究 中国出版 史学观 美国传教士 李约瑟 中国印刷术 出版史 技术史 中国传统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先秦自然国学——兼评中国自然国学史上的一次大断裂(摘要)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关龙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79-181,共3页
先秦国学是中国国学的基础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它与中国国学一样可分为自然国学和人文国学两大部分。先秦自然国学博大精深,是先秦国学的两大精粹部分之一。先秦各家几乎都以自然为基础,由此演绎出人事、政事;各家学说的核心都是探讨&... 先秦国学是中国国学的基础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它与中国国学一样可分为自然国学和人文国学两大部分。先秦自然国学博大精深,是先秦国学的两大精粹部分之一。先秦各家几乎都以自然为基础,由此演绎出人事、政事;各家学说的核心都是探讨"天地人"的关系,而且不约而同地主张"天人合一";各家著述中都非常重视对自然国学知识的记载,并且所记自然国学知识居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秦代的"焚书坑儒"和汉代的"独尊儒术",严重地摧残了先秦国学特别是先秦自然国学,造成了中国国学史上尤其是中国自然国学史上的大断裂。从此,自然国学从先秦国学中的精粹地位沦为人文国学的附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自然国学 中国传统学术文化 中国国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重大项目“儒学史论文献汇编暨中国古代史论研究”介绍
9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史论是中国传统学术尤其是中国古典史学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史论中既有对具体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品评及对具体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有对抽象历史运动规律的体认与洞见。它是古人对历史变迁的理解和解释,是史识的凝聚、历史智慧的结晶。
关键词 中国传统学术 史论 重大项目 山东大学 研究院 儒学 古代 汇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派”与清代学术(主持语)
10
作者 徐道彬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89,共1页
清代考据学是继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宋明理学之后,对中国传统学术和思想文化加以整理和总结的集大成之学。"皖派"学术是乾嘉考据学的主体,也是清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与外延并非指安徽一地之人和一地之学,它是以江永和戴震... 清代考据学是继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宋明理学之后,对中国传统学术和思想文化加以整理和总结的集大成之学。"皖派"学术是乾嘉考据学的主体,也是清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与外延并非指安徽一地之人和一地之学,它是以江永和戴震为代表的汉学研究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学术 皖派 主持 中国传统学术 先秦诸子学 清代考据学 乾嘉考据学 宋明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学术转折与道学文化的兴起——略述包弼德教授的程颐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晋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80-83,共4页
唐宋学术转折与道学文化的兴起———略述包弼德教授的程颐研究周晋1992年,哈佛大学的包弼德教授出版了一本评论唐宋学术史的著作,书名叫做《斯文:中国唐宋时期的学术演变》(PetreK.Bol,”THISCULTUREO... 唐宋学术转折与道学文化的兴起———略述包弼德教授的程颐研究周晋1992年,哈佛大学的包弼德教授出版了一本评论唐宋学术史的著作,书名叫做《斯文:中国唐宋时期的学术演变》(PetreK.Bol,”THISCULTUREOFOURS”—Intelectu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颐 道学文化 学术 道德准则 礼乐制度 中国学术传统 遗书 圣人之道 古文运动 唐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传承 当代肩担——“重庆会议”专题报告述评 被引量:1
12
作者 颜婷婷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6-200,共5页
2011年11月,全国"首届传统音乐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召开。研讨会共分为3个专家讲座、6场专题报告和论文宣讲3个板块。此次会议的专题报告包括:民族音乐学是研究音乐的学问、云南三弦音乐简述、倡议建本《中国民歌史... 2011年11月,全国"首届传统音乐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召开。研讨会共分为3个专家讲座、6场专题报告和论文宣讲3个板块。此次会议的专题报告包括:民族音乐学是研究音乐的学问、云南三弦音乐简述、倡议建本《中国民歌史料集》、中国东北阿尔泰语系诸族萨满乐器研究、《儒院文稿》是研究早期成都儒坛与洞经音乐文案工具书、反思教育大任:以郎朗美国"白宫演奏事件"为例等。研讨会呈现出学术研究彰显传统音乐欣欣向荣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届传统音乐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 专题报告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汉语词源学之形声字声符——评《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
13
作者 应燕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I0007-I0007,共1页
汉语词源学研究是中国传统学术研究,分为声训及形训两条线。其中形训即根据形声字声符表义功能来探讨词源问题。从先秦发展到今天,不同时代的学者给形声字声符是否表义赋予了不同的理解及阐释。《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一书分为上、... 汉语词源学研究是中国传统学术研究,分为声训及形训两条线。其中形训即根据形声字声符表义功能来探讨词源问题。从先秦发展到今天,不同时代的学者给形声字声符是否表义赋予了不同的理解及阐释。《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一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通论》分为绪论、学术史的梳理、泛时的考察、历时的考察、方法的提取,下编《考释》考察了宵部、真部、元部、阳部、侵部、唇音等内容,非常适合语言文字爱好者以及研究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声字 声符示源 中国传统学术 形训 表义 《通论》 泛时 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研究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
14
作者 满忠坤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11,共9页
教育强国作为教育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首先应明确其作为教育学命题的特殊性。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是教育研究的时代使命与学术自觉,也是构建中国教育学“三大体系”的应然选择。厘清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梳理教育强国建设的“中... 教育强国作为教育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首先应明确其作为教育学命题的特殊性。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是教育研究的时代使命与学术自觉,也是构建中国教育学“三大体系”的应然选择。厘清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梳理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国经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回应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现实问题,是教育研究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定位。扎实开展教育强国建设专题问题研究,协同推进“中国经验”与国际比较研究,弘扬“经世致用”的中国学术优良传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教科研共同体,重视教育学知识的普及与实践成效,秉持开放多元的方法论原则,是教育研究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目标达成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教育强国建设 中国经验” 中国学术优良传统 教科研共同体 教育学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四库学”研究的重要举措——《四库全书研究论文篇目索引》序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爱平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9-141,共3页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纂的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它所收录的书籍,上自先秦,下迄清代,几乎囊括了从古至今(指修书的乾隆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并且,涵盖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各个学科门类和各个专门领域。...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纂的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它所收录的书籍,上自先秦,下迄清代,几乎囊括了从古至今(指修书的乾隆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并且,涵盖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各个学科门类和各个专门领域。而与之相辅相成的《四库全书总目》等官修大型目录著作,也继承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钩玄提要,提纲挈领,不仅把《四库全书》著录、存目的上万种书籍统括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系统总结了中国传统学术的渊源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 论文篇目 四库学 中国传统学术 《四库全书总目》 古代目录学 索引 中国古代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辛亥革命史的写法
16
作者 周云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66,共4页
余英时在其名著《论戴震与章学诚》一书中指出,中国传统学术尤其是宋代以后的学术有两种传统:尊德性和道问学,亦即关于价值和关于知识的传统。尊德性注重价值,讲求义理的阐发,但失之于空疏;比如在明代,义理的弘扬与阐发多依靠体... 余英时在其名著《论戴震与章学诚》一书中指出,中国传统学术尤其是宋代以后的学术有两种传统:尊德性和道问学,亦即关于价值和关于知识的传统。尊德性注重价值,讲求义理的阐发,但失之于空疏;比如在明代,义理的弘扬与阐发多依靠体悟、冥想,失去了知识的支撑。而道问学则偏重于考证,强调义理的阐发必须依据知识的整理与总结,但往往又失之于琐碎,失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史 中国传统学术 《论戴震与章学诚》 写法 道问学 尊德性 余英时 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文化学的奠基之作——评《汉字文化大观》
17
作者 崔存明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78,共2页
文字学在中国传统学术分工中同音韵学、训诂学同属于"小学"类,是阅读以经史子集为代表的经典著作的工具性学科之一。古人读书是非常重视小学基础的,正如张之洞在《书目答问·附二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中所说:“由小学入经学者,... 文字学在中国传统学术分工中同音韵学、训诂学同属于"小学"类,是阅读以经史子集为代表的经典著作的工具性学科之一。古人读书是非常重视小学基础的,正如张之洞在《书目答问·附二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中所说:“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文化学 奠基之作 中国传统学术 经典著作 书目答问 经济成就 经学 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文学研究要开拓新视野——谈一个研讨会和一本论文集
18
作者 郭豫适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古代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传统文学 论文集 学术研讨会 《文学评论》 上海财经大学 经济生活 中国传统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辑校对与文字——浅析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与编辑校对 被引量:3
19
作者 湖傕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编辑校对 文字 古今字 异体字 繁简字 中国传统学术 现代出版 写作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源儒、佛、道修持思想与实践
20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0-240,共1页
徐兆仁撰文《儒、佛、道修持思想与实践探源》指出,汉魏之际,由于商贸往来频繁,文化交流日增,佛教传入中土,中国传统学术出现重大变化。尤其是随着佛教经典翻译增多,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不断被介绍到内地,儒、佛、道三教思想体系... 徐兆仁撰文《儒、佛、道修持思想与实践探源》指出,汉魏之际,由于商贸往来频繁,文化交流日增,佛教传入中土,中国传统学术出现重大变化。尤其是随着佛教经典翻译增多,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不断被介绍到内地,儒、佛、道三教思想体系的碰撞开始显露端倪。儒、佛、道三教修持思想与实践的历史互动及其内在关系变化,十分复杂,对此进行历史探源和内蕴释秘,对于理解宗教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与实践 修持 中国传统学术 历史探源 汉魏之际 文化交流 佛教传入 佛教经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