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体育促进身体文化的延续、整合与共享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美蓉 金子誉 +1 位作者 房纹萱 周思羽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4,共7页
中国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可强化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哲学思辨法,探讨中国传统体育中身体文化促进中华文明延续与发扬的机理。研究认为,中国传统体育以特有的身体学、行为学、姿态学的方... 中国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可强化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哲学思辨法,探讨中国传统体育中身体文化促进中华文明延续与发扬的机理。研究认为,中国传统体育以特有的身体学、行为学、姿态学的方式延续中华文明,并融合成新的礼乐文化,形成中华文明的特殊符号。中国传统体育可以唤醒身体交往的集体记忆,促成身体实践的文化认同,凸显身体姿态的文化追求。中国传统体育中身体行为代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身体形象促进中华文化自洽性共享,身体符号融汇西方体育文化促进认可。中国传统体育在交叉融合中突破,在优化组合中跃升,发掘新的学术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文化 东方文明 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体育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与推进路径
2
作者 凌雅燕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6,共7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记忆-情感-认知”视角出发,对中国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展开分析。研究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现为一种群体认同意识,包含身份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三重递进维度...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记忆-情感-认知”视角出发,对中国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展开分析。研究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现为一种群体认同意识,包含身份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三重递进维度。中国传统体育通过仪式性活动唤醒集体记忆,巩固共同体成员的身份认同;通过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构筑情感纽带,增强共同体成员的民族认同;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形塑认知,培育共同体成员的国家认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传统体育在新时期的推进路径:以数字化技术推动传统体育集体记忆的进一步传递;以多民族参与的传统体育活动构建民族间的情感联结;以“家-校-社”联动助推传统体育形塑国家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在机理 国家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创新性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尹海立 颜芬 +2 位作者 颜辉 王艳红 段倩倩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2,共8页
作为文化发展行动纲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并行开展的、又暗含一种历史先后承续关系;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发展历史纳入“两创”逻辑语境中,结合已有成就与现实困境,在新时代历史节点寻求发展新突破,是一种有益尝... 作为文化发展行动纲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并行开展的、又暗含一种历史先后承续关系;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发展历史纳入“两创”逻辑语境中,结合已有成就与现实困境,在新时代历史节点寻求发展新突破,是一种有益尝试。基于文献资料进行理论、历史与实践逻辑分析,认为: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发展的主导方向,内涵重塑引导制度形式革新是其新时代发展实践思路。根据对431位全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从业者的问卷调查、对10位资深专家和管理人员以及60余位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访谈,运用“文化三层次”理论对新时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发展困境及其创新性发展路径进行分析,认为:21世纪初期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三层次”发展已形成现代形态但内容质量均有待提升,技术动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亟需优化改进以呼应时代诉求;新时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创新性发展应以凸显文化个性的“中国化”,迎合社会需求的“时代性”,寻求世界认同的“国际化”为内涵重塑价值导向,唯此才能形成制度优化与形式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体育 养生文化 创新性发展 内涵重塑 制度优化 形式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分歧与融合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继顺 郝玉峰 +1 位作者 陈雪燕 赵莹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22,共2页
从身心关系的角度对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的特征进行综述与分析。认为未来体育的发展必然走中西合璧之路,中国传统体育在未来体育中,尤其在大众健身体育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传统体育 西方体育 身心关系 特征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性建构 被引量:14
5
作者 靳鑫 李金龙 张晨昕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15,共6页
经历一个多世纪西方体育文化在中国的推广,西方竞技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几乎成为国人对现代体育的整体认知。当面临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和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之时,全面认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 经历一个多世纪西方体育文化在中国的推广,西方竞技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几乎成为国人对现代体育的整体认知。当面临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和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之时,全面认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价值,实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性建构对于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体育强国梦想的实现,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全面比较和系统研究,我们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所体现出的独特精神文化价值表现为天人合一、阴阳平衡、动静相兼、中和养生、见义勇为、美在意境、尊礼尚德、和而不同等理念。正是凝结了这些一以贯之、经久不衰的独特精神文化内涵,在面对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需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世界性认同的背景之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自信与认同才能化危机为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文化主体性 西方体育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西体育比较看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兰 郭红 易剑东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8-22,7,共6页
中西体育既有差异也有相近的一面。当前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断深入,中西体育趋同的趋势日渐明显。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为新形势下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 中国传统体育 西方体育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期待与情感桥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海外接受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卢兴 郭晴 +1 位作者 尹媛洁 荆俊昌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19,共11页
在我国文化对外传播实践过程中,作为中国特色文化重要象征符号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缺乏清晰的海外接受模型与有效的文化增值路径。以海外受众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接受体验为流程框架,以海外受众问卷调查为数据基础,建构模型并检验,从... 在我国文化对外传播实践过程中,作为中国特色文化重要象征符号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缺乏清晰的海外接受模型与有效的文化增值路径。以海外受众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接受体验为流程框架,以海外受众问卷调查为数据基础,建构模型并检验,从不同理论维度探寻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海外传播受众接受的影响机制,进而构建提升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接受动力的路径。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海外接受过程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内容、媒介接触度、认知流畅度均通过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对关注和实践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期待视野、审美经验和文化价值感知具有中介作用。据此提出,从文化要素流动激活受众审美经验、异质文化媒介认知契合期待视野、功用传播突出传统体育文化价值、情感桥接勾连认知文化间性4个维度,拓建传播主体与海外受众汇通的文化释义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接受 期待视野 文化价值 海外受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再认识 被引量:19
8
作者 周爱光 宋亨国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18,共4页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一样,事实上都处于不断丰富更新和发展过程中。世界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中国体育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重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传统体育文化。曾经作为世界体育文化主流之一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一样,事实上都处于不断丰富更新和发展过程中。世界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中国体育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重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传统体育文化。曾经作为世界体育文化主流之一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必将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当代世界体育文化生态系统中光芒四射的一支奇葩,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价值 认识 重建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文化价值 西方体育文化 认识 世界体育 文化生态系统 发展过程 传统文化 中国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体育全球化与新世纪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身份 被引量:39
9
作者 宋亨国 周爱光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3,共3页
本文首先对体育全球化话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这一复杂的对话语境中面临着多重的发展压力和机遇。其次,提出在现代体育文化的多元对话语境中,只有对中国传统体育进行准确的文化定位,并在这一对话过程中积极创新,... 本文首先对体育全球化话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这一复杂的对话语境中面临着多重的发展压力和机遇。其次,提出在现代体育文化的多元对话语境中,只有对中国传统体育进行准确的文化定位,并在这一对话过程中积极创新,突出自身的文化身份,才能真正实现伟大的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全球化 中国传统体育 文化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19
10
作者 廖丽琴 丁新民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58,共3页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一样,都处于不断丰富更新和发展的过程中。世界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中国体育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重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传统体育文化。如果传统体育文化得不到创新和发展,它就极有可能淹没...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一样,都处于不断丰富更新和发展的过程中。世界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中国体育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重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传统体育文化。如果传统体育文化得不到创新和发展,它就极有可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因此,探讨影响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外因素就显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化 中国传统体育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生态适应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洪坤 韩玉姬 梁勤超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9-313,370,共6页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在不断适应所处生态的过程中发展的,作为一种"过程"描述和"结果"呈现的生态适应存在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研究法,以生态适应界定和类型划分为基础,从生态适应...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在不断适应所处生态的过程中发展的,作为一种"过程"描述和"结果"呈现的生态适应存在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研究法,以生态适应界定和类型划分为基础,从生态适应的4个维度提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即:在演变适应的维度要突破从传统到后现代化转型的现实困境;在交互适应的维度需适应世界体育文化生态的濡化与涵化;在策略适应的维度要整合创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形态;在趋同适应的维度需拓展文化增殖的地域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生态适应 演变适应 交互适应 策略适应 趋同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人文精神与奥林匹克运动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坚 郑国华 +1 位作者 李运 陈斌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6-9,共4页
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构成、体育的人文内涵以及现代奥林匹克精神进行了阐述,提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以人为本”的和谐精神可以为修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观提供新的价值取向,为完善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模式提供新的思路,为整合奥林匹... 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构成、体育的人文内涵以及现代奥林匹克精神进行了阐述,提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以人为本”的和谐精神可以为修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观提供新的价值取向,为完善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模式提供新的思路,为整合奥林匹克运动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提供新的方法。奥林匹克运动需要注入中国传统体育的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和谐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势凸显,地位淡出——中西体育文化的对比及中国传统体育的复兴 被引量:7
13
作者 肖艳光 刘金利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69,共5页
竞技体育传入我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并且成为我国体育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现实表明,源于西方文化背景的竞技体育,在发展过程中正逐渐产生道德缺失、对运动员造成身心伤害乃至危及生命等消极现象。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弥补现代... 竞技体育传入我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并且成为我国体育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现实表明,源于西方文化背景的竞技体育,在发展过程中正逐渐产生道德缺失、对运动员造成身心伤害乃至危及生命等消极现象。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弥补现代体育伦理缺失、促进现代体育可持续发展以及良好的健身养生效果的优势,要实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复兴,必须实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重构和文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体育文化 对比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势状况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以中国武术为例 被引量:26
14
作者 刘欣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8-90,共3页
与西方现代体育相比,中国传统体育仍是一种"弱势文化"。以中国武术为例,提出在身处弱势状况下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探寻中西体育文化的共通空间;重视中西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的差异;细分传播受众的需求;重视传播... 与西方现代体育相比,中国传统体育仍是一种"弱势文化"。以中国武术为例,提出在身处弱势状况下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探寻中西体育文化的共通空间;重视中西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的差异;细分传播受众的需求;重视传播艺术;培养专业化人才;坚持奥运推广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对外传播 传播策略 中国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体育对外宣传翻译的原则——以中国健身气功对外宣传册的英文翻译为例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23,共4页
对外宣传是传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以中国健身气功对外宣传册英文翻译中所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以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为基础,探讨中国传统体育对外宣传翻译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 中国传统体育 对外宣传 健身气功 目的论 翻译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浩 张中民 卜洪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7-9,共3页
不同国度、民族思维方式的形成受该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而思维方式又在其诸多方面留下独特的痕迹。中国人特有的“合一”、以“气”
关键词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竞技性 思维方式 民族思维 政治 创新性 浅析 合一 中国古代哲学 生命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之哲学底蕴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斌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22,共3页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 ,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以当时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为基础 ,通过融合、嬗变 ,折射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体育伦理思想 ,即自然性、目的性、等级性 ,其主要表现为 :顺应自然、天人和一 ;性命双修、道德先行 ;以“武”会友、...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 ,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以当时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为基础 ,通过融合、嬗变 ,折射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体育伦理思想 ,即自然性、目的性、等级性 ,其主要表现为 :顺应自然、天人和一 ;性命双修、道德先行 ;以“武”会友、礼让为要 ;立足现实、讲求事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体育 体育伦理 性命双修 礼让 特色 目的性 底蕴 理论体系 等级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精神的契合 被引量:14
18
作者 谢惠蓉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9-11,共3页
中国传统体育与近现代体育虽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体育,但在追求和平、公正塑造理想人格,促进人的完善和发展等方面存在着契合点,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想。
关键词 中国传统体育 现代体育 共同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反思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华明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8,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主要结论: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成为一种必然,然而现实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却步履维艰,原因主要有西方"西学东渐"影响、现代体育"个人...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主要结论: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成为一种必然,然而现实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却步履维艰,原因主要有西方"西学东渐"影响、现代体育"个人主义"价值观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以及西方文明"优越论"的影响。建议:在实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基础上,通过文化共存来进行深入的体育文化融合,通过自省、自觉进行发展创新,分步推进传统体育文化的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文化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体系重构 被引量:9
20
作者 丁保玉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4-177,共4页
研究表明,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契机主要表现在:1、工业社会即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信息社会对和谐价值观的需求;2、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人文危机"对和谐价值观的需求;3、专家学者对人文奥运理论缺陷的... 研究表明,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契机主要表现在:1、工业社会即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信息社会对和谐价值观的需求;2、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人文危机"对和谐价值观的需求;3、专家学者对人文奥运理论缺陷的清醒认识;4、全球化时代世界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呼唤。而加强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创自主的传统体育文化品牌,加强国家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力度,加强国家媒体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加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技术的创新,是对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价值体系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