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程·特征·地位·价值: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宏观审视——以张锡勤先生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观为中心
1
作者 柴文华 段澜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9-35,共7页
张锡勤先生是著名的中国近代思想史家和伦理思想史家,为我国及龙江的文化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先生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观大致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又有所补充和深化。先生提出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发展的五阶段说:先秦、两汉、魏... 张锡勤先生是著名的中国近代思想史家和伦理思想史家,为我国及龙江的文化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先生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观大致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又有所补充和深化。先生提出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发展的五阶段说:先秦、两汉、魏晋至隋唐五代、宋明、明清之际,在强调儒家伦理道德主流地位的同时关注到非儒和反儒学派以及思想的存在,并能从当时的历史情境出发进行深入解读,体现了那一代学者浓郁的历史唯物论情怀。先生十分重视中国古代社会特殊结构的分析,认为这是把握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基本特征的根源性问题,由此生发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主要特征:家族本位—伦理型文化—重道德,家族本位—家国同构—伦理政治一体化,家族本位—重家庭血缘关系—家族伦理—社会伦理,家族本位—整体主义—尚公—重礼—贵和。先生把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概括为两个“之一”: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是人类最早的伦理文化源头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完备、成熟的伦理文化之一,这完全符合中国伦理文化的实际。先生既肯定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普遍性,亦即超越性,也肯定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民族性,亦即特殊性。先生的这种认识无疑是正确的,他所说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内在活力”“未来价值”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中国和世界贡献出更多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 张锡勤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观 家族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