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五个理论问题 |
王跃
孙长斌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
2
|
中国传播学研究学术旨趣与学术群——兼论中国传播学研究30年 |
戴元光
陈钢
许建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
3
|
试论梁启超对西方近代地理学在中国传播的贡献 |
许桂灵
司徒尚纪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
4
|
中国传播学的兴起、发展与趋势 |
张国良
|
《理论月刊》
|
2005 |
43
|
|
|
5
|
重思中国传播学 |
李彬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8
|
|
|
6
|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语境 |
王天根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0
|
|
|
7
|
20年来中国传播史研究回顾 |
王琛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
8
|
图绘中国传播学的知识框架——基于教材关键词的分析 |
胡翼青
梁鹏
|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
9
|
重现乌托邦:中国传播研究的想像力 |
王维佳
赵月枝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7
|
|
|
10
|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主体的变化 |
李维武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
11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中的三个误解 |
姜喜咏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
12
|
中国传播学创新的文化维度与现代性视野 |
梅琼林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
13
|
“ALS冰桶挑战”在中国传播娱乐化的思考 |
李子嘉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14
|
演变、转向与趋势: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国传播学研究——中国传播学会2014年年会暨新世纪的中国传播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
李春雷
陈瑞华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15
|
话语型态与问题意识:中国传播学30年发展研究的再研究 |
张健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16
|
中国传播研究的再出发 |
吴予敏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
2020 |
1
|
|
|
17
|
中国传播学界需要学术寻根 |
邵培仁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
18
|
中华传播研究的开拓与创新——2008中国传播学论坛综述 |
李洁
董天策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
19
|
中国传播研究早期学科化过程的回顾与反思(1978—1982) |
田嘉宝
战琦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
20
|
缺席与在场:NT Live的跨地域生产及其在中国传播的路径思考 |
张鑫
罗勤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