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根脉 被引量:6
1
作者 冯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确立教育学的文化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 确立教育学的文化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必须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中,加快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信的教育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少年回信的教育方法论意蕴
2
作者 牛楠森 史博文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7,共9页
回信是习近平总书记与青少年群体交流的重要方式,不仅表达了对青少年的关爱与期许,也蕴含着方法论层面的教育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少年的每一封回信都经过了审时度势的思考和独出心裁的安排,在时间、对象、语言和结构上特点鲜明。习... 回信是习近平总书记与青少年群体交流的重要方式,不仅表达了对青少年的关爱与期许,也蕴含着方法论层面的教育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少年的每一封回信都经过了审时度势的思考和独出心裁的安排,在时间、对象、语言和结构上特点鲜明。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少年回信是其“功成必定有我”境界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选择回信这种方式是因为书信是行之有效的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方法之一,回信负载着有学理支撑的丰富教育方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少年回信,要领会到“回信”乃是践行办好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的创新实践,创造性继承以回信为代表的众多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方法,全面开发“回信”的“大思政课”课程资源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 回信 青少年 教育方法 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校音乐教育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评《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段志敏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在当今世界多元化的环境中,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持续增强我国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关键,更是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实力的重要基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大力建设文化强国的环境下,... 在当今世界多元化的环境中,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持续增强我国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关键,更是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实力的重要基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大力建设文化强国的环境下,高校音乐教育理当肩负起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张宇所著《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研究》(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版),是自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以来,各高校贯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针后涌现出的大量相关著述之一。该书基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精华,就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做出系统阐述,不仅兼顾高校音乐教育的各个环节,也力求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实现创新,无论是从发掘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潜力方面,还是提升音乐文化传承效率上看,堪称提供了有益借鉴。纵观全书,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化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高校音乐教育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民族认同感 文化自信 教学方法 传承和弘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于伟峰 商植桐 李永奎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76,共4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参与;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方面,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和胸怀,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知识报效祖国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参与;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方面,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和胸怀,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知识报效祖国的热情;在大学生角色社会化方面,可以清晰其中华民族一员的明确定位,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并努力通过奋斗去实现;在大学生个性社会化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大学生 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现代化的中国内涵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小微 张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1,共14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理解和比较教育现代化的国别样式,有助于深刻把握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进而挖掘其中国内涵。基于时间、空间、人与社会的分析框架,从“现代中的传统”“世界中的中国”与“社会中的教育”多重视角解析... 在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理解和比较教育现代化的国别样式,有助于深刻把握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进而挖掘其中国内涵。基于时间、空间、人与社会的分析框架,从“现代中的传统”“世界中的中国”与“社会中的教育”多重视角解析,教育现代化的中国内涵包括:以“和谐共生”为现代化底色,以“后发内生、跨越式发展”为基本特征,以“可持续发展”为长久追求。基于对教育现代化中国内涵的多维度理解,结合教育深化改革的政策文件内容,可从服务国家、完善自身和助力成长三方面对中国教育现代化进行多维度目标描述,并明晰中国教育现代化在深化改革中的重点任务。由此,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可概括为:将中国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转换为评价指标以“导行”;将国家总体战略蓝图转换为区域教育发展战略规划以“落地”;基于各级各类教育特质确立现代化发展战略路径以“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中国内涵 实现路径 优秀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优秀茶学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华锋 周红霞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8-189,共2页
我国茶文化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是我国先贤们智慧的精华和文化的结晶。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我国优秀大学生的基础教育,承担着构建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养成我国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 我国茶文化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是我国先贤们智慧的精华和文化的结晶。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我国优秀大学生的基础教育,承担着构建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养成我国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任。在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孜孜不倦地将我国优秀茶学传统文化灌输进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头脑之中,积极发挥中国优秀茶学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有效促进我国优秀茶学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国大学生热爱优秀茶学传统文化,让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大学生思想当中的一部分,提高我国大学生茶学传统文化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优秀茶学文化 茶学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联逻辑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铭凯 靳玉乐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0年第2期30-40,共11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滋养源于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高度重视、养分的充分汲取和实践的转化创新。具体而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滋养源于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高度重视、养分的充分汲取和实践的转化创新。具体而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中的优先发展、教师为本、立德树人等内容深刻映射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教兴教、尊师重道、以民为本等思想。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格局谋划教育蓝图,在社会联动发展中定位教育坐标和以系统改革思维兴办人民满意教育,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联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48
8
作者 舒维霖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36,共2页
随着近些年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已告别了以往意义的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而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其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将直接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正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但目前高... 随着近些年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已告别了以往意义的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而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其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将直接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正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但目前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的面临一些困境,因此新形势下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又可以达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田静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0-130,共1页
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见证了五千年灿烂文明发展的历程,积淀了劳动人民数千年的智慧,对人类文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较于其他东方国家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政教育 高校 中国传统文化 文明发展 劳动人民 东方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法论思考 被引量:12
10
作者 裴娣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9-43,共5页
中国传统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法论思考裴娣娜中国的教育如何实现跨世纪转换,其中重要问题在于对传统教育的继承改造,这也是中国教育一个世纪以来现代化艰难历程中始终面对的一个问题。基于对20世纪中国传统教育发展的整体反思,我认... 中国传统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法论思考裴娣娜中国的教育如何实现跨世纪转换,其中重要问题在于对传统教育的继承改造,这也是中国教育一个世纪以来现代化艰难历程中始终面对的一个问题。基于对20世纪中国传统教育发展的整体反思,我认为当代中国教育的现代化,首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教育 教育研究方法 现代化发展 教育实验 现代教育 中国教育 教育现象 教育体制 外来文化 西方教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的反思与建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芹菁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2年第6期26-35,共10页
中国传统哲学深蕴着教育思想,但由于其在学派性格、实践取向、论述方式等方面与当代哲学有着明显差异,而使研究者陷入研究困境。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保持其思想特点的基础上,寻求有体系、有深度、有意义的研究方法,以促进中国传统教育哲... 中国传统哲学深蕴着教育思想,但由于其在学派性格、实践取向、论述方式等方面与当代哲学有着明显差异,而使研究者陷入研究困境。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保持其思想特点的基础上,寻求有体系、有深度、有意义的研究方法,以促进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研究在当代的突破和发展。首先,需要依据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自身思想呈现为整体性、综合性智慧形式的学科特点,以及其具有的学派性格和实践特质,建构起整体论导向的研究框架;其次,要依据中国传统哲学中概念意义稳定、边界模糊的特点,追求概念“意义场”的连通,而非收敛在封闭边界中;最后,在传统思想中寻求当代教育问题解决的方法,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自身的学科使命之所在,故其研究既需要有基于古典文本的合理阐释,也需要有面向当代的创造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 研究方法 概念 意义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被引量:17
12
作者 侯怀银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3,共6页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在引进和吸收西方知识,合理借鉴与教育学相关的其他学科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教育传统,从知识层面概括和提炼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领域的概念和命题等进行诠释和解答过程中生成的,是能够为...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在引进和吸收西方知识,合理借鉴与教育学相关的其他学科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教育传统,从知识层面概括和提炼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领域的概念和命题等进行诠释和解答过程中生成的,是能够为人所理解和掌握的具有结构化、层次化的知识系统。从关系思维视角来看,其建构需要认识与处理五对关系: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是前提,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是基础,与国外教育学的关系是要求,与中国教育实践的关系是必然,与中国优秀教育传统之间的关系是特色。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必须在与意识形态、相关学科、国外教育学、中国教育实践以及与中国优秀教育传统的正确关系思维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思维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教育实践 中国优秀教育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掘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资源 服务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被引量:14
13
作者 章启辉 刘平 《大学教育科学》 2004年第4期41-44,共4页
大学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文化素质教育对于大学教育来说具有直接和深刻的影响。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是湖湘文化的摇篮,是中国教育史和学术史的独特载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典型代表,对湖湘地区的学术思想、人才培养产生... 大学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文化素质教育对于大学教育来说具有直接和深刻的影响。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是湖湘文化的摇篮,是中国教育史和学术史的独特载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典型代表,对湖湘地区的学术思想、人才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性影响,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特别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资源价值与作用。为了充分发掘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我们尝试进行了"全方位"的实践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 大学生 实践与探索 现代高等教育 中国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资源 服务 资源价值 高级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田琼 孔谦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112,共2页
习近平同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1]和2014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让教育工作者们进一步达成共识——我们要有文化自信,有责任和义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是传播中华优秀... 习近平同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1]和2014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让教育工作者们进一步达成共识——我们要有文化自信,有责任和义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能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知识 教育工作者 文化自信 教育指导纲要 中国传统节日 国学经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 被引量:1
15
作者 易启洪 吕洪涛 杨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5期48-49,共2页
伴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传统文化这个老话题又一次成了国人关注的焦点。著名的中国哲学史专家张岱年先生在概括中国传统文化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四长"和"四弊",其中"四长"之一就是爱国主义牺牲精神。... 伴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传统文化这个老话题又一次成了国人关注的焦点。著名的中国哲学史专家张岱年先生在概括中国传统文化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四长"和"四弊",其中"四长"之一就是爱国主义牺牲精神。近年来,中央领导一再强调要对我们的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正逐渐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其宗旨不仅在于使我们的青年学生对自己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有较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精神 青年学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 中国哲学史 现代化建设 相结合 历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被引量:34
16
作者 张岂之 《中国大学教学》 1996年第2期6-9,共4页
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一、教育功能问题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理论将教育的功能归结为对人的塑造。就是说,要将一般人塑造成为有道德的"君子",再培养为"仁人"──圣贤。中国传统教育理论以"... 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一、教育功能问题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理论将教育的功能归结为对人的塑造。就是说,要将一般人塑造成为有道德的"君子",再培养为"仁人"──圣贤。中国传统教育理论以"人"为中心。关于"人"的塑造、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市场经济初期 教育的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 孙子兵法 中国古典哲学 教育理论 传统美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理学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曾昭鹏 曾新 《地理教学》 2015年第7期19-21,共3页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等许多领域,都曾独步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艺术、思想观念、文化传...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等许多领域,都曾独步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艺术、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 地理学科 文化教育功能 思想品格 古代中国 价值取向 语言艺术 乡土地理 地理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评《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巨洪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更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与支柱。高校担负着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的历史使命,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和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以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加强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更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与支柱。高校担负着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的历史使命,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和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以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为此,由赵静与王婷婷合著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研究》一书,为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校园人文环境 传统文化活动 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赵静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氛围 当代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教育教学理论的继承与弘扬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书丰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教育 教学理论 学校教育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原则和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婕 邓子纲 《湖湘论坛》 2003年第6期94-94,96,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传统德育思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德育方法 道德教育 教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