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中国人文经济学的发展和超越 |
李曦辉
|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基于轨迹聚类分析的中国人文领域核心学者成长模式研究 |
彭贤哲
张瑜
孟德杰
石进
|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人文社科学术话语传播研究 |
梁砾文
王雪梅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2018 |
4
|
|
|
4
|
另一种声音:现代新儒学与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 |
彭彦琴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
5
|
30年来中国人文精神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张桂芳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4
|
|
|
6
|
中国人文科学的“自创性”:以文化间性以柔克刚 |
刘悦笛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
7
|
学科发展战略:跨入21世纪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 |
王续琨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1
|
|
|
8
|
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回眸与检讨 |
李承贵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2
|
|
|
9
|
为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而鞠躬尽瘁——悼念李旭旦老师 |
金其铭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1985 |
1
|
|
|
10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书评研究——基于CSSCI来源期刊(1998—2017)的数据 |
姜春林
张光耀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
11
|
从重视徐霞客到重视王士性:中国人文科学复兴的一个标志 |
徐建春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3
|
|
|
12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世纪之交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艰难抉择 |
殷秋明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
13
|
中国人文传统视域中的道家“自然” |
何光辉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
14
|
中国人文精神的特色:注重人格建设 |
王先霈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1
|
|
|
15
|
希利斯·米勒与中国人文学术的国际化 |
王宁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
16
|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中国人文地理概论》评介 |
杨旭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
17
|
如何挽救中国人文科学的衰落命运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
18
|
《江苏高教》继续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
江彦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
19
|
热烈祝贺《艺术百家》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13年版) |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20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13 |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