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来不来中国大不一样”——访英语京剧《风还巢》中的“程氏姐妹”
1
作者 夏永芳 《上海戏剧》 1986年第6期9-10,共2页
不可思议的一台京戏欣赏京剧,对外国人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外国人亲自上台唱京戏则更加不可思议。但美国夏威夷大学戏剧系师生不仅这样做了,而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今年七、八月间,他们把经过两年艰苦学习、排练而成的梅派名剧《凤还巢... 不可思议的一台京戏欣赏京剧,对外国人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外国人亲自上台唱京戏则更加不可思议。但美国夏威夷大学戏剧系师生不仅这样做了,而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今年七、八月间,他们把经过两年艰苦学习、排练而成的梅派名剧《凤还巢》带到了京剧的故乡——中国。这台戏除了唱词、念白是英语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威夷大学 中国京剧院 凤还巢 戏剧系 端鼓 首场演出 白娘子 台下观众 戏曲学校 表演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名单确定
2
《福建艺术》 2006年第2期70-70,共1页
2月10日,11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确定.名单如下: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上海京剧院、湖北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山东省京剧院、云南省京剧院、沈阳京剧院、黑龙江省京剧院、江苏省京剧院。文化部原拟在全国范围内确... 2月10日,11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确定.名单如下: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上海京剧院、湖北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山东省京剧院、云南省京剧院、沈阳京剧院、黑龙江省京剧院、江苏省京剧院。文化部原拟在全国范围内确定10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京剧院 国家重点 京剧 北京京剧 上海京剧 黑龙江 天津市 京剧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创新与继承——张庚先生对京剧、昆曲的关注给我们的启发
3
作者 安葵 《影剧新作》 2015年第Z1期4-15,共12页
张庚先生作为戏曲理论家、戏曲史家和戏曲工作的领导者,对中国戏曲各个剧种都很重视,在工作中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的政策,无厚此薄彼之分;但是由于京剧、昆曲在戏曲史上和在戏曲艺术的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张庚对京剧和昆... 张庚先生作为戏曲理论家、戏曲史家和戏曲工作的领导者,对中国戏曲各个剧种都很重视,在工作中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的政策,无厚此薄彼之分;但是由于京剧、昆曲在戏曲史上和在戏曲艺术的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张庚对京剧和昆曲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艺术 《牡丹亭》 《曹操与杨修》 中国京剧院 洪荒大裂变 江苏省昆剧院 周信芳 张继青 俞振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化·兼容模式·超越模式——京剧新剧目汇演漫评 被引量:1
4
作者 柴俊为 张鸣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7-29,共3页
由文化部主办的京、津、沪及部份省市参加的“京剧新剧目汇演”是继1964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后,京剧界的又一次盛会。汇演去年12月在天津举行。来自中央和地方8个省市的12个京剧院团演出了18台不同类型的新编、新排剧目,较全面地... 由文化部主办的京、津、沪及部份省市参加的“京剧新剧目汇演”是继1964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后,京剧界的又一次盛会。汇演去年12月在天津举行。来自中央和地方8个省市的12个京剧院团演出了18台不同类型的新编、新排剧目,较全面地反映了各剧团及其创演人员对京剧艺术发展道路的不同理解和探索,充分体现了京剧界求存图新的多元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摩演出 中国京剧院 北京京剧 多元选择 曹操与杨修 关雅浓 洪荒大裂变 上海京剧 探母 三堂会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剧与狂言的交流
5
作者 严庆谷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4-24,23,共2页
时值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之际,在上海逸夫舞台举办的《京剧·狂言》中日青年传统艺术交流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活动由上海京剧院主办,中国京剧院、东方电视台及日本茂山狂言会协办,同时还得到了上海日本工商会、三得利、... 时值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之际,在上海逸夫舞台举办的《京剧·狂言》中日青年传统艺术交流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活动由上海京剧院主办,中国京剧院、东方电视台及日本茂山狂言会协办,同时还得到了上海日本工商会、三得利、日本航空、花园饭店、富士胶卷等企业的赞助和《上海漫步》杂志社的大力协助,才得以如期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京剧院 演出 传统艺术 上海京剧 舞台 东方 活动 中日 交流 赞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鸣试新春 记周燕萍现代交响京剧音乐会
6
作者 何真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27,共1页
国内第一家以演员个人命名、致力于振兴京剧艺术的民间机构——上海燕萍文化艺术工作室,成立以来已走过了四个春秋。在这四年里,周燕萍马不停蹄地创作、改编、推广京剧作品,对于其中甘苦,她的老搭档——中国京剧院一级演员于万增深... 国内第一家以演员个人命名、致力于振兴京剧艺术的民间机构——上海燕萍文化艺术工作室,成立以来已走过了四个春秋。在这四年里,周燕萍马不停蹄地创作、改编、推广京剧作品,对于其中甘苦,她的老搭档——中国京剧院一级演员于万增深有感触“周燕萍在振兴、普及京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起了很大作用。四年来,她深入社区、校园和部队,甚至还远赴新疆建设兵团慰问演出,这种精神值得钦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响京剧 音乐会 新疆建设兵团 中国京剧院 文化艺术 民间机构 京剧艺术 慰问演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兴京剧之我见
7
作者 关肃霜 《民族艺术研究》 1991年第1期10-11,共2页
一位老先生曾说过:汉字有多伟大,京剧就有多伟大。这话确实不假,京剧和汉字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都是我们勤劳祖先的智慧结晶。现在,学习和研究汉字的外国友人越来越多;而越来越多的金发碧眼者对京剧更是一往情深。可以说,京剧... 一位老先生曾说过:汉字有多伟大,京剧就有多伟大。这话确实不假,京剧和汉字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都是我们勤劳祖先的智慧结晶。现在,学习和研究汉字的外国友人越来越多;而越来越多的金发碧眼者对京剧更是一往情深。可以说,京剧和汉字正在走向世界,我们伟大的民族正在走向世界。 今年是徽班进京二百周年。徽班进京,标志着京剧的萌芽。而京剧的形成,则标志着我国的戏曲艺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一定意义上说,纪念徽班进京,就是纪念京剧的诞生。中央文化部举办“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京剧观摩研讨会”,将是进一步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班 外国友人 上海京剧 中国京剧院 谭鑫培 新编历史剧 社会主义新文化 碧眼 兰芳 民族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剧团寻求异国空间
8
作者 温金海 《杂技与魔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0-31,共2页
一历史走进20世纪80年代,一场空前的体制改革打破了演出团体旧有的大锅饭生存模式:国家不再包办一切。一时间,中国几乎所有的文艺演出团体陷入了尴尬的生存危机,经费严重紧缺,不仅艺术生产无法正常进行,甚至艺术家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一历史走进20世纪80年代,一场空前的体制改革打破了演出团体旧有的大锅饭生存模式:国家不再包办一切。一时间,中国几乎所有的文艺演出团体陷入了尴尬的生存危机,经费严重紧缺,不仅艺术生产无法正常进行,甚至艺术家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北京市文化局下属共12个剧团,都实行经费包干政策,每年的经费都是固定的,用不完,归剧团所有,不够,剧团自己解决。但实际上根本不可能有用不完的情况,得到的与实际需求量总是差着一大截。中国杂技团目前有演职员300多人,加上离退休人员共500多人,经济包袱非常沉重。不少演员年轻时都受过伤,老了身体状况都不太好,一住院,医疗费就是上万元,有的高达几万元。因此,杂技团每年都要几十万元的医疗费。市文化局一年给170万元的经费,而他们的开销需要300多万元。很显然,演出团体要走出困境,还是要靠自身进行战略调整,增加活力,实行自救。中国的演出团体甚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杂技团 北京市文化局 演出团体 经费包干 用不完 离退休人员 体制改革 中国京剧院 艺术生产 商业演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剧《初出茅庐》一场收回成本
9
作者 吴焕 《剧影月报》 2002年第1期73-73,共1页
就在京剧界风行斥巨资进行豪华大制作之时。中国京剧院一团却以投资不到3万元的。小动作。复排了辍演40年的《初出茅庐》。然而这出复排戏仅演出一场就收回了全部投资。
关键词 中国京剧院 排戏 演出 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高牧坤先生喜收著名京昆武生翁国生为徒
10
作者 白马 《戏文》 2007年第1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家 翁国生 武生 昆剧表演艺术家 拜师仪式 中国京剧院 浙江京剧 剧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剧革命与布景革新——1964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学习札记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和德 《上海戏剧》 1964年第7期16-18,共3页
京剧表现现代生活,是京剧划时代的革命创举。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它必然会对舞台艺术各方面的革新,发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布景艺术也不例外。从这次观摩演出中,我们看到许多戏曲舞台美术工作者和来支援京剧革命的话剧舞台美术工作者。
关键词 观摩演出 美术工作者 话剧舞台 导演构思 戏曲舞台 舞台艺术 内容决定形式 中国京剧院 藏露 艺术构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京剧《彝陵之战》
12
作者 英郁 《上海戏剧》 1963年第11期12-13,共2页
根据《三国演义》故事編成的京剧《伐东吳》,《連营寨》、《白帝城》是很陈旧的传統剧目,近年来已經很少演出了。这几出老戏所以演出少的原因,主要是一般观众已經不大喜欢它陈旧的内容了。可是《連营寨》中刘备哭祭关羽、张飞时大段[反... 根据《三国演义》故事編成的京剧《伐东吳》,《連营寨》、《白帝城》是很陈旧的传統剧目,近年来已經很少演出了。这几出老戏所以演出少的原因,主要是一般观众已經不大喜欢它陈旧的内容了。可是《連营寨》中刘备哭祭关羽、张飞时大段[反西皮]的腔調,却是少数几出具有特色的老生戏中,仍然为老观众喜爱的唱腔;因此改好这出老戏不仅可以丰富京剧上演剧目,而且在继承京剧艺术和滿足观众的欣賞需要方面,也值得这样做。中国京剧院二团重新編演的《彝陵之战》,不仅剔除了原剧宿命論色彩和宣扬桃园結义的封建性糟粕,保存了这出传統老戏的艺术特色,而且还从我国历史上出名的彝陵之战着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伐东吴 反西皮 中国京剧院 艺术特色 范疆 大段 西蜀 大块文章 回荆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剧如何呈现“历史的内在可能性”:昆剧《李清照》的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建新 《中国文艺评论》 2016年第2期94-98,共5页
一、戏曲舞台上的李清照作为中国历史上成就最大的女词人之一,李清照素来是剧作家们喜欢的题材。《声声慢》《如梦令》和《夏日绝句》等名篇佳构,人们一唱三叹,传诵千年;而她和赵明诚的爱情故事以及中年之后的颠沛流离,更让人咀嚼流连,... 一、戏曲舞台上的李清照作为中国历史上成就最大的女词人之一,李清照素来是剧作家们喜欢的题材。《声声慢》《如梦令》和《夏日绝句》等名篇佳构,人们一唱三叹,传诵千年;而她和赵明诚的爱情故事以及中年之后的颠沛流离,更让人咀嚼流连,扼腕长叹。正是李清照风华绝代的才情和漂泊凄婉的经历,吸引了众多剧作家的目光和笔触,创作出很多舞台作品,如中国京剧院版《李清照》(1980),南京市越剧团版《李清照》(1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明诚 中国京剧院 越剧团 一唱三叹 《声声慢》 女词人 爱情故事 如梦令 张汝舟 戏曲舞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戏曲走进中小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方琴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52-53,共2页
目前,“传统文化的回归”已成为全国人民的热门话题。近期,中国京剧院等传统的戏曲进入全国各大高等院校演出了传统的优秀剧目.在大学生中引起了很好的响应,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教授曾... 目前,“传统文化的回归”已成为全国人民的热门话题。近期,中国京剧院等传统的戏曲进入全国各大高等院校演出了传统的优秀剧目.在大学生中引起了很好的响应,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教授曾说,“社会越发展,经济越强大,一个民族的根本性问题越凸显出来,就是民族的灵魂问题,民族的文化就凸显出来。中国有很好的文化传统,需要有人来继承、来研究,要培养懂得我们传统文化的人才”。他还指出,一个国家应该有一个国家的灵魂,这种灵魂更主要的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没有民族文化、没有民族精神,这个民族就没有“根”。传统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所以不管一个国家如何去创新,都不能离开本身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中小学 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 中国京剧院 文化创意产业 民族文化 图书馆馆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火丁现象”溯源及启迪 被引量:1
15
作者 傅谨 《中国文艺评论》 2016年第2期43-50,共8页
张火丁是京剧界的一个奇观,20世纪90年代,就在京剧市场普遍低迷的背景下异军突起,在演出市场上表现出超强的号召力,形成所谓'张火丁现象'。她大约在1994年左右开始崭露头角,因举办第一次个人专场演出受到京剧界高度肯定与关注,1... 张火丁是京剧界的一个奇观,20世纪90年代,就在京剧市场普遍低迷的背景下异军突起,在演出市场上表现出超强的号召力,形成所谓'张火丁现象'。她大约在1994年左右开始崭露头角,因举办第一次个人专场演出受到京剧界高度肯定与关注,1995年调入中国京剧院,2004年,在京剧院组建了由她个人命名的工作室。得益于工作室的灵活机制,她获得大量演出机会,并在其后的巡演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火丁 京剧 中国京剧院 程砚秋 专场演出 经典剧目 水袖功 京剧艺术 艺术生涯 中国戏曲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板戏《红灯记》剧本改编中阶级理念的运用
16
作者 王俊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4年第5期55-60,共6页
一所谓的"革命样板戏"京剧《红灯记》也和其它的样板戏一样,不是一开始剧本就定型下来的,它最初的名字也不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红灯记》。《红灯记》故事雏形来自于一个叫《革命自有后来人》的电影文学剧本,电影剧本最初发表在1962... 一所谓的"革命样板戏"京剧《红灯记》也和其它的样板戏一样,不是一开始剧本就定型下来的,它最初的名字也不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红灯记》。《红灯记》故事雏形来自于一个叫《革命自有后来人》的电影文学剧本,电影剧本最初发表在1962年九月号(总第四十八期)的《电影文学》上,又名《红灯志》。《电影文学》为月刊,由长春电影制片厂"电影文学"编委会编辑出版。1之后,1963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于彦夫执导将其搬上大银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灯记》 电影文学 长春电影制片厂 革命样板戏 阶级关系 中国京剧院 李铁梅 密电码 鸠山 改编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曲难忘《春闺梦》
17
作者 刘佳宏 《文化艺术研究》 2002年第2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春闺梦 张火丁 中国京剧院 神足 宋小川 凄情 王恢 缠绵缱绻 曲终 里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望梅成树三十年——记国家一级演员王滨梅
18
作者 祝悦 《文化艺术研究》 2010年第S1期155-163,共9页
你可曾梦过这样的一缕细风?有感觉而不见气息,它委婉而陶醉,如琵琶低语的声音,颤动人的心弦,似颤动西湖的涟漪。你可曾闻过这样的一阵芬芳?温润而幽长;如雨后新荷初吐的馥郁,揉入心田,甜美如饴。王滨梅——一个不计名利的越剧青年名旦,... 你可曾梦过这样的一缕细风?有感觉而不见气息,它委婉而陶醉,如琵琶低语的声音,颤动人的心弦,似颤动西湖的涟漪。你可曾闻过这样的一阵芬芳?温润而幽长;如雨后新荷初吐的馥郁,揉入心田,甜美如饴。王滨梅——一个不计名利的越剧青年名旦,用她独特的平淡和聪慧,给人以心悦诚服的惊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一级演员 望梅 不计名利 树三 九斤姑娘 新荷 中国京剧院 于王 林妹妹 勒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了“七彩梦”
19
作者 徐忠友 《文化艺术研究》 1994年第2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灯光设计 越剧团 戏剧节 小周 灯光控制 方雪雯 何赛飞 上海戏剧学院 白蛇前传 中国京剧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告别”文学
20
作者 徐城北 《文化艺术研究》 1995年第1期4-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京剧院 现代题材 历史真实 舞台演出 历史典籍 舞台艺术 戏剧冲突 现代文学作品 外来艺术 告诉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