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南沿海与南岭内陆A型花岗岩的对比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2
1
作者 胡建 邱检生 +2 位作者 王德滋 王汝成 张晓琳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4-414,共11页
中国东南部广泛发育中生代A型花岗岩,按其空间展布,可区分为东南沿海和南岭内陆两个岩带.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主要形成于晚白垩世(92~103 Ma),时间跨度不大,而南岭内陆A型花岗岩起始时间早,延续时间长(186~124 Ma),自早侏罗世至早白垩... 中国东南部广泛发育中生代A型花岗岩,按其空间展布,可区分为东南沿海和南岭内陆两个岩带.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主要形成于晚白垩世(92~103 Ma),时间跨度不大,而南岭内陆A型花岗岩起始时间早,延续时间长(186~124 Ma),自早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均有发育.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可区分为过碱性和铝质两种类型,但南岭内陆A型花岗岩基本均属铝质类型.与南岭内陆A型花岗岩相比,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相对富SiO2,富Na2O,而K2O,Rb,Sr,Ba含量及FeO*/(FeO*+MgO)比值则相对偏低.Nd同位素示踪指示两带A型花岗岩均为壳幔混熔岩浆经高度分异演化结晶的产物,但不同地区A型花岗岩因区域引张程度不同,导致幔壳物质混熔比例存在差异.通过对两带A型花岗岩共生岩石组合及产出构造背景的综合分析,认为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形成于与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有关的弧后伸展引张环境,而南岭内陆A型花岗岩的产出则主要受板内裂谷环境控制,可能与古特提斯及古太平洋构造域的联合制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中生代 中国东南沿海及南岭内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中国民工荒现状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晓 赵磊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15期42-50,共9页
中国的劳动力不再是取之不竭了。和2004年的“民工荒”不同,2007年的基层劳动力短缺,已经由东南沿海蔓延到北方内陆,从东部扩展到中部乃至全国,从暂时的缺工变成了长期的趋势。
关键词 “民工荒” 中国 劳动力短缺 现状 东南沿海 内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