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与中亚创新合作模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地缘战略意涵和实践
被引量:
32
1
作者
李琪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5,共11页
"丝绸之路"的国际属性决定了其运行过程、运行机制和运行轨迹会对所有沿线民族和国家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古"丝绸之路"开通之动因主要在于政治利益,沿线民族与国家经济上互有需求、相依相生和自行...
"丝绸之路"的国际属性决定了其运行过程、运行机制和运行轨迹会对所有沿线民族和国家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古"丝绸之路"开通之动因主要在于政治利益,沿线民族与国家经济上互有需求、相依相生和自行发展是政治关系演进的结果。"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意涵则是利用经济杠杆加强睦邻友好,形成区域大合作创新模式。中国与中亚是古"丝绸之路"的核心路段,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以"五通"为指标系统检验以往的实践,可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与难点采取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国与中亚关系
周边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对中亚的公共外交:现状、挑战与方向
被引量:
3
2
作者
秦海波
李莉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61-69,共9页
中亚毗连中国西部,是"一带一路"倡议构建的核心地区,在中国周边外交中占有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目前,中国对中亚的公共外交在公共舆论引导、文化品牌打造和传播网络建设等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智库等民间力量也逐步参与其中...
中亚毗连中国西部,是"一带一路"倡议构建的核心地区,在中国周边外交中占有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目前,中国对中亚的公共外交在公共舆论引导、文化品牌打造和传播网络建设等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智库等民间力量也逐步参与其中。但从公共外交的实施方式和操作形态角度来看,中国对中亚公共外交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合作性公共外交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竞争性公共外交受它国影响较大处于被动局面,危机公共外交发展落后于常态公共外交。对此,中国应明确对中亚公共外交的战略目标和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打造中国—中亚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在进一步深化合作性公共外交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良性的竞争性公共外交,逐步建立健全危机公共外交机制,全面提升对中亚公共外交的效果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
中国与中亚关系
公共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了解中亚语言:中国中亚战略决策的新视点
被引量:
2
3
作者
谈宝君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83,共5页
中亚是个多民族的地区,其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该地区语言的丰富性。语言是构成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基本要素,而中亚这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的形成也不能脱离这个规律,加之历史与地缘的原因,中亚地区的语言丰富而复杂便是一个现实的特征...
中亚是个多民族的地区,其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该地区语言的丰富性。语言是构成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基本要素,而中亚这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的形成也不能脱离这个规律,加之历史与地缘的原因,中亚地区的语言丰富而复杂便是一个现实的特征。因此要了解中亚就必须先要了解中亚的语言,再加之在中国与中亚之间以语言为载体的各项合作是历史与现实的必需。那么中国与中亚的关系要想有新的更高的发展,了解中亚的语言对于中国来说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和对外战略又一个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
语言
中国与中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对中亚外交:进展、经验与未来方向
被引量:
6
4
作者
邓浩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0-116,141,142,共19页
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三十年来,中国对中亚外交取得飞跃式进展,形成了上海合作组织、“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亚五国”合作机制三大支柱,不仅从根本上改善了中国西部战略和安全环境,塑造了良好周边,也有力地促进了中亚地区稳定与发...
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三十年来,中国对中亚外交取得飞跃式进展,形成了上海合作组织、“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亚五国”合作机制三大支柱,不仅从根本上改善了中国西部战略和安全环境,塑造了良好周边,也有力地促进了中亚地区稳定与发展,并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有益探索。平等相待,讲信修睦;与时俱进,固本夯基;有的放矢,互利共赢;摒弃冷战思维,妥处大国关系是中国对中亚外交三十年的基本经验。未来有利于中国推进对中亚外交的积极因素仍明显大于不利因子,中国对中亚外交任重道远,前景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对
中亚
外交
中国
—
中亚
命运共同体
中国与中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与中亚创新合作模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地缘战略意涵和实践
被引量:
32
1
作者
李琪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5,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ASH007)
文摘
"丝绸之路"的国际属性决定了其运行过程、运行机制和运行轨迹会对所有沿线民族和国家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古"丝绸之路"开通之动因主要在于政治利益,沿线民族与国家经济上互有需求、相依相生和自行发展是政治关系演进的结果。"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意涵则是利用经济杠杆加强睦邻友好,形成区域大合作创新模式。中国与中亚是古"丝绸之路"的核心路段,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以"五通"为指标系统检验以往的实践,可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与难点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国与中亚关系
周边战略
Keywords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Chinese-Central-Asian relation
peripheral strategy
分类号
D829.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对中亚的公共外交:现状、挑战与方向
被引量:
3
2
作者
秦海波
李莉莉
机构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61-69,共9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支持项目(40003001)
清华大学博士后科研基金(100401096)
+1 种基金
新疆大学博士启动基金(BS160104)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峰学科建设专项(4000001)
文摘
中亚毗连中国西部,是"一带一路"倡议构建的核心地区,在中国周边外交中占有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目前,中国对中亚的公共外交在公共舆论引导、文化品牌打造和传播网络建设等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智库等民间力量也逐步参与其中。但从公共外交的实施方式和操作形态角度来看,中国对中亚公共外交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合作性公共外交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竞争性公共外交受它国影响较大处于被动局面,危机公共外交发展落后于常态公共外交。对此,中国应明确对中亚公共外交的战略目标和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打造中国—中亚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在进一步深化合作性公共外交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良性的竞争性公共外交,逐步建立健全危机公共外交机制,全面提升对中亚公共外交的效果和水平。
关键词
中亚
中国与中亚关系
公共外交
Keywords
China
Central Asia
China-Central Asia Relationship
Public Diplomacy
分类号
K36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了解中亚语言:中国中亚战略决策的新视点
被引量:
2
3
作者
谈宝君
机构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83,共5页
文摘
中亚是个多民族的地区,其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该地区语言的丰富性。语言是构成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基本要素,而中亚这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的形成也不能脱离这个规律,加之历史与地缘的原因,中亚地区的语言丰富而复杂便是一个现实的特征。因此要了解中亚就必须先要了解中亚的语言,再加之在中国与中亚之间以语言为载体的各项合作是历史与现实的必需。那么中国与中亚的关系要想有新的更高的发展,了解中亚的语言对于中国来说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和对外战略又一个突破口。
关键词
中亚
语言
中国与中亚关系
分类号
D822.3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对中亚外交:进展、经验与未来方向
被引量:
6
4
作者
邓浩
机构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出处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0-116,141,142,共19页
文摘
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三十年来,中国对中亚外交取得飞跃式进展,形成了上海合作组织、“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亚五国”合作机制三大支柱,不仅从根本上改善了中国西部战略和安全环境,塑造了良好周边,也有力地促进了中亚地区稳定与发展,并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有益探索。平等相待,讲信修睦;与时俱进,固本夯基;有的放矢,互利共赢;摒弃冷战思维,妥处大国关系是中国对中亚外交三十年的基本经验。未来有利于中国推进对中亚外交的积极因素仍明显大于不利因子,中国对中亚外交任重道远,前景可期。
关键词
中国
对
中亚
外交
中国
—
中亚
命运共同体
中国与中亚关系
分类号
D822.336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与中亚创新合作模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地缘战略意涵和实践
李琪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对中亚的公共外交:现状、挑战与方向
秦海波
李莉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了解中亚语言:中国中亚战略决策的新视点
谈宝君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对中亚外交:进展、经验与未来方向
邓浩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