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数字贸易规则的内容创新、制度距离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喆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9,共17页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区域合作与贸易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宣布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双边初步确立了涵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贸易便利化、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及数字贸易标准等领域的数字贸易...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区域合作与贸易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宣布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双边初步确立了涵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贸易便利化、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及数字贸易标准等领域的数字贸易规则。然而,中国与东盟国家间、东盟成员国间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法律制度完备性及政策协调能力上的差异,加之数据主权与国际竞争带来的博弈,使数字贸易规则的未来实施面临技术标准不一、制度协调欠缺以及国内立法准备滞后等多重挑战。基于对数字贸易规则核心内容以及中国与东盟现有的数字经济合作现状的全面梳理,文章提出以包容发展、协同治理为核心理念的实施路径与对策,包括推进数字基础设施标准对接、促进电子发票与支付系统跨境互联互通、完善跨境数据管理与网络安全合作机制以及完善国内数字贸易互操作性相关立法,以期为中国与东盟构建开放、安全、可持续的区域数字经济生态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贸区3.0 数字易规则 数字基础设施 数字易便利化 数据跨境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城市群空间经济关联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视角 被引量:52
2
作者 梁经伟 文淑惠 方俊智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1-528,共8页
从城市群的角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空间经济联系进行研究,首先从度、入度、出度3个角度对自贸区内的44个城市建立网络模型分析城市之间的复杂关系。其次对网络图进行中心度分析,判断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基于核心-边缘... 从城市群的角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空间经济联系进行研究,首先从度、入度、出度3个角度对自贸区内的44个城市建立网络模型分析城市之间的复杂关系。其次对网络图进行中心度分析,判断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基于核心-边缘理论对自贸区内44个城市划分。最后利用派系过滤算法对城市网络图进行社团结构分析,利用K-plex算法进行凝聚子群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贸区内城市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核心城市群与边缘城市群圈层明显;同时中国在自贸区内扮演着重要角色,带动国家经济关系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城市群 社会网络分析 中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中泰荔枝龙眼贸易效应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庄丽娟 罗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24-31,共8页
运用时序趋势和弹性模型对中泰荔枝龙眼零关税贸易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2年鲜荔枝的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鲜龙眼、龙眼干肉的贸易转移效应大于贸易创造效应;2012年,鲜龙眼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最大,鲜荔枝和... 运用时序趋势和弹性模型对中泰荔枝龙眼零关税贸易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2年鲜荔枝的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鲜龙眼、龙眼干肉的贸易转移效应大于贸易创造效应;2012年,鲜龙眼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最大,鲜荔枝和龙眼干肉的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鲜龙眼和龙眼干肉的贸易转移效应占从其他国进口额的比重大于鲜荔枝。进而提出:提升荔枝龙眼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并保持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加大财政对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调整荔枝龙眼品种结构和熟期结构,制定和实施荔枝龙眼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和完善荔枝龙眼的政策性保险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龙眼 中国—东盟自 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实施效果及高水平自贸区建设路径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晓涛 徐微茵 +1 位作者 黄湘 钟腾龙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88,共8页
2020年东盟已成为我国最大贸易伙伴,为稳固我国产业的供应链、商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进一步提升区域一体化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实施以来,关税水平大幅降低,货物贸易量扩大,有效地发挥了成... 2020年东盟已成为我国最大贸易伙伴,为稳固我国产业的供应链、商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进一步提升区域一体化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实施以来,关税水平大幅降低,货物贸易量扩大,有效地发挥了成员的优势,形成了产业分工。通过互补形成经济合作优势,考虑成员产业安全、经济平稳性等诉求,采用了循序渐进、行稳致远的战略设计与制度安排,为我国自贸区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板和宝贵经验。面向未来,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面向全球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自贸战略 双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效应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汪占熬 陈小倩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6期65-69,共5页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已经步入到"深度一体化"阶段,深入分析及度量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投资效应对此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文章在空间经济学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倍差法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生产转移效应进行了有效的计量估计。实...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已经步入到"深度一体化"阶段,深入分析及度量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投资效应对此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文章在空间经济学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倍差法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生产转移效应进行了有效的计量估计。实证结果说明虽然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对成员国FDI流入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力度较小,远远低于生产规模及消费规模等更为直接的因素,自贸区内部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并在进一步现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投资效应 空间经济学 倍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研究——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聂飞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6-47,共12页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易创造效应 合成控制法 持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自贸区时代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的困境与转型 被引量:7
7
作者 胡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9-103,共5页
农业合作对中国-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从目前中国-东盟各国的贸易结构的角度来看,存在贸易对象和农产品种类集中,初级产品比重高而加工品比重低的非均衡发展等问题。后自贸区时代,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开始面临"关税削减&... 农业合作对中国-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从目前中国-东盟各国的贸易结构的角度来看,存在贸易对象和农产品种类集中,初级产品比重高而加工品比重低的非均衡发展等问题。后自贸区时代,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开始面临"关税削减"等制度红利消耗殆尽,后续制度供给不足诱致非关税壁垒高企的合作困境。在当前农业发展的现实背景下,中国-东盟各国在农业科研、实用技术等方面各有所长,因此基于比较优势的农业技术合作是后自贸区时代中国-东盟实现合作困境突围的有效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自贸时代 农业合作 困境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进展与前景 被引量:8
8
作者 姜志达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4,28,共6页
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并启动一年内,双方经贸关系突飞猛进,取得前所未有的重大成就。中国—东盟自贸区机制也存在薄弱环节与制约因素。双方都在努力发扬光大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自贸区做大做强,开辟双方经济一体化美好前景。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进展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纠纷解决之商事调解及其作用发挥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显伟 钟智全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71,共5页
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纠纷解决的实践中,商事调解机制发挥着实实在在的重要作用。但该机制及运作也的确存在着制约作用发挥的诸多障碍,有必要采取赋予涉东盟商事调解机构应有的法律地位、整合涉东盟商事调解机构提升调解人员的专业技能... 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纠纷解决的实践中,商事调解机制发挥着实实在在的重要作用。但该机制及运作也的确存在着制约作用发挥的诸多障碍,有必要采取赋予涉东盟商事调解机构应有的法律地位、整合涉东盟商事调解机构提升调解人员的专业技能、支持涉东盟商事调解机构的商事调解活动及其结果等多种举措激发涉东盟商事调解机制更好地发挥其定纷止争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纠纷 商事调解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合作转型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演进方向协同发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左晓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2-100,共9页
理论界对粤港澳合作如何在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其升级版的互动发展中深化的研究比较薄弱。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起航的背景下,探索粤港澳合作如何与之相对接、相互促进,不仅能够为提升粤港澳合作找到新的突破方向,更有助于... 理论界对粤港澳合作如何在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其升级版的互动发展中深化的研究比较薄弱。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起航的背景下,探索粤港澳合作如何与之相对接、相互促进,不仅能够为提升粤港澳合作找到新的突破方向,更有助于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做出新探索。粤港澳与东盟之间经贸互补性非常强,双方双边政府部门很重视提升相互合作水平,具备紧密对接的可操作性,前景广阔。为此,需要明确合作思路,发力于金融、服务贸易、制造业区域重组与专业化分工、海洋经济等重点领域,以重点项目带动,逐步形成紧密的、机制化的合作对接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合作 中国-东盟自 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贸区建设与中国东盟关系——一项战略评估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玉主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9-20,共12页
本文在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三重目的的基础上,对自贸区建成以来中国东盟双边关系的发展作了简要评估:即自贸区建设虽然加强了中国东盟双边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但在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美国重返东亚的背景下,自贸区建设对双边关系的促... 本文在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三重目的的基础上,对自贸区建成以来中国东盟双边关系的发展作了简要评估:即自贸区建设虽然加强了中国东盟双边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但在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美国重返东亚的背景下,自贸区建设对双边关系的促进作用正在下降。因此,本文认为,后自贸区时期中国东盟关系的经营需要超越"经济利益捆绑"的综合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自贸 双边关系 战略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直接投资效应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韦倩青 苏宣云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0-22,共3页
本文在分析中国和东盟直接投资流入变化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后的直接投资效应,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对外开放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对于FDI流入有促进作用;劳动力成本则与FD... 本文在分析中国和东盟直接投资流入变化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后的直接投资效应,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对外开放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对于FDI流入有促进作用;劳动力成本则与FDI流入负相关。第二,在中国与东盟的直接投资效应中,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吸引外资的影响大于东盟;劳动力成本对东盟吸引外资的影响大于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自贸 直接投资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中中国挤占东盟FDI问题研究——基于日本2001-2012年FDI基础上的考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丽琴 朱美琳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50,57,共8页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前后,东盟国家纷纷担心中国会挤占东盟来自发达国家的对亚洲的外来直接投资(FDI)。文章以日本在2001-2012年间对亚洲的FDI为例,考察了中国和东盟在其中的份额和变化趋势。日本的案例表明,在中国—东盟自贸区...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前后,东盟国家纷纷担心中国会挤占东盟来自发达国家的对亚洲的外来直接投资(FDI)。文章以日本在2001-2012年间对亚洲的FDI为例,考察了中国和东盟在其中的份额和变化趋势。日本的案例表明,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过程中,只有2002年大约有16%日本投资到亚洲的FDI从东盟转移到中国、印度及台湾地区。其中中国和台湾地区在2001年底和2002年初的入世是发生FDI转移的直接原因。除此以外,东盟在2002年度集中精力发展并扩大东盟内部成员国的FDI交流,从而部分忽视了对东盟域外FDI的吸引,这是2002年度东盟FDI转移的内部原因。除2002年外,中国和东盟的FDI体现出越来越高的相互依存性,为东亚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自贸 FDI挤占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经济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郑永娟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27,共5页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得益于自贸区协定下的关税下降、通关手续简化等政策,自贸区贸易经济效应十分明显。在梳理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发展现状基础上,阐述了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得益于自贸区协定下的关税下降、通关手续简化等政策,自贸区贸易经济效应十分明显。在梳理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发展现状基础上,阐述了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贸易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就促进该自贸区贸易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易经济效应 易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及对策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朝阳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46,共6页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之后,摆在各成员国面前的是如何进行后续建设以充分发挥自贸区的整体效果这一现实难题。而在诸多制约自贸区发展的因素中,包含交通、电力、电信、能源管道等诸多领域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一...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之后,摆在各成员国面前的是如何进行后续建设以充分发挥自贸区的整体效果这一现实难题。而在诸多制约自贸区发展的因素中,包含交通、电力、电信、能源管道等诸多领域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剖析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自贸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求应对之策,并就中国如何更好地参与其中尝试性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基础设施建设 2010年 整体效果 后续建设 应对之策 成员国 尝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流通争端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睿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0-142,共3页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自贸谈判在2015年底如期完成,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自由贸易区为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积极推动力量,在各领域中都形成了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东亚命运共同体。然而由于中国-东盟自...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自贸谈判在2015年底如期完成,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自由贸易区为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积极推动力量,在各领域中都形成了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东亚命运共同体。然而由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各国间商贸流通往来的持续增多,必然会产生一些商贸纠纷,所以建立争端解决机制来有效维护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深化发展极其必要。因此本文以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流通争端解决的法律基础作为全文切入点,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流通争端解决机制的利弊后,就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流通争端解决机制提出了完善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区域商贸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进而为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流通 争端解决机制 法律基础 经济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制度反思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志煜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9-126,共8页
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从构建之日起未有成功案例呈现,导致学界对该机制的评价褒贬不一。从交易成本角度看,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存在对降低成员方间争端解决的交易成本有显著作用,即使遭遇实践困境,也不能轻言废弃。中... 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从构建之日起未有成功案例呈现,导致学界对该机制的评价褒贬不一。从交易成本角度看,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存在对降低成员方间争端解决的交易成本有显著作用,即使遭遇实践困境,也不能轻言废弃。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制度变迁不能借鉴东盟争端解决机制的演进方式,规则完善并不一定能产生良好的制度实践。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困境破解需从两方面努力:一是遵循全球区域经贸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方向;二是对本土化实践有一定的归纳和提炼。从上述思路出发,调解程序的规则化是破解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实践困境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 东盟自争端解决机制 交易成本 制度反思 调解规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对广西边境贸易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百色边境贸易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叮波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7-61,共5页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广西边境贸易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边境贸易发展迅速,规模逐年增大,进出口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同时,也面临着产品出口压力增加,边境贸易优惠政策弱化等诸多挑战。以广西百色边境贸易为例,分析中国—东...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广西边境贸易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边境贸易发展迅速,规模逐年增大,进出口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同时,也面临着产品出口压力增加,边境贸易优惠政策弱化等诸多挑战。以广西百色边境贸易为例,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出适应性的边贸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边境 易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框架下的中越经贸合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晓艳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22,共4页
自1991年中越外交恢复正常以来,两国的经贸合作领域、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越南最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从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的内涵及合作原则入手,研究了中越经贸合作的现状及其在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 自1991年中越外交恢复正常以来,两国的经贸合作领域、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越南最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从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的内涵及合作原则入手,研究了中越经贸合作的现状及其在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越经贸合作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合作框架 中越经合作 投资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皖南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1年第2期13-21,共9页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近10年的建设进程中,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快速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层级不断升级,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近10年的建设进程中,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快速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层级不断升级,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为广东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合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论述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的现状,剖析其中不足及原因,并讨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对广东发展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广东 东盟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