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路径探析 被引量:6
1
作者 云倩 陆善勇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6-96,共11页
自2020年起,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经贸合作进入全新阶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协定已签署超过七年,与RCEP、CPTPP等最新的国际经贸规则相比,还存在贸易便利化政策水平有待提高、服务贸易开放承诺水平不高、未涉及... 自2020年起,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经贸合作进入全新阶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协定已签署超过七年,与RCEP、CPTPP等最新的国际经贸规则相比,还存在贸易便利化政策水平有待提高、服务贸易开放承诺水平不高、未涉及新贸易方式和新贸易需求的内容、投资政策不够便利等问题。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中,可以在对标RCEP、CPTPP等先进自由贸易规则的基础上,提高谈判标准,探索解决目前RCEP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投资自由化水平、拓展新贸易方式和新贸易需求、创新通关便利化条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3.0 国际经贸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对接、产业融合与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宏恩 孟庆强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57,173,共7页
"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是一个非常关键而且经济意义甚至政治意义极为重大的战略,它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相关问题并没有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与深刻研究,... "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是一个非常关键而且经济意义甚至政治意义极为重大的战略,它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相关问题并没有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与深刻研究,对它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政策层面上。所谓实际意义上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就是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市场充分对接、产业深度融合、政策有效协调"的自由贸易区。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还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强国家间产业政策的互联互通、建立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和生产网络、构造多元化的分工"共荣"体系等等,以达到与东盟不同国家的不同产业双向嵌入并在总体上增加产业依赖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 产业融合 行业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瓶颈及升级版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黄耀东 唐卉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2-86,共5页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来,合作机制不断完善,相互贸易连年攀升,相互投资不断扩大,园区建设不断推进,教育培训合作不断加深。但随着合作的深入,各方面的瓶颈和问题也不断凸显。文章在总结成效、分析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了突破瓶颈、实...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来,合作机制不断完善,相互贸易连年攀升,相互投资不断扩大,园区建设不断推进,教育培训合作不断加深。但随着合作的深入,各方面的瓶颈和问题也不断凸显。文章在总结成效、分析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了突破瓶颈、实现升级版的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经贸合作 互联互通 合作机制 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供应链互联互通的制度需求、规则升级与实施路径
4
作者 张晓君 魏祥东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共12页
供应链互联互通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并削减贸易投资等制度性壁垒,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并兼顾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提升供应链的联通性和韧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供应链互联互通仍存在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规则标准不一致和数字化供应链的... 供应链互联互通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并削减贸易投资等制度性壁垒,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并兼顾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提升供应链的联通性和韧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供应链互联互通仍存在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规则标准不一致和数字化供应链的潜力未充分释放等障碍,并面临美国推进“印太经济框架”的冲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拟新增供应链互联互通章节,该章节以自贸协定为载体,涵盖关键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供应链中断等领域的合作,有助于清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供应链互联互通的障碍并应对美国“印太经济框架”的冲击,但对各缔约方国内法律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应推动各缔约方实施供应链互联互通规则,深化与东盟国家基础设施“硬联通”,加强与东盟国家规则标准的对接,完善数字化供应链的法律保障,并制定供应链安全的相关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 供应链互联互通 数字贸易规则 数字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数字产品规则建构:核心问题、推进方案与中国因应 被引量:1
5
作者 陆一戈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65,共16页
随着国际经贸体系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数字产品贸易成为国际数字治理的重要议题。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国与东盟的数字产品贸易前景广阔,但面临法律规则缺失、制度供给不足的困境。为此,应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 随着国际经贸体系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数字产品贸易成为国际数字治理的重要议题。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国与东盟的数字产品贸易前景广阔,但面临法律规则缺失、制度供给不足的困境。为此,应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为契机,构建数字产品规则,回应我国与东盟国家数字治理需求。在基本思路上,可参考美式、欧式和新式经贸协定的经验,赋予数字产品独立地位,统筹兼顾各国文化多样性的诉求,并通过制度设计,提升规则的灵活性与包容性。在具体内容上,应围绕数字产品基本定义、数字产品税收措施、数字产品非歧视待遇与数字产品争端解决四个主要关切,对数字产品贸易进行合理规制。为有效衔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数字产品规则,中国需在国内立法中明确数字产品范畴、科学制定数字产品税收方案、完善数字产品市场准入与治理措施、利用现有机制深化数字产品争端解决实践,为后续加入CPTPP和DEPA等高标准经贸协定、推进中国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 数字产品 数字贸易 国际经贸协定 制度型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