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南亚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地区经验、秩序重构与战略再定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洁 梁鸿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共13页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年以来,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双方合作硕果累累。以2018年“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提出为分界点,共建“一带一路”在东南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特征是重点完成战略对接并启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年以来,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双方合作硕果累累。以2018年“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提出为分界点,共建“一带一路”在东南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特征是重点完成战略对接并启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第二阶段的特征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率先转向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共建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加强发展共识、利用多层次合作机制、有效平衡发展与安全双目标等地区经验,对于其他地区具有示范作用与借鉴意义。未来,虑及中美博弈深刻影响地区与全球环境,尤其“一带一路”倡议已被美国视为主要“威胁”并加以遏制,中国应从地区秩序重构的战略需求出发,进一步优化“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东南亚的实施方案,以期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东南亚 高质量发展 中美博弈 地区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东南亚关系的发展看中国睦邻友好政策的演进
2
作者 马孆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6-42,共7页
中国始终把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作为重点,在中国政府和领导人持续不懈的努力下,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发展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并创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好的周边环境。本文以中国—东南亚关系的发展为例,阐述中国睦邻友好政策的... 中国始终把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作为重点,在中国政府和领导人持续不懈的努力下,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发展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并创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好的周边环境。本文以中国—东南亚关系的发展为例,阐述中国睦邻友好政策的演进,分析成功的经验,展望未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南亚关系 睦邻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铜鼓学刍论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富强 李昆声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0-145,共6页
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跨国多民族共享的区域文化,其研究是一个国际性、综合性的重要研究领域,中国学者应该与时俱进,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铜鼓学,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部分,亦是文化... 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跨国多民族共享的区域文化,其研究是一个国际性、综合性的重要研究领域,中国学者应该与时俱进,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铜鼓学,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部分,亦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和需要,有助于突破和超越该研究领域西方视角的局限性。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铜鼓学不仅必要和重要,而且可行,因为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的主体自古至今在中国,中国已掌握了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研究的主导权,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铜鼓学不是要自我封闭,建立一个自说自话的体系,孤芳自赏,而是要超越西方话语体系,摒弃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桎梏,因而,要坚持国际视野、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的原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 铜鼓学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区”理论视域下跨文化交流中心的建构及其可能
4
作者 纪莉 黄宏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52,共9页
“接触区”理论是跨文化传播学在后殖民语境下寻求去殖民化的重要理论突破,但是对其“接触区”使用需要摆脱西方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凝视,辩证地审视“接触区”理论中的“双向疏离感”激发出的创新的文化交流模式。从西方后殖民主义理论... “接触区”理论是跨文化传播学在后殖民语境下寻求去殖民化的重要理论突破,但是对其“接触区”使用需要摆脱西方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凝视,辩证地审视“接触区”理论中的“双向疏离感”激发出的创新的文化交流模式。从西方后殖民主义理论思想“接触区”(contact zone)理论出发,分析“接触区”理论内涵和它的历史局限性,并以广西的跨文化传播空间的文化交融为例,提出建构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路径指引,以中华文明与不同文明交融共进为最终目的“交融区”,在边疆地区建设以我国华夏边缘地带历史发展为基底的跨文化交流中心。总之,我们需要对接触区理论进行提炼升华,以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双向交流的理念来建构跨文化交流中心,并以广西为例分析广西与东南亚地区的文化共性和文化间性,为跨文化传播空间从接触区向交融区的转变提供了实践条件和现实经验。跨文化交流中心的建构为中国与亚洲、世界的交融互动保持交流通道,也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创新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区 跨文化传播 文化交融 中国—东南亚互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