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中和抗原表位在大肠杆菌中的串联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水明 艾峰 刘学辉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11期32-33,36,共3页
采用RT-PCR方法从狂犬病病毒HEP株中克隆狂犬病糖蛋白膜外区全长基因。利用突变PCR方法,将糖蛋白基因中三段中和抗原位点串联,克隆至pET-28a表达载体。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用IPTG诱导表达并确定最佳诱导条件。SDS-PAG... 采用RT-PCR方法从狂犬病病毒HEP株中克隆狂犬病糖蛋白膜外区全长基因。利用突变PCR方法,将糖蛋白基因中三段中和抗原位点串联,克隆至pET-28a表达载体。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用IPTG诱导表达并确定最佳诱导条件。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所表达的蛋白大小与预期相符。经Western-blotting检测,串联表达的狂犬病糖蛋白基因中和抗原位点可与狂犬病标准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糖蛋白 中和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C末端与中和抗原表位的串联表达及免疫保护性分析
2
作者 杜吉革 薛麒 +7 位作者 朱真 彭小兵 张秀坤 李启红 印春生 姚文生 康凯 陈小云 《中国兽药杂志》 2018年第8期1-6,共6页
为获得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CPA)的C末端(CPAC)与中和抗原表位NE(ARGFAK)的串联融合蛋白并评价其免疫原性,对已知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CPAC及NE的编码基因进行优化设计,并将两个基因的三拷贝序列串联,经人工合成获得基因片段GCPAC3NE3。将... 为获得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CPA)的C末端(CPAC)与中和抗原表位NE(ARGFAK)的串联融合蛋白并评价其免疫原性,对已知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CPAC及NE的编码基因进行优化设计,并将两个基因的三拷贝序列串联,经人工合成获得基因片段GCPAC3NE3。将该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中进行表达与纯化,获得重组蛋白。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重组蛋白与A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抗血清的反应性。随后,以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家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版)规定的方法检测家兔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在二免后21 d,以1个MLD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对家兔进行攻毒。结果表明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表达且能与A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抗血清反应。每毫升的一免抗血清可中和40个最小致死量(MLD)、二免抗血清可中和80个MLD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1个MLD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攻毒后,对照组4/4死亡,免疫组得到了100%(4/4)的保护。以上结果说明,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从而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 C末端 中和抗原表位 串联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血凝素HA蛋白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抗原表位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石建州 李青梅 +5 位作者 刘肖 王彦红 李鸽 郭军庆 邓瑞广 张改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0-304,共5页
为制备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SIV)血凝素(HA)蛋白中和性单克隆抗体(MAb)及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以纯化的H1N1 SIV全病毒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淋巴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通过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方法筛选出一株稳定分泌... 为制备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SIV)血凝素(HA)蛋白中和性单克隆抗体(MAb)及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以纯化的H1N1 SIV全病毒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淋巴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通过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方法筛选出一株稳定分泌抗H1N1 SIV HA蛋白的MAb杂交瘤细胞株(10H8)。MAb亚类鉴定结果显示其亚类为IgG2a。MAb 10H8细胞上清和腹水的IPMA效价分别为11024和151200,腹水血凝抑制(HI)效价为13log2。Western blot试验结果显示MAb 10H8能够特异性地结合HA蛋白。病毒中和试验结果显示MAb 10H8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原液和1640稀释的腹水均能够抑制H1N1亚型SIV感染细胞,对SIV具有较强的中和活性。HA蛋白合成多肽的dot-blot鉴定结果显示,MAb 10H8识别的线性抗原表位为295KCQTPHGALKGNLPFQ310。本研究为H1N1亚型SIV诊断试剂和新型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 血凝素 单克隆抗体 中和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和基因片段的选择对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免疫抗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房雪峰 王立新 +3 位作者 孟继鸿 董晨 田华 翟理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载体和不同大小的目的基因片段对戊型肝炎病毒(HEV)基因免疫抗原表达的影响,为基于HEV中和抗原表位的HEV基因免疫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含Ⅳ型HEV中国株中和抗原表位的p166和p179片段编码基因分别克隆入pTR421和pCDNA3.1... 目的比较不同载体和不同大小的目的基因片段对戊型肝炎病毒(HEV)基因免疫抗原表达的影响,为基于HEV中和抗原表位的HEV基因免疫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含Ⅳ型HEV中国株中和抗原表位的p166和p179片段编码基因分别克隆入pTR421和pCDNA3.1两种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HepG2人肝癌细胞系,经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分析以及将质粒注射小鼠局部肌肉组织后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分析目的基因在体内外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pTR421-166、pTR421-179、pCDNA3.1-166和pCDNA3.1-179四种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和核苷酸测序鉴定,编码基因正确无误;pTR421-179转染的细胞以及注射小鼠的局部肌肉组织可以检测到p179的表达,而pCDNA3.1-179、pCDNA3.1-166以及pTR421-166均检测不到目的基因在体内、外的抗原表达。结论载体和目的基因片段的选择显著影响HEV抗原在体内、外的表达,直接关系到基因免疫的成功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基因免疫 中和抗原表位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戊型肝炎病毒样颗粒的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 被引量:15
5
作者 董晨 孟继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9-342,共4页
目的:以非包涵体形式表达含戊型肝炎病毒(HEV)中和抗原表位的新型HEV重组蛋白,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分析.方法:将HEV开放阅读框架2(ORF2)编码452~617位氨基酸的基因片段连接到载体pET28a(+),转化大肠杆菌,获取表达克隆.以Ni-NTA... 目的:以非包涵体形式表达含戊型肝炎病毒(HEV)中和抗原表位的新型HEV重组蛋白,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分析.方法:将HEV开放阅读框架2(ORF2)编码452~617位氨基酸的基因片段连接到载体pET28a(+),转化大肠杆菌,获取表达克隆.以Ni-NTA层析柱纯化表达的蛋白,并用SDS-PAGE、Western blot和直接电镜负染等方法分析鉴定,最后免疫小鼠检测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水平.结果:表达的重组蛋白天然可溶,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22 000,并可形成直径为20 nm左右的病毒样颗粒,能与戊型肝炎患者血清发生Westem blot阳性反应,免疫小鼠后可诱导产生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体外中和试验显示产生的抗体具有中和HEV的活性.结论:原核表达的、含HEV中和抗原表位的、长度仅166个氨基酸的HEV ORF2近3'端编码蛋白能够形成病毒样颗粒,而且该新型病毒样颗粒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重组蛋白 中和抗原表位 病毒样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能诱生戊型肝炎病毒中和抗体的ORF2编码蛋白短片段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红梅 孟继鸿 +1 位作者 戴星 单祥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3-487,共5页
目的:比较戊型肝炎病毒(HEV)第4基因型ORF2编码蛋白片段pN472-C617(aa472~617)和pN477-C613(aa477~613)的免疫原性,找到能诱生HEV中和抗体的ORF2编码蛋白的更短片段。方法:表达和纯化pN472-C617和pN477-C613,分别免疫BALB/c小鼠,以间... 目的:比较戊型肝炎病毒(HEV)第4基因型ORF2编码蛋白片段pN472-C617(aa472~617)和pN477-C613(aa477~613)的免疫原性,找到能诱生HEV中和抗体的ORF2编码蛋白的更短片段。方法:表达和纯化pN472-C617和pN477-C613,分别免疫BALB/c小鼠,以间接ELISA检测免疫血清的抗体效价,并以基于PCR的体外中和试验检测免疫血清的中和活性。结果:pN472-C617和pN477-C613可在大肠杆菌高效可溶性表达,纯化后的重组蛋白能在小鼠体内诱导出高效价的抗体。基于PCR的体外中和试验显示pN472-C617免疫血清可有效中和HEV,阻断其在敏感细胞表面的吸附和细胞内复制;而两端仅比pN472-C617各短5个氨基酸的pN477-C613的免疫血清不具有中和HEV的活性。结论:重组蛋白pN472-C617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诱生中和抗体的能力,是目前文献报道中含有HEV中和抗原表位的最短ORF2编码蛋白片段,可作为重组亚单位候选疫苗用于HEV疫苗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重组蛋白 中和抗原表位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鼠源性广谱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7
作者 蒋再学 田新贵 +3 位作者 张耀忠 程庆秋 陆小梅 钟柏茂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45-650,共6页
目的制备可以同时阻断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感染的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mAb)。方法采用EV71病毒体蛋白1(VP1)羧基端的163~177位氨基酸(SP55)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mAb,用EV71中和抗原表位SP55以及... 目的制备可以同时阻断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感染的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mAb)。方法采用EV71病毒体蛋白1(VP1)羧基端的163~177位氨基酸(SP55)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mAb,用EV71中和抗原表位SP55以及高度同源的CV-A16 VP1羧基端的第163~177位氨基酸(PEP55)同时进行检测,筛选同时与EV71和CV-A16发生交叉反应的mAb,并进行体外中和试验检测对EV71和CV-A16的中和作用,并分析mAb的生物学特性。结果筛选获得1株可以同时中和EV71及CV-A16的mAb 6E5,其重链为IgG1亚类,轻链为Kappa链;细胞微量中和实验表明其抗EV71感染的中和效价为1∶128,抗CV-A16感染的中和效价为1∶32。结论成功获得1株能同时中和EV71及CV-A16的广谱中和活性m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EV71) 柯萨奇病毒A16(CV-A16) 中和抗原表位 单克隆抗体(m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OE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8
作者 李雅心 郭涛 +4 位作者 胡瑞瑞 王小奎 米桃桃 倪伟 胡圣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共5页
为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中和抗原表位COE蛋白,分析其免疫原性,为PEDV的检测和亚单位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参考GenBank中PEDV COE基因序列,人工合成并经生物信息学综合分析后,将合成的基因片段插... 为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中和抗原表位COE蛋白,分析其免疫原性,为PEDV的检测和亚单位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参考GenBank中PEDV COE基因序列,人工合成并经生物信息学综合分析后,将合成的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COE,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氏菌TransB(DE3)中,用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并进行SDS-PAGE鉴定;然后用纯化的目的蛋白与弗氏不完全佐剂乳化,免疫猪后用ELISA方法检测猪血清中PEDV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在大肠埃希氏菌TransB(DE3)中获得表达,用His标签纯化得到了与预期大小35 ku相符的COE融合蛋白,经复性、浓缩后的蛋白浓度为1.85 mg/mL。用该蛋白作为亚单位疫苗免疫猪,ELISA方法检测免疫猪产生了高滴度的血清PEDV特异性抗体。表明原核表达的COE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候选的亚单位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中和抗原表位 COE基因 原核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