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W-Mo-V中合金钢的淬火硬度计算及其回火硬度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洋 马永庆 +1 位作者 朱蓓蓓 高洪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0-43,共4页
研究了4种不同成分的Cr-W-Mo-V中合金钢的淬火硬度、回火硬度变化和组织结构转变。在淬火基体成分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该钢淬火硬度与某一淬火温度下奥氏体基体化学成分关系的近似计算公式。此类钢均具有较高的抗回火性,随着Cr、W、Mo、... 研究了4种不同成分的Cr-W-Mo-V中合金钢的淬火硬度、回火硬度变化和组织结构转变。在淬火基体成分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该钢淬火硬度与某一淬火温度下奥氏体基体化学成分关系的近似计算公式。此类钢均具有较高的抗回火性,随着Cr、W、Mo、V含量的增加,不同类型碳化物的沉淀强化可使回火硬度出现低温二次硬化区或平台区,甚至高温二次硬化区。讨论表明,上述淬火硬度计算公式隐含着洛氏硬度测定和马氏体强化机理的对应关系,对其它钢种也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合金钢 奥氏体基体成分 淬火硬度计算 回火硬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原子探针表征淬回火Cr-Mo-V-Ni中合金钢的元素分布 被引量:2
2
作者 左鹏鹏 何雪松 +1 位作者 吴晓春 曾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85-89,共5页
将Cr-Mo-V-Ni中合金钢在1 030℃奥氏体化保温0.5h后油淬,在600℃回火2次,每次2h。结合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采用三维原子探针(3DAP)技术分析了淬火态和回火态各元素原子的三维空间分布以及碳化物内部和碳化物/基体界面... 将Cr-Mo-V-Ni中合金钢在1 030℃奥氏体化保温0.5h后油淬,在600℃回火2次,每次2h。结合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采用三维原子探针(3DAP)技术分析了淬火态和回火态各元素原子的三维空间分布以及碳化物内部和碳化物/基体界面处元素分布和成分变化。结果表明,淬火试样中C原子由于自回火和短程扩散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片状偏聚,而其他合金原子Cr、Mn、Mo、Si、V和Ni基本分布均匀;回火试样中C、Cr、Mo和V发生共偏聚形成厚度约10nm的合金碳化物M23C6,Si原子形成一层薄薄的偏聚层包裹着M23C6,而Ni又包裹着Si原子而偏聚于最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Mo-V-Ni中合金钢 偏聚 原子空间分布 三维原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铬钼合金钢球磨机衬板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鲁修宇 刘静 +1 位作者 高新平 光正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8-30,共3页
为提高球磨机衬板的性能,采用多元合金化成分设计,通过适当提高Cr、Mo等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来增加中碳高合金钢组织中的碳化物含量。采用退火、淬火加回火的工艺,得到针状马氏体+碳化物+残余奥氏体组织,其中碳化物大多为点球状和短杆状... 为提高球磨机衬板的性能,采用多元合金化成分设计,通过适当提高Cr、Mo等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来增加中碳高合金钢组织中的碳化物含量。采用退火、淬火加回火的工艺,得到针状马氏体+碳化物+残余奥氏体组织,其中碳化物大多为点球状和短杆状。结果表明,该材料能满足衬板的硬度要求,同时具有较好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高合金钢 球磨机衬板 淬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冲击功对中碳合金钢腐蚀磨损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申超英 朱凯 王守忠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24-726,共3页
为探讨较高的冲击力对中碳合金钢的冲击腐蚀磨损规律,对中碳合金钢经900℃淬火、200℃低温回火得到的复相组织的磨损特性和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碳合金钢的耐磨性随冲击功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剥落裂纹起源于表面,在亚表层中扩... 为探讨较高的冲击力对中碳合金钢的冲击腐蚀磨损规律,对中碳合金钢经900℃淬火、200℃低温回火得到的复相组织的磨损特性和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碳合金钢的耐磨性随冲击功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剥落裂纹起源于表面,在亚表层中扩展;冲击功由2.1 J增至3.6 J,中碳合金钢在冲击腐蚀条件下的磨损失效机制由以浅层剥落为主向以深层剥落为主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零件 合金钢 冲击 腐蚀 磨损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合金钢双相组织疲劳裂纹扩展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武小雷 刘会亭 +1 位作者 黄源 侯增寿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0-45,共6页
研究了42CrMo钢亚温淬火及二次淬火两种双相组织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结果表明,亚温淬火双相组织可显著提高裂纹萌生抗力,降低扩展速率;较高的疲劳性能与裂纹尖端闭合应力、断口表面粗糙度以及裂纹扩展路径弯折程度有关。断裂... 研究了42CrMo钢亚温淬火及二次淬火两种双相组织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结果表明,亚温淬火双相组织可显著提高裂纹萌生抗力,降低扩展速率;较高的疲劳性能与裂纹尖端闭合应力、断口表面粗糙度以及裂纹扩展路径弯折程度有关。断裂力学分析表明,粗糙度诱发裂纹闭合效应及裂纹路径弯折效应是提高裂纹扩展抗力的主要因素,同时得到上述两种效应对裂纹扩展速率影响的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组织 裂纹扩展 合金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构分析的中碳钒微合金钢热变形行为 被引量:4
6
作者 魏海莲 刘国权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68,共7页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一种中碳钒微合金钢在变形温度900~1 100℃、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实验钢的幂律、指数和双曲正弦本构方程,观察了实验钢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得出了实验钢...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一种中碳钒微合金钢在变形温度900~1 100℃、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实验钢的幂律、指数和双曲正弦本构方程,观察了实验钢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得出了实验钢的动态再结晶稳态晶粒尺寸和峰值应变与Zener-Hollomon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双曲正弦本构方程具有最高的拟合精度;实验钢热变形激活能Q为273.225 kJ/mol,与奥氏体的自扩散激活能(270 kJ/mol)十分接近,说明实验钢在此变形条件下的速率控制机制是扩散控制的位错攀移;显微组织观察表明,实验钢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受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影响;拟合得出实验钢的动态再结晶稳态晶粒尺寸(Ds)和峰值应变与Z参数的关系为ln Ds=-0.200 31ln Z+7.941 65和lnεp=0.184 56ln Z-5.373 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钒微合金钢 热变形行为 本构方程 热变形激活能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成分中碳合金钢的显微组织及在含Cl^(-)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丹 钟庆东 +1 位作者 杨健 章书剑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23,共8页
基于40Cr钢成分,设计出3种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0.35C,0.9Mn,3.5Cr,0.6Si,0.3V,0.05Ti(编号N1),0.35C,1.2Mn,2.0Cr,0.8Si,0.4V,0.11Ti(编号N2)以及0.40C,0.6Mn,3.5Cr,0.8Si,0.1V,0.23Ti(编号为N3)的试验钢,研究了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以... 基于40Cr钢成分,设计出3种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0.35C,0.9Mn,3.5Cr,0.6Si,0.3V,0.05Ti(编号N1),0.35C,1.2Mn,2.0Cr,0.8Si,0.4V,0.11Ti(编号N2)以及0.40C,0.6Mn,3.5Cr,0.8Si,0.1V,0.23Ti(编号为N3)的试验钢,研究了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以及在质量分数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N3试验钢的晶粒最细小且马氏体板条束最窄,N1试验钢次之,N2试验钢最大;N1试验钢的开路电位最高,自腐蚀电位最高,自腐蚀电流密度最低,最大相位角绝对值最大,容抗弧半径最大;在NaCl溶液中浸泡24 h后,N1和N3试验钢表面发生局部点蚀,N2试验钢发生均匀腐蚀;N1试验钢中铬含量高,晶粒尺寸适中,表面腐蚀产物致密性最高,耐腐蚀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钢 显微组织 含Cl^(-)环境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分对中碳低合金钢等温淬火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毕金凤 李祖来 +3 位作者 山泉 蒋业华 韦贺 焦岩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3-88,共6页
以中碳低合金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C、Si、Mn含量对中碳低合金钢等温淬火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合彩色金相技术和力学性能测试,探索贝氏体、马氏体含量与性能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通过改变C、Si、Mn的成分,可获得不同贝氏体和马氏体含... 以中碳低合金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C、Si、Mn含量对中碳低合金钢等温淬火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合彩色金相技术和力学性能测试,探索贝氏体、马氏体含量与性能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通过改变C、Si、Mn的成分,可获得不同贝氏体和马氏体含量的等温淬火组织。随着C含量的增加,下贝氏体和马氏体含量分别呈降低和增加趋势,而硬度和冲击韧性分别呈增加和降低趋势;随着Si含量的增加,下贝氏体呈降低趋势,马氏体呈波浪式变化,而硬度和冲击韧性均有增加的趋势;随着Mn含量的增加,下贝氏体呈降低趋势,马氏体含量基本无明显变化,而硬度和冲击韧性分别呈增加和降低的趋势。中碳低合金钢中的贝氏体、马氏体含量与性能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下贝氏体体含量的降低和马氏体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但会引起冲击韧性的下降。当C含量为0.5%、Si含量为2.0%、Mn含量为3.0%,即下贝氏体含量为30%左右时,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低合金钢 碳含量 硅含量 锰含量 贝/马复相组织 彩色金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中低合金钢中痕量铝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艳萍 陈英颖 +2 位作者 聂玲清 纪红玲 蓝闽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中、低合金钢中痕量铝,并对质谱仪的工作条件作了优化。用微波加热消解技术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用混合比例为3比1比1的浓硝酸、浓盐酸及浓氢氟酸的混合酸作为溶解酸。对微波炉的操作程序及参数作出详细...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中、低合金钢中痕量铝,并对质谱仪的工作条件作了优化。用微波加热消解技术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用混合比例为3比1比1的浓硝酸、浓盐酸及浓氢氟酸的混合酸作为溶解酸。对微波炉的操作程序及参数作出详细叙述。此方法的检出限为w(Al)1.9×10-6%,对浓度水平为w(Al)1.4×10-4%的试样进行精密度试验,其结果的标准偏差值均小于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试样的微波加热消解 痕量铝 、低合金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低合金钢衬板耐磨料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天顺 李国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1-42,共2页
针对某矿山1.5 m球磨机设计了一种低合金钢,研究了其耐磨料磨损性能,并测定了高锰钢表面硬度随冲击功的变化曲线;在冲击功不高的情况下,该钢的耐磨性能比高锰钢好,完全适合于湿式中小型球磨机的使用工况。
关键词 碳低合金钢 耐磨料磨损性能 衬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蚀条件下中碳合金钢冲击磨损特性及机理
11
作者 杜晓东 丁厚福 崔方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6-140,共5页
中碳合金钢经适当热处理后,得到M+B+AR复相组织,在冲击腐蚀磨损条件下研究其磨损特性和机理。结果表明中碳合金钢的耐磨性随冲击功增加而明显下降;剥落裂纹起源于表面,在亚表层中扩展;冲击功由2.0J增至3.5J,中碳合金钢在冲击腐蚀条件下... 中碳合金钢经适当热处理后,得到M+B+AR复相组织,在冲击腐蚀磨损条件下研究其磨损特性和机理。结果表明中碳合金钢的耐磨性随冲击功增加而明显下降;剥落裂纹起源于表面,在亚表层中扩展;冲击功由2.0J增至3.5J,中碳合金钢在冲击腐蚀条件下的磨损失效机制由以浅层剥落为主向以深层剥落为主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钢 冲击腐蚀磨损 特性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冷高硅中碳低合金钢的组织与性能
12
作者 苗隽 王立军 刘春明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7,共5页
研究了高硅中碳低合金钢空冷态和空冷+回火态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试验钢在860℃保温0.5 h奥氏体化后空冷处理,随后分别在250℃和400℃保温1 h回火.结果表明:试验钢空冷后组织为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硬度约为41 HRC;而... 研究了高硅中碳低合金钢空冷态和空冷+回火态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试验钢在860℃保温0.5 h奥氏体化后空冷处理,随后分别在250℃和400℃保温1 h回火.结果表明:试验钢空冷后组织为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硬度约为41 HRC;而250℃回火后组织变化不大,硬度明显升高,约为49 HRC,韧性明显增加,由44 J/cm2增加到66 J/cm2,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明显下降.回火温度进一步增加对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碳低合金钢 空冷 贝氏体/马氏体 残余奥氏体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微合金钢的断裂韧性与显微组织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姚三成 丁毅 +3 位作者 赵海 江波 刘学华 方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52-456,共5页
通过断裂韧性与硬度测试,结合定量金相、电子探针(EPMA)、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建立了含钒0.10%(质量分数)50Mn钢的断裂韧性与显微组织的关系。结果表明,解理断裂韧性与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呈负相关关系,晶粒的细化及均匀化能... 通过断裂韧性与硬度测试,结合定量金相、电子探针(EPMA)、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建立了含钒0.10%(质量分数)50Mn钢的断裂韧性与显微组织的关系。结果表明,解理断裂韧性与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呈负相关关系,晶粒的细化及均匀化能显著提高钢的断裂韧性,可作为重要的控制中碳微合金钢强韧配合关系的组织参量单元。细小均匀的晶粒和未溶的第二相粒子还可使铁素体的形核点增多,从而提高先共析铁素体的体积分数,进一步增大裂纹扩展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微合金钢 断裂韧性 解理 晶粒尺寸 第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大型锤头的中碳低合金钢形成梯度性能的热处理工艺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邹荣 刘晓烈 +2 位作者 黄杰 韩佳才 潘美慈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88-190,共3页
针对低合金钢大型锤头形成梯度性能的热处理工艺要求,重点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实验合金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温度对实验合金后续热处理获得硬度的影响程度不大,而对获得韧性的影响程度较大;在奥氏体化温度为820℃时... 针对低合金钢大型锤头形成梯度性能的热处理工艺要求,重点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实验合金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温度对实验合金后续热处理获得硬度的影响程度不大,而对获得韧性的影响程度较大;在奥氏体化温度为820℃时,实验合金可以通过淬火获得高硬度低韧性,通过正火获得高韧度低硬度;实验合金淬火后的组织主要为板条状马氏体组织;正火后的组织主要为珠光体+少量铁素体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低合金钢 硬度 冲击韧度 梯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向锻造及退火处理对中碳低合金钢磨料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秀霞 罗明欢 +2 位作者 黄彦天 王春伟 严伟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22-124,127,共4页
对亚温淬火后的中碳低合金钢进行了多向锻造及退火处理,研究了试样的二体磨料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热处理调质状态和正火状态相比,多向锻造及退火处理改善了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在硬磨料工况下,多向锻造及退火处理使材料的... 对亚温淬火后的中碳低合金钢进行了多向锻造及退火处理,研究了试样的二体磨料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热处理调质状态和正火状态相比,多向锻造及退火处理改善了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在硬磨料工况下,多向锻造及退火处理使材料的耐磨性有较大幅度提高,磨损机制仍然以微切削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低合金钢 多向锻造 退火 磨料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钢旋压塑流变形稳定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云豪 田晓风 毛柏平 《金属成形工艺》 2003年第5期45-46,44,共3页
 中碳合金钢退火状态可旋性良好,累计变薄率为80%,未见裂纹出现。强力旋压属局部连续塑性成形工艺,很适宜大直径筒形件塑性成形。变薄旋压中碳合金钢筒形件,与卷焊成形相比,可强化组织性能,降低筒体重量,提高使用效果。试验旨在探讨中...  中碳合金钢退火状态可旋性良好,累计变薄率为80%,未见裂纹出现。强力旋压属局部连续塑性成形工艺,很适宜大直径筒形件塑性成形。变薄旋压中碳合金钢筒形件,与卷焊成形相比,可强化组织性能,降低筒体重量,提高使用效果。试验旨在探讨中碳合金钢筒形件旋压成形的稳定性,通过变形区三向接触面积塑流试验研究,筒体变形体积与力能的分析,以及优化工艺参数和确定合理工艺过程,旋出了高精度筒形件,同时进行了批量旋压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钢 变薄旋压 筒形件 变形区 塑性流动 稳定性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rty失稳判据的中碳含钒微合金非调质钢热加工图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安东 施轶超 +2 位作者 马亚硕 汪一 毛勇全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44-147,共4页
采用Gleeble-3500对中碳钒微合金钢进行了高温压缩试验,研究了钢在900~1100℃、应变速率0.01~10 s-1的应力-应变数据。根据动态材料模型(DMM),基于Murty失稳判据建立了该钢的热加工图,分析了钢的流变失稳行为和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合适... 采用Gleeble-3500对中碳钒微合金钢进行了高温压缩试验,研究了钢在900~1100℃、应变速率0.01~10 s-1的应力-应变数据。根据动态材料模型(DMM),基于Murty失稳判据建立了该钢的热加工图,分析了钢的流变失稳行为和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合适的热加工区域是0.1~0.18 s-1应变速率、980~1000℃变形温度。失稳区是900~1010℃、0.18~10 s-1和1030~1100℃、0.02~0.20 s-1。材料热加工图与材料动态再结晶的形核和长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加工图 碳微合金钢 Murty准则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低合金耐磨钢衬板淬火组织的扫描电镜观察
18
作者 王宝棣 欧德群 温静娴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6期451-451,共1页
中碳低合金耐磨钢衬板淬火组织的扫描电镜观察王宝棣,欧德群,温静娴(广西大学工业测试实验中心电镜室,南宁530004)一、前言本文介绍一种新型MnSiCrMo系中碳低合金钢制作的衬板(简称新材质衬板),综合机械性能好,... 中碳低合金耐磨钢衬板淬火组织的扫描电镜观察王宝棣,欧德群,温静娴(广西大学工业测试实验中心电镜室,南宁530004)一、前言本文介绍一种新型MnSiCrMo系中碳低合金钢制作的衬板(简称新材质衬板),综合机械性能好,耐磨性高。在选铜矿厂与ZGMn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磨钢 碳低合金钢 衬板 淬火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中碳合金铜带状组炽缺陷的热处理方法
19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46,共1页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处理方法.具体为解决中碳合金铜带状组织缺陷的弛处理方法.该热处理方法淬火时.将中碳合金钢加热到F—Fe3C相图的F+A区域.然后用水冷却。本发明所述的热处理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消除中碳合金钢带状偏析执处理工艺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处理方法.具体为解决中碳合金铜带状组织缺陷的弛处理方法.该热处理方法淬火时.将中碳合金钢加热到F—Fe3C相图的F+A区域.然后用水冷却。本发明所述的热处理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消除中碳合金钢带状偏析执处理工艺的思路.为一种全新的消除中碳合金铜带状偏析热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钢 热处理方法 带状偏析 组织缺陷 合金 热处理工艺 Fe3C 水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无脱碳中、高温盐浴剂
20
作者 陈沾纬 《工具技术》 1982年第6期25-28,共4页
目前,热处理常用的700~940℃盐浴剂是由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钡组成的。为了防止被加热钢件脱碳,要定期地加入硼砂、结晶硅、木炭和其他脱氧剂。但是,这些脱氧剂的加入并不能永远消除脱碳现象,因此本文研究了在盐浴中采用更有效的复合... 目前,热处理常用的700~940℃盐浴剂是由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钡组成的。为了防止被加热钢件脱碳,要定期地加入硼砂、结晶硅、木炭和其他脱氧剂。但是,这些脱氧剂的加入并不能永远消除脱碳现象,因此本文研究了在盐浴中采用更有效的复合脱氧剂的可能性。对于某些模具钢和中合金钢的热处理,也应试验选择加热温度为950~1050℃的无脱碳盐浴成份。我们研究的新的无脱碳高温(1050~1300℃)。盐浴剂,具有足够的效力,而且不含有短缺的氟化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浴炉 尖角 中合金钢 模具钢 淬火加热 丝锥 硼砂 工具厂 铣刀 电阻炉 螺纹刀具 焦硼酸钠 钠化合物 刀具(金属切削) 脱碳层 表面层 复合脱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