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原农耕文化视角下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以郑州市为例
1
作者 郑若楠 《现代园艺》 2023年第18期95-96,99,共3页
中原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基调,也是华夏农业文明的基础。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想要更好地拥抱自然、亲近自然,体验农业休闲和自然之美。因此,城市农业观光园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如何将独特的中... 中原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基调,也是华夏农业文明的基础。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想要更好地拥抱自然、亲近自然,体验农业休闲和自然之美。因此,城市农业观光园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如何将独特的中原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城市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中,改变传统农业单一生产发展模式,为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体验场所的同时,突出城市景观的地域特征,是城市观光园景观设计亟须考虑的问题。阐述了中原农耕文化与景观构成要素,并结合郑州农业观光园发展特征与现状,以中原农耕文化景观体验为切入点,探究农耕文化在农业观光园中的表达方法,旨在能为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农耕文化 业观光园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地区先秦农耕文化述论
2
作者 周广川 张巨保 贾兵强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5,共6页
关键词 中原地区 中原农耕文化 业生产 黄河流域 业技术 遗址 新石器时代 先秦时期 我国古代 生产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时代中原地区农耕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路腾飞 《现代园艺》 2022年第16期99-101,共3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传统农耕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农具用品等都在不断地发生改变,而传统农耕文化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以智能化时代中原地区农耕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应用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中原地区农...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传统农耕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农具用品等都在不断地发生改变,而传统农耕文化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以智能化时代中原地区农耕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应用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中原地区农耕文化发展现状,分别从“具象事物场景表现”“象征事物真实再现”“精神意义情感传达”“绿色生态景观营造”4个方面进行中原农耕文化景观设计。最后,以中原的农业发展作为基础,深入挖掘中原地区农耕文明和中原民间风俗,以期更好地体现中原农村的乡村文化特征。通过强化建筑内外的协调,使游人在参观过程中了解、感受农耕文化,形成具有中原特色的景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时代 中原农耕文化 景观设计 传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塬上渴
4
作者 王东亮 邵军 《农电管理》 2025年第2期21-22,共2页
固原,一座2 000多年历史文化名城,位于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汇之处。这里曾因干旱缺水百姓生活艰难,1972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将西海固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也有了“苦甲天下”的称号。党的十八大以来,在... 固原,一座2 000多年历史文化名城,位于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汇之处。这里曾因干旱缺水百姓生活艰难,1972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将西海固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也有了“苦甲天下”的称号。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关怀和固原人的努力下,这里的百姓脱贫奔小康,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中原农耕文化 西海固 甲天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 固原 百姓生活 历史文化名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区域文化的历史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跃东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8-63,共6页
宁夏地处中国西北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交错地带。历史上,尽管宁夏地区的行政归属多有变动,但若以北部冲积平原的人工灌溉农业及南部关陇要冲的地理位置为划分标准,那么宁夏区域文化产生、发展的核心空间范围基本上与当代宁夏... 宁夏地处中国西北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交错地带。历史上,尽管宁夏地区的行政归属多有变动,但若以北部冲积平原的人工灌溉农业及南部关陇要冲的地理位置为划分标准,那么宁夏区域文化产生、发展的核心空间范围基本上与当代宁夏的行政范围相吻合。在不同历史阶段,由于周边地区农牧优势文化的冲击,宁夏区域文化的存在空间经常突破上述范围的限制,或是与其西北及东北边的草原文化联为一体,或是为南边与东南的关中中原农耕文化所覆盖。中国北方文化史上这种农牧文化波浪式的交替进退,一方面给宁夏区域文化以停滞不前的反冲击,另一方面给它以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杂交优势。因此,从先秦至明代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尽管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内涵随时代不同而发生变化,但两者始终是宁夏区域文化的两个母体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地区 中原农耕文化 草原游牧文化 游牧民族 中国北方 西北地区 汉族居民 汉族人 文化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元代宁夏境内的文化融合——兼析宁夏区域文化的形成 被引量:1
6
作者 束锡鸿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9-65,共7页
区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理环境基础上,居住其中的人口群体所具有的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典籍及相应的社会心理特征。文化融合则指:不同文化之间碰撞——冲突——理解——选择——适应乃至融合的过程。元代宁夏区域文化是一种具有混生特... 区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理环境基础上,居住其中的人口群体所具有的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典籍及相应的社会心理特征。文化融合则指:不同文化之间碰撞——冲突——理解——选择——适应乃至融合的过程。元代宁夏区域文化是一种具有混生特色的区域文化,它主要包括中原文化、漠北文化、西域文化及遗存的西夏文化;它们由各自的人口主体携带进入宁夏及周围区域。由于元代宁夏区域人口的大规模变动及政治、军事等原因,其文化载体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导致不同文化在宁夏地域的碰撞、融合,从而产生具有混生特色的元代宁夏区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地区 西夏文化 中原文化 西域文化 文化 中原农耕文化 西北地区 移民 统治者 蒙古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文化的重要位置与历史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阎崇年 《北京社会科学》 1986年第3期161-163,共3页
北京历史学会、北京史研究会和本刊编辑部,于今年七月八日共同约请了首都部分专家和理论工作者,就研究北京文化史的问题举行了首次学术讨论会。会上,大家竞相发言,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而又和谐。本刊特将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发表,以期引起... 北京历史学会、北京史研究会和本刊编辑部,于今年七月八日共同约请了首都部分专家和理论工作者,就研究北京文化史的问题举行了首次学术讨论会。会上,大家竞相发言,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而又和谐。本刊特将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发表,以期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文化 中原农耕文化 各民族 外来文化 地区文化 中原文化 交汇点 文化中心 契丹藏 历史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代射猎文化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8
作者 刘刚 《体育文化导刊》 1994年第4期14-16,共3页
辽代射猎文化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刘刚做为辽代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射猎文化,同辽代捺钵文化、娱乐文化、战争文化等融汇贯通,影响了辽代二百余年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及国家管理方式的形成。由此也决定了射猎文化在辽代发展史... 辽代射猎文化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刘刚做为辽代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射猎文化,同辽代捺钵文化、娱乐文化、战争文化等融汇贯通,影响了辽代二百余年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及国家管理方式的形成。由此也决定了射猎文化在辽代发展史上所具备的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位 契丹人 辽代体育 文化事业 契丹民族 体育娱乐 中原农耕文化 捺钵 营卫志 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口市 高起点建设 高效能管护 打造高标准农田“升级版”
9
作者 石东风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1年第6期25-26,共2页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中原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至今仍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市现有耕地面积1286万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1089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面积951万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000多万亩,总产量180亿斤左右,为国家...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中原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至今仍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市现有耕地面积1286万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1089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面积951万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000多万亩,总产量180亿斤左右,为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有效供给 商品粮生产基地 粮食生产核心区 中原农耕文化 高标准 国家粮食安全 基本 粮食播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元曲反传统观念的思想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益荣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7-95,共9页
元曲反传统观念的思想特征主要有三点 :一是突破“发乎情 ,止乎礼义”等传统观念 ,毫无掩饰地表现爱情 (包括情爱、情欲、性爱 )。二是突破“主文而谲谏”等传统观念 ,毫无忌讳地揭露批判社会现实 ,深具“蒜酪”味。三是突破“治国平天... 元曲反传统观念的思想特征主要有三点 :一是突破“发乎情 ,止乎礼义”等传统观念 ,毫无掩饰地表现爱情 (包括情爱、情欲、性爱 )。二是突破“主文而谲谏”等传统观念 ,毫无忌讳地揭露批判社会现实 ,深具“蒜酪”味。三是突破“治国平天下”等传统观念 ,表现看破功名利禄、陶醉隐逸生活的人生理想。元曲反传统观念的思想特征的成因主要有三条 :一是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互相冲突与互相影响 ,使元曲作者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二是元代轻视科举取士制度并歧视汉族人 ,使元曲作者的社会地位普遍下降 ,从而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三是道教在元代的广泛传播 ,尤其是全真派清静无为思想的影响 ,使元曲作者的人生理想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曲 反传统 草原游牧文化 中原农耕文化 科举取士 道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