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故障扩散的复杂中压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算法 被引量:96
1
作者 谢开贵 周平 +2 位作者 周家启 孙渝江 龙小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48,共4页
提出一种中压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算法。该算法对复杂的中压配电系统 (带子馈线 )有较强的处理能力 ,利用前向搜索算法确定断路器动作影响范围 ,用故障扩散方法确定故障隔离的范围 ,从而确定节点的故障类型。根据故障的类型 ,便可形成相... 提出一种中压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算法。该算法对复杂的中压配电系统 (带子馈线 )有较强的处理能力 ,利用前向搜索算法确定断路器动作影响范围 ,用故障扩散方法确定故障隔离的范围 ,从而确定节点的故障类型。根据故障的类型 ,便可形成相应的节点、馈线以及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以RBTS— Bus6,RBTS— Bus2等配电网络和大量实际运行网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配电系统 故障扩散法 可靠性评估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馈线分区的中压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69
2
作者 谢莹华 王成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39,共5页
该文采用一种区域网络模型进行中压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根据自动开关装置和手动开关装置的位置,提出了以馈线为单位,将网络划分为自动隔离区和手动隔离区的馈线分区思想。在分区基础上,将馈线定义为区域节点和开关弧构成的区域网络模... 该文采用一种区域网络模型进行中压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根据自动开关装置和手动开关装置的位置,提出了以馈线为单位,将网络划分为自动隔离区和手动隔离区的馈线分区思想。在分区基础上,将馈线定义为区域节点和开关弧构成的区域网络模型。采用区域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法进行系统可靠性评估。该算法便于处理带子馈线的复杂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问题,可以考虑开关故障、自动装置不可靠动作、备用电源、计划检修等多种情况。通过对RBTS算例的计算,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配电系统 可靠性评估 馈线分区 供电质量 电力系统 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 kV中压配电系统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强 李振杰 袁越 《江苏电机工程》 2008年第4期82-84,共3页
20 kV中压配电网系统在我国部分地区已取得应用,并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性。首先对20 kV配电系统的优越性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国内外20 kV配电系统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给出我国发展中压配电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 20 kV中压配电系统 负荷密度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路分段负荷转移的中压配电系统N-1校验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晓梅 赵浛 +5 位作者 归三荣 谈健 赵宏大 史静 刘洪 陈正方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6-72,共7页
传统的中压配电系统主要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粗放地计算线路N-1校验结果,且在主变N-1校验过程中通常只能逐个校验,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线路分段负荷转移的中压配电系统整体描述与N-1校验方法。首先,建立线路联络矩阵和网络转... 传统的中压配电系统主要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粗放地计算线路N-1校验结果,且在主变N-1校验过程中通常只能逐个校验,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线路分段负荷转移的中压配电系统整体描述与N-1校验方法。首先,建立线路联络矩阵和网络转供能力矩阵来描述中压配电系统的联络关系和负荷转供能力,并通过分段负荷向量进一步细化上述描述;其次,研究基于线路分段负荷转移的中压线路N-1校验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变电站的网络转供能力分析,研究主变N-1校验方法;再次,当线路或主变N-1校验不通过时,依据贪心原则,提出基于分段负荷切除失负荷量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配电系统 N-1校验 分段负荷转移 分段负荷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下垂控制下的中压直流配电系统双时间尺度分层调控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肖迁 陆文标 +2 位作者 贾宏杰 穆云飞 余晓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07-2518,I0001,共13页
针对中压直流配电系统,在负荷激增、可再生能源出力突变等特殊工况下,传统优化调度方案与协调控制策略存在系统运行经济性有待提升、直流母线电压易越限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中压直流配电系统双时间尺度分层调控方... 针对中压直流配电系统,在负荷激增、可再生能源出力突变等特殊工况下,传统优化调度方案与协调控制策略存在系统运行经济性有待提升、直流母线电压易越限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中压直流配电系统双时间尺度分层调控方法。首先,构建一种具备直流故障穿越能力的3端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环状±10 kV中压直流配电系统,该系统含电动汽车充电站、储能系统、分布式光伏与风电等灵活性资源。其次,制定各单元协调控制策略,并采用tan函数改进传统下垂控制,以提高系统应对大幅功率波动的能力。然后,基于改进控制策略提出一种双时间尺度分层优化调控方法:在长时间尺度的系统调度层,以运行总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确定各换流器参考功率;在短时间尺度的换流器间协调控制层,改进下垂曲线,并优化控制系数,以兼顾系统运行经济性与电能质量。最后,以典型算例验证该文所提优化调度方案及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通过灵活调度多种柔性资源,系统运行总成本可降低约11%;在某数据中心负荷激增100%的工况下,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仍能维持在±3%UN(额定电压)的允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直流配电系统 分层协调控制 双时间尺度优化 改进下垂控制 系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G综合配电系统的多元件电流差动保护方法
6
作者 朱力 肖明东 +1 位作者 朱博 杨金龙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3,42,共8页
随着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大规模集成到配电系统,与横向保护协调和中间DG馈电或负载等问题使传统过电流保护方案已不再适用。提出了一种基于DG综合配电系统的多元件电流差动保护方法,可在故障期间使尽可能多的负载和D... 随着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大规模集成到配电系统,与横向保护协调和中间DG馈电或负载等问题使传统过电流保护方案已不再适用。提出了一种基于DG综合配电系统的多元件电流差动保护方法,可在故障期间使尽可能多的负载和DG单元保持运行。首先,介绍了所提多元件电流差动保护方法的基本原理。然后,对所提多元件电流差动保护方法的正常设置程序进行详细阐述,差动保护区中的多个延时差动元件保证了该保护区的横向保护装置与连续差动保护区间的协调性,灵敏延时差动元件可保护相对较高的电阻故障,而瞬时差动元件可以尽可能提高保护速度。最后,将所提出的方案应用于具有环形拓扑和分布式发电的实际中压配电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案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差动保护 差动元件 环形拓扑 中压配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换流器间动态交互的中压直流配电系统控制参数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朱琳 赵学深 +3 位作者 郭力 李霞林 邓占锋 王成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128,共8页
由于各换流器间存在动态交互作用,使得中压直流(MVDC)配电系统的控制参数设计比单台换流器时困难得多。首先,针对系统中换流器的电流控制环、电压控制环和下垂控制环,依次分别建立了计及换流器间动态交互的开环和闭环传递函数,并且所建... 由于各换流器间存在动态交互作用,使得中压直流(MVDC)配电系统的控制参数设计比单台换流器时困难得多。首先,针对系统中换流器的电流控制环、电压控制环和下垂控制环,依次分别建立了计及换流器间动态交互的开环和闭环传递函数,并且所建传递函数零极点的个数与单台换流器独立运行时完全一致。然后,提出了一种计及换流器间动态交互的MVDC配电系统控制参数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从系统动态稳定性的角度定性定量设计控制参数。该设计方法通过部分零极点的相互抵消,利用一对共轭主导极点准确设计系统动态特性,并在较宽频率范围(如10~50 Hz)内均有效。最后,在电力电子仿真软件PLECS中对所提传递函数和控制参数设计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直流配电系统 动态交互 控制参数设计 开环传递函数 闭环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柔性直流配电系统故障暂态仿真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朱童 赵宇明 +8 位作者 余占清 刘国伟 陈名 黎小林 许树楷 曾嵘 吕纲 陈政宇 张翔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32,40,共8页
文中针对±10 k V/1 k A柔性直流配电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包括直流系统仿真参数设计、结构选取,配合直流断路器的应用,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分析了极间短路故障时直流系统暂态变化的情况,并结合系统侧参数分析了各因素对暂态过程... 文中针对±10 k V/1 k A柔性直流配电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包括直流系统仿真参数设计、结构选取,配合直流断路器的应用,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分析了极间短路故障时直流系统暂态变化的情况,并结合系统侧参数分析了各因素对暂态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参数对故障暂态电压电流的变化有较大的影响;直流断路器可以快速开断故障电流,限制电流峰值,对系统参数设置和器件及设备选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柔性直流配电系统 直流断路器 暂态过程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直流配电系统等效降阶建模及控制参数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朱琳 赵学深 +4 位作者 王一振 郭力 刘海涛 袁宇波 卢浩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64,共9页
合适的等效降阶模型能够为中压直流(MVDC)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参数设计提供便利。首先,基于所提出的开闭环逐步等效降阶建模方法,建立了MVDC配电系统的等效降阶电路模型,并据此建立了计及换流器间动态交互的开环等效降阶模型。... 合适的等效降阶模型能够为中压直流(MVDC)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参数设计提供便利。首先,基于所提出的开闭环逐步等效降阶建模方法,建立了MVDC配电系统的等效降阶电路模型,并据此建立了计及换流器间动态交互的开环等效降阶模型。在不增加开环等效降阶模型阶数的前提下,基于泰勒展开的状态反馈控制方法为系统振荡频率及阻尼比的精准设计创造了有利条件。然后,基于所建立的计及换流器间动态交互的闭环等效降阶模型,并结合所提出的MVDC配电系统控制参数设计方法,实现了系统振荡频率及阻尼比的精准设计。最后,硬件在环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直流配电系统 等效降阶模型 状态反馈控制 恒功率负荷 控制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直流配电系统保护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章 胡源 +3 位作者 罗涛 吕家乐 王璐瑶 吴在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09-118,共10页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配电网的源荷储直流特征逐步明显,中压直流配电系统的经济技术优势显著。直流配电保护是保障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关键,但仍未形成成熟的技术体系。本文试图对国内外直流配电系统保护技术的研究状况做一个...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配电网的源荷储直流特征逐步明显,中压直流配电系统的经济技术优势显著。直流配电保护是保障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关键,但仍未形成成熟的技术体系。本文试图对国内外直流配电系统保护技术的研究状况做一个系统的介绍。文章首先概述了与保护方法制定相关的直流配电系统拓扑结构、换流设备、接地方式以及暂态故障特性等内容。其次,对目前普遍研究和应用的直流配电系统保护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各种保护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并对工程实践中应用的直流配电系统控制保护一体化技术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最后,对直流配电系统的保护技术进行了展望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直流配电系统 故障分析 保护方法 控制保护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中压直流柔性互联配电系统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秦健飞 裴忠晨 +4 位作者 林琳 刘闯 朱帝 王菁月 聂宏展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73,共7页
中压直流柔性互联配电系统作为连接高压输电网和低压直流配电网的纽带,可实现源-网-荷-储的灵活接入,适用于未来城市能源互联网。建立了基于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中压直流柔性互联配电系统小信号等效电路,推导了中压直流端口的阻... 中压直流柔性互联配电系统作为连接高压输电网和低压直流配电网的纽带,可实现源-网-荷-储的灵活接入,适用于未来城市能源互联网。建立了基于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中压直流柔性互联配电系统小信号等效电路,推导了中压直流端口的阻抗模型,通过对比仿真测量与解析计算结果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并利用所建精确模型进一步研究电路参数和控制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中压直流柔性互联配电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小信号阻抗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直流柔性互联配电系统 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小信号模型 阻抗建模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路电流二阶导数的中压直流系统故障识别方法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盼宝 孙红梅 +3 位作者 郝鑫 苏伟 袁栋 徐殿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13,共13页
直流线路故障的快速有效识别是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中压直流配电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流线路故障电流上升十分迅速,系统中电力电子器件过载能力小。因此以串入直流线路限流电感的中压直流配电系统为基础,分析直流系统的故障特性... 直流线路故障的快速有效识别是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中压直流配电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流线路故障电流上升十分迅速,系统中电力电子器件过载能力小。因此以串入直流线路限流电感的中压直流配电系统为基础,分析直流系统的故障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线路电流二阶导数的中压直流配电系统直流线路故障快速识别方案。该方案能够实现故障侧、故障类型及故障线路极性的快速识别,进而实现对线路的保护。最后基于Matlab验证了所提故障检测方案的有效性,并与基于线路电流一阶导数的故障检测方案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故障电阻、故障距离及负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可实现直流线路故障的快速准确检测,且相比基于线路电流一阶导数的直流线路故障检测方案具有更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直流配电系统 线路电流导数 直流线路故障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过电流及过电压防护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3
作者 韩永霞 冯帅松 +5 位作者 高毓群 郑文博 张竞涵 赵宇明 韦甜柳 李立浧 《广东电力》 2020年第12期81-89,共9页
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在发生接地和短路等故障时,故障的诊断与快速隔离、过电流及其抑制、过电压及其防护问题是系统安全可靠性运行的关键。为此首先概述了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的典型拓扑结构和主接线;其次,从故障隔离措施与限流方案的配... 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在发生接地和短路等故障时,故障的诊断与快速隔离、过电流及其抑制、过电压及其防护问题是系统安全可靠性运行的关键。为此首先概述了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的典型拓扑结构和主接线;其次,从故障隔离措施与限流方案的配合设计方法、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研究方法、设备暂态电流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然后,分析提出了同样基于故障中电磁暂态过程分析的故障诊断及隔离、限流方案、过电压与绝缘配合、设备暂态电流等研究,有必要从系统的角度开展其多方面的综合协调防护研究;最后,对柔性直流配电系统未来可能遇到的电磁暂态分析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直流配电系统 过电压 过电流 雷电侵入波 绝缘配合 限流方案 防雷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配电网的混合型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治德 黄立华 +1 位作者 赵毅 邓造明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5-498,共4页
针对中压配电网大功率非线性负载谐波治理问题,提出一种用于10/6.6 kV中压配电网的新型大容量混合型电力滤波器(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HAPF)。它由有源滤波器(activepower filter,APF)、基频谐振电路(undamental resonance circui... 针对中压配电网大功率非线性负载谐波治理问题,提出一种用于10/6.6 kV中压配电网的新型大容量混合型电力滤波器(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HAPF)。它由有源滤波器(activepower filter,APF)、基频谐振电路(undamental resonance circuit,FRC)和无源滤波器(passivefilter,PF)3部分组成。APF和FRC并联后直接和PF相连,而未使用变压器。FRC用于吸收流过PF的基波无功电流,使流入有源滤波器的电流大大降低。APF采用基于二极管中点箝位式(neutral-point-clamped,NPC)三电平结构,使有源滤波器的工作电压大大提高。对该混合型滤波器滤波原理、无源滤波器的设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混合型有源滤波器非常适用于大功率非线性负载的谐波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 混合型滤波器 中压配电系统 二极管中点箝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泰勒展开的临界降阶直流配电系统稳定控制算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袁宇波 易文飞 +3 位作者 赵学深 朱琳 王一振 刘海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3-80,共8页
以中压直流(medium-voltage DC, MVDC)配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直流系统的临界降阶模型,研究了恒功率负载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由于直流系统中恒功率负载的负阻抗特性会导致系统电压发生振荡失稳现象,给稳定运行带来不利影响,提出一... 以中压直流(medium-voltage DC, MVDC)配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直流系统的临界降阶模型,研究了恒功率负载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由于直流系统中恒功率负载的负阻抗特性会导致系统电压发生振荡失稳现象,给稳定运行带来不利影响,提出一种能够提高MVDC配电系统电压稳定性的稳定控制算法,通过状态反馈控制、下垂控制及电压控制中关键参数的分散灵活设计,改变系统主导极点在s域平面的位置,有效提高MVDC配电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临界降阶模型的合理性以及基于泰勒展开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直流配电系统 泰勒展开 阻尼比 临界降阶模型 稳定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振接地电网预随调补偿方式及其实现 被引量:29
16
作者 连鸿波 谭伟璞 +3 位作者 裴善鹏 杨以涵 齐郑 张宏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79-84,共6页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压电网采用谐振接地方式以更加有效地熄灭接地电弧,采用这种接地方式的关键技术是消弧线圈补偿方式和消弧线圈的选择。文中提出了一种预调和随调相结合的补偿方式(简称预随调式),解决了预调式和随调式单独运用时存在...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压电网采用谐振接地方式以更加有效地熄灭接地电弧,采用这种接地方式的关键技术是消弧线圈补偿方式和消弧线圈的选择。文中提出了一种预调和随调相结合的补偿方式(简称预随调式),解决了预调式和随调式单独运用时存在的熄灭瞬时接地电弧难的问题。在这种补偿方式下,消弧线圈在正常运行时置于15%过补偿点附近,故障时再快速调整消弧线圈到全补偿点处。针对这种补偿方式,设计了一种主从式消弧线圈方案,它以自动调匝式消弧线圈为主体,串联辅以晶闸管电子开关投切的N个细调线圈,它们的电感值采用二进制组合,可构成2N个补偿值。该新型补偿方式及主从式消弧线圈可靠性在EMTP仿真实验并口10 kV高压物理模拟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接地 中压配电系统 消弧线圈 补偿方式 主从式 预随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供一备接线模式的供电模型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健 张植华 +3 位作者 林毓 崔文婷 刘洪 周金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70,共4页
针对传统中压配电系统网架结构研究中未将变电站与线路接线模式综合统一考虑的现象,该文重点结合三供一备接线模式,构建了基于三供一备接线模式的中压配电系统供电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各种供电模型的主变供电能力指标和网络供电能力指... 针对传统中压配电系统网架结构研究中未将变电站与线路接线模式综合统一考虑的现象,该文重点结合三供一备接线模式,构建了基于三供一备接线模式的中压配电系统供电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各种供电模型的主变供电能力指标和网络供电能力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各种供电模型的主变理论最大负载率以及主变实际负载率、主变实际出线条数、线路实际负载率等关键指标,从而有效指导配电网网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供一备 中压配电系统 接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YN开关柜作业危险点分析和防范措施
18
作者 陈阿萍 《农村电工》 2012年第4期21-22,共2页
KYN中置式开关柜,是目前国内中压配电系统选用的主流开关柜之一。其中馈线柜具备“五防”功能,大部分是通过接地开关的操作连锁机构来实现相应的连锁功能。但对于主变压器(以下简称主变)进线柜、母分柜、隔离柜、电压互感器及避雷... KYN中置式开关柜,是目前国内中压配电系统选用的主流开关柜之一。其中馈线柜具备“五防”功能,大部分是通过接地开关的操作连锁机构来实现相应的连锁功能。但对于主变压器(以下简称主变)进线柜、母分柜、隔离柜、电压互感器及避雷器柜、计量柜等此类不带接地开关功能的柜型.由于柜型、接线繁多,所采用的防误形式多样化,造成我们对上述特殊柜型设备和内部结构了解不够,从而出现了在操作和工作中的错误,甚至酿成严重的事故。本文列举了部分KYN开关柜型的主要危险点分析和防范措施,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置式开关柜 危险点分析 防范 作业 中压配电系统 开关功能 连锁机构 接地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