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蜜蜂幼虫原代细胞培养及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在培养的细胞中的复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慧 费东亮 +1 位作者 胡影 马鸣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62-1367,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蜜蜂源的细胞培养方法,为蜜蜂源细胞培养和蜂病毒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比较在Grace和WH2两种昆虫细胞培养基中培养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幼虫原代细胞状况,筛选出适用于中华蜜蜂幼虫原代细胞培养的最...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蜜蜂源的细胞培养方法,为蜜蜂源细胞培养和蜂病毒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比较在Grace和WH2两种昆虫细胞培养基中培养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幼虫原代细胞状况,筛选出适用于中华蜜蜂幼虫原代细胞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并通过细胞活力比较,确定用于中华蜜蜂幼虫原代细胞培养的适宜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浓度。在此基础上,用该原代细胞接种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bee disease,CSBV),并通过实时定量RT-PCR方法对病毒复制情况进行检测。【结果】相对于WH2培养基,在Grace培养基中生长的细胞大而圆,透明,边缘整齐,无颗粒物,活力明显高于WH2培养,且含15%FBS的Grace培养基更适合于中华蜜蜂幼虫原代细胞培养。CSBV接种在该原代细胞,能够复制增殖,同时伴随宿主细胞快速分裂。【结论】中华蜜蜂幼虫原代细胞培养基在含15%FBS的Grace中能够良好生长,并且CSBV可以在该原代细胞中进行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CSBV) 原代细胞培养 胎牛血清(FBS) 实时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诊断和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爱芳 王倩芳 +3 位作者 王孜龙 李亚兰 徐朋 冯书营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4-873,共10页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Chinese sacbrood disease, CSBD)是由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 CSB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该病对蜂群危害严重,传染性强,死亡率高达100%,给中国养蜂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实际生...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Chinese sacbrood disease, CSBD)是由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 CSB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该病对蜂群危害严重,传染性强,死亡率高达100%,给中国养蜂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实际生产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措施对该病进行预防和治疗,但实际效果欠佳。针对CSBV的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的更新,使得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大大提高。鉴于卵黄抗体(egg yolk antibodies, EYA)在多种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于CSBD的防治有着潜在的应用开发价值。笔者综述了CSBD诊断和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EYA抗体药物的治疗应用现状。此外,在剖析EYA药物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EYA协同增效的策略,并从多个方面如新型抗体药物的开发、新型中药单体/配方的鉴定、核苷酸药物的开发等对抗CSBV的研究前景进行望,以期为蜂业病毒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SBV) 诊断 防治 卵黄抗体(EY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Peter Pan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3
作者 仇会桐 刘宇明 +5 位作者 白桦 程玉 李明 费东亮 刘艳霞 马鸣潇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6期7-11,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彼得潘(Peter Pan,PPAN)在中华蜜蜂幼虫中的功能。试验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并诱导蛋白表达,得到PPAN原核蛋白;借助PCR技术对PPAN基因进行扩增,并将扩增产物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GEX-4T-1-PPAN并... 试验旨在探究彼得潘(Peter Pan,PPAN)在中华蜜蜂幼虫中的功能。试验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并诱导蛋白表达,得到PPAN原核蛋白;借助PCR技术对PPAN基因进行扩增,并将扩增产物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GEX-4T-1-PPAN并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 (DE3)感受态细胞中。通过SDSPAGE分析优化目的蛋白诱导表达条件,并进行Western-blot鉴定。结果显示,在大肠杆菌中,PPAN蛋白以包涵体形式成功表达,蛋白的最佳诱导条件为诱导温度28℃,诱导时间8 h,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浓度0.5 mmol/L,扩增得到的PPAN基因片段大小为1 146 bp,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70.6 kDa。研究表明,试验成功构建PPAN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为后续探究PPAN蛋白对中蜂囊状幼虫病毒(CSBV)复制的影响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幼虫 原核表达 彼得潘(PP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淳安县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与蜂房球菌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德前 黄敏婕 +3 位作者 郭海坤 方勐鸽 李君竹 董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9-394,共6页
为了解浙江省淳安县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中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和蜂房球菌(Melissococcus pluton)]全年流行情况,于2019年1月—12月采集淳安县5个饲养点的中蜂工蜂,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为了解浙江省淳安县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中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和蜂房球菌(Melissococcus pluton)]全年流行情况,于2019年1月—12月采集淳安县5个饲养点的中蜂工蜂,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监测这2种病原在蜂群内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CSBV蜂群感染率在春季3月最高,为84%,到夏季7月降到最低,又从秋季开始升高,一直延续到冬季;蜂房球菌感染率从春季开始升高,到夏季开始下降,又从秋季开始升高,在10月和11月达到全年最高水平,为72%,冬季略有下降;在一年当中,蜂群内中蜂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具有共同存在的现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发现,秋季蜂房球菌存在的蜂群内CSBV载量显著高于单一检出CSBV的蜂群(P<0.05)。总之,本研究明确了浙江省淳安县中蜂2种主要病原在蜂群中的全年流行动态情况,可为该地区中蜂病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 欧洲幼虫腐臭病 流行病学 淳安县 病原共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条带PCR快速检测CSBV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新宇 于欢 +2 位作者 高宝国 张彦明 王敦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共4页
通过与传统RT-PCR检测方法比较,建立了一种新的快速、准确鉴定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SBV)的方法,为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对陕南、陕北、关中三地的健康蜂及CSBV感染蜂分别进行传统RT-PCR和梯度条带PCR... 通过与传统RT-PCR检测方法比较,建立了一种新的快速、准确鉴定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SBV)的方法,为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对陕南、陕北、关中三地的健康蜂及CSBV感染蜂分别进行传统RT-PCR和梯度条带PCR两种方法的检测,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测序结果对两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传统RT-PCR和梯度条带PCR方法对陕西三地的感染病毒蜂鉴定结果一致,而梯度条带PCR方法相对更快速和直观。与传统RT-PCR鉴定方法比较,该新方法能够在电泳检测阶段通过DNA片段的梯度次序即确定是否存在病毒,能够省去PCR产物测序步骤,缩短了对该病毒的鉴定周期,对及时发现和鉴定病蜂、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因此,梯度条带PCR快速鉴定方法不仅为CSBV的检测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直观的方法,对类似动物病毒的快速鉴定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 快速检测 梯度条带PC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