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诊断和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爱芳 王倩芳 +3 位作者 王孜龙 李亚兰 徐朋 冯书营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4-873,共10页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Chinese sacbrood disease, CSBD)是由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 CSB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该病对蜂群危害严重,传染性强,死亡率高达100%,给中国养蜂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实际生...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Chinese sacbrood disease, CSBD)是由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 CSB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该病对蜂群危害严重,传染性强,死亡率高达100%,给中国养蜂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实际生产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措施对该病进行预防和治疗,但实际效果欠佳。针对CSBV的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的更新,使得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大大提高。鉴于卵黄抗体(egg yolk antibodies, EYA)在多种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于CSBD的防治有着潜在的应用开发价值。笔者综述了CSBD诊断和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EYA抗体药物的治疗应用现状。此外,在剖析EYA药物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EYA协同增效的策略,并从多个方面如新型抗体药物的开发、新型中药单体/配方的鉴定、核苷酸药物的开发等对抗CSBV的研究前景进行望,以期为蜂业病毒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幼虫病毒(csbv) 诊断 防治 卵黄抗体(EY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病情况与流行规律调查
2
作者 詹洪平 万炜 +4 位作者 贺兴江 姚丹 周文才 李应 韦小平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68-72,共5页
为了解贵州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病情况与流行规律,采用文献查阅、问卷及实地调查、定期监测方法对其发病季节、致病因素、发病率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该病自1974年传入贵州,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高峰期为2—6月、10月—次年1月... 为了解贵州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病情况与流行规律,采用文献查阅、问卷及实地调查、定期监测方法对其发病季节、致病因素、发病率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该病自1974年传入贵州,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高峰期为2—6月、10月—次年1月,病因与气温、群势、饲养水平、蜂王质量等有关;近5年全省蜂场发病率为60.27%,大部分蜂场蜂群发病率为25%;91.78%的蜂农能通过症状判断蜂群患病,主要采取做好四季管理、及时补饲、密集群势、人工断子、换王、及时消毒等措施进行防控,辅以药物治疗,病害未对贵州蜂场造成重大损失。结论: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在贵州的发病情况较平稳,应注意防范患病蜂群并发或继发其他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中华蜜蜂 幼虫 流行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多聚蛋白基因分子特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沈克飞 曹兰 +3 位作者 郑华 杨柳 张邑帆 张素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59-965,共7页
【目的】分析地处中国南方的重庆地区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sacbrood virus,SBV)(Ac SBV-S.Chn-CQ)的遗传特性。【方法】采用RT-PCR法对采自重庆23个区县的阳性中蜂幼虫进行SBV多聚蛋白基因... 【目的】分析地处中国南方的重庆地区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sacbrood virus,SBV)(Ac SBV-S.Chn-CQ)的遗传特性。【方法】采用RT-PCR法对采自重庆23个区县的阳性中蜂幼虫进行SBV多聚蛋白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序列分析,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基于基因组和基因组片段SB11-SB12构建系统进化树,使用RDP3检测SBV的基因重组。【结果】Ac SBV-S.Chn-CQ与中国南方中蜂SBV(Ac SBV-S.Chn)其他分离株、越南北部东方蜜蜂A.cerana SBV(Ac SBV-N.Vie)、越南北部西方蜜蜂A.mellifera SBV(Am SBV-N.Vie)、韩国东方蜜蜂SBV(Ac SBV-S.Kor)的同源性较高。Ac SBV-S.Chn-CQ在结构蛋白编码区域存在连续51个核苷酸缺失,在非结构蛋白编码区域有3个不连续的核苷酸缺失,与Ac SBV-N.Vie,Am SBV-N.Vie和Ac SBV-S.Kor核苷酸缺失相同。Ac SBV-S.Chn-CQ与Ac SBV-S.Chn-FZ,Ac SBV-N.Vie,Am SBV-N.Vie和Ac SBV-S.Kor在亚洲基因型中形成一亚型,亚型内检测到重组事件。【结论】推测Ac SBV-S.Chn-CQ与SBV-N.Vie和Ac SBVS.Kor可能来自一个共同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幼虫病毒 多聚蛋白基因 核苷酸缺失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幼虫原代细胞培养及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在培养的细胞中的复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慧 费东亮 +1 位作者 胡影 马鸣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62-1367,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蜜蜂源的细胞培养方法,为蜜蜂源细胞培养和蜂病毒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比较在Grace和WH2两种昆虫细胞培养基中培养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幼虫原代细胞状况,筛选出适用于中华蜜蜂幼虫原代细胞培养的最...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蜜蜂源的细胞培养方法,为蜜蜂源细胞培养和蜂病毒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比较在Grace和WH2两种昆虫细胞培养基中培养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幼虫原代细胞状况,筛选出适用于中华蜜蜂幼虫原代细胞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并通过细胞活力比较,确定用于中华蜜蜂幼虫原代细胞培养的适宜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浓度。在此基础上,用该原代细胞接种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bee disease,CSBV),并通过实时定量RT-PCR方法对病毒复制情况进行检测。【结果】相对于WH2培养基,在Grace培养基中生长的细胞大而圆,透明,边缘整齐,无颗粒物,活力明显高于WH2培养,且含15%FBS的Grace培养基更适合于中华蜜蜂幼虫原代细胞培养。CSBV接种在该原代细胞,能够复制增殖,同时伴随宿主细胞快速分裂。【结论】中华蜜蜂幼虫原代细胞培养基在含15%FBS的Grace中能够良好生长,并且CSBV可以在该原代细胞中进行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中华蜜蜂幼虫病毒(csbv) 原代细胞培养 胎牛血清(FBS) 实时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北京分离株VP1蛋白基因序列特征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薇 黄家兴 +4 位作者 Abebe Jenberie WUBIE 薛菲 国占宝 周婷 徐书法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502,共8页
【目的】研究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VP1蛋白的分子进化特征及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8株CSBV北京分离株VP1蛋白的基因编码区。【结果】序列分析表明,VP1蛋白基因编码区开放阅读框长945 ... 【目的】研究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VP1蛋白的分子进化特征及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8株CSBV北京分离株VP1蛋白的基因编码区。【结果】序列分析表明,VP1蛋白基因编码区开放阅读框长945 bp,编码315个氨基酸,推测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35.42 kDa和9.23,具有亲水性和免疫原性。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不同年份CSBV北京分离株VP1蛋白氨基酸序列间差异较小,仅个别氨基酸存在差异。北京分离株与辽宁分离株及越南分离株VP1核苷酸序列一致性达93%,与印度及韩国分离株VP1核苷酸序列一致性达92%,与英国分离株VP1核苷酸序列一致性最低,为88%。序列分析同时表明,CSBV北京分离株VP1蛋白序列存在特有的序列特征,同其他地区分离株比较,北京分离株VP1蛋白序列中存在着氨基酸的插入突变。序列替换率分析表明,亚洲型分离株间序列替换率低于亚洲分离株与欧洲分离株间的替换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ASY-E1-VP1,经IPTG诱导,CSBV VP1蛋白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pLysS菌株中表达。【结论】本研究提示CSBV不同分离株基因序列存在变异,结果为进一步研究CSBV致病性分化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幼虫病毒 VP1蛋白 系统进化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淳安县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与蜂房球菌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德前 黄敏婕 +3 位作者 郭海坤 方勐鸽 李君竹 董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9-394,共6页
为了解浙江省淳安县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中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和蜂房球菌(Melissococcus pluton)]全年流行情况,于2019年1月—12月采集淳安县5个饲养点的中蜂工蜂,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为了解浙江省淳安县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中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和蜂房球菌(Melissococcus pluton)]全年流行情况,于2019年1月—12月采集淳安县5个饲养点的中蜂工蜂,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监测这2种病原在蜂群内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CSBV蜂群感染率在春季3月最高,为84%,到夏季7月降到最低,又从秋季开始升高,一直延续到冬季;蜂房球菌感染率从春季开始升高,到夏季开始下降,又从秋季开始升高,在10月和11月达到全年最高水平,为72%,冬季略有下降;在一年当中,蜂群内中蜂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具有共同存在的现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发现,秋季蜂房球菌存在的蜂群内CSBV载量显著高于单一检出CSBV的蜂群(P<0.05)。总之,本研究明确了浙江省淳安县中蜂2种主要病原在蜂群中的全年流行动态情况,可为该地区中蜂病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幼虫 欧洲幼虫腐臭 流行 淳安县 原共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蜂囊状幼虫病毒PCR检测技术概述
7
作者 任勤 王瑞生 姬聪慧 《中国蜂业》 2024年第7期37-39,共3页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中蜂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是危害中蜂蜂群的主要病害之一。到目前为止,该病还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我国大部分中蜂饲养地区由于该病的发生损失惨重。快速、高效、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对早期预防该病的发生...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中蜂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是危害中蜂蜂群的主要病害之一。到目前为止,该病还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我国大部分中蜂饲养地区由于该病的发生损失惨重。快速、高效、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对早期预防该病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旨为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检测和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幼虫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状幼虫病病毒侵染对中华蜜蜂营养和免疫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郑彬悦 赵必安 +3 位作者 金鑫 段辛乐 黄少康 李江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54-1064,共11页
【目的】囊状幼虫病病毒(sacbrood virus, SBV)是严重危害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蜂群健康和种群数量的病原微生物,但其对蜜蜂的致死机制不明。本研究旨在探究SBV对不同发育阶段中华蜜蜂营养代谢和免疫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中华蜜... 【目的】囊状幼虫病病毒(sacbrood virus, SBV)是严重危害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蜂群健康和种群数量的病原微生物,但其对蜜蜂的致死机制不明。本研究旨在探究SBV对不同发育阶段中华蜜蜂营养代谢和免疫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中华蜜蜂2日龄幼虫和新羽化成虫饲喂SBV,逐日统计死亡蜜蜂数量,检测病毒对蜜蜂存活的影响;利用qPCR检测中华蜜蜂4日龄幼虫、预蛹以及10和20日龄成虫体内SBV RNA、营养代谢基因(ilp1,ilp2,hex110,hex70b,hex70c和vg)、先天性病毒免疫基因(rel,toll,apidaecin,abaecin,defensin,hymenoptaecin,jra,key和state92e)、细胞凋亡基因(atg7和LOC100577876)和抗RNA病毒基因(dis3和dicer)的表达水平。【结果】SBV感染显著降低了中华蜜蜂幼虫的存活率,但对成虫的生存影响不明显。SBV RNA在中华蜜蜂4日龄幼虫和预蛹体内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在10和20日龄成虫体内的表达量。SBV显著降低了中华蜜蜂幼虫营养代谢基因ilp1,ilp2,hex110,hex70b和hex70c以及成虫营养代谢基因vg和hex110的表达量,但显著提高了4日龄幼虫rel,toll,apidaecin,abaecin,defensin,hymenoptaecin和jra以及成虫key和state92e等先天性病毒免疫基因的表达量,还引起预蛹体内的细胞凋亡基因atg7和LOC100577876的表达量显著增加。【结论】SBV在中华蜜蜂幼虫和预蛹体内的感染水平远高于在成虫体内的,其对幼虫的危害也大于对成虫。SBV显著影响了中华蜜蜂正常的营养代谢,染毒中华蜜蜂能够提高自身的免疫水平来应对;预蛹期中华蜜蜂幼虫细胞凋亡水平的显著增加可能与化蛹异常及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幼虫病毒 营养 免疫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qMan探针的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宋战昀 王振国 +5 位作者 冯新 刘金华 魏春艳 蔡阳 孟庆峰 周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20-925,共6页
为建立快速有效的蜜蜂囊状幼虫病检疫方法,依据TaqMan荧光标记探针技术原理,针对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保守序列,设计出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探针,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的荧光PCR方法。该方法对蜜蜂囊状幼虫病的检测具有... 为建立快速有效的蜜蜂囊状幼虫病检疫方法,依据TaqMan荧光标记探针技术原理,针对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保守序列,设计出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探针,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的荧光PCR方法。该方法对蜜蜂囊状幼虫病的检测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与蜜蜂急性麻痹病病毒、蜜蜂慢性麻痹病病毒、蜜蜂残翼病病毒和黑蜂王台病病毒之间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可达1.0×102拷贝/μL阳性质粒,可对低病毒含量的样品进行准确检测。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变异系数为1.6%,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应用该方法对蜜蜂及蜂制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荧光PCR检测方法4h内即可报告检测结果,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及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蜜蜂及其制品中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的快速检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幼虫病毒 TAQMAN探针 荧光PCR检测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SBV)核酸的结构研究(英文)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勤奋 杨艺峰 +2 位作者 梁玉尧 卢英 张景强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1-334,共4页
本文分别应用冷冻电镜与计算机三维重构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 (CSBV)的核酸的三维结构和核酸一级结构进行测定和分析 。
关键词 中蜂幼虫病毒 核酸 一级结构 三维结构 csbv 冷冻电镜 蜜蜂 计算机三维重构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的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曹兰 沈克飞 +6 位作者 张邑帆 罗文华 王瑞生 任勤 郭军 王志冬 戴荣国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4,共4页
为了解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的遗传进化规律,依据SB14f/SB15r引物所扩增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基因片段序列对该病毒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主要分为欧洲型、远东型和南非型3个基因型。欧洲基因型分为中欧和英国亚型,远东基因型... 为了解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的遗传进化规律,依据SB14f/SB15r引物所扩增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基因片段序列对该病毒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主要分为欧洲型、远东型和南非型3个基因型。欧洲基因型分为中欧和英国亚型,远东基因型分为东方蜜蜂和西蜂亚型。提示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总体上按地域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虫病毒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基因 基因型 蜜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小青 党晓群 《中国蜂业》 2021年第4期53-58,共6页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一种由中蜂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严重威胁中蜂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由于该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式,因此,预防与及时检测对于遏制该病传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临床诊断、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方面总结中蜂囊状幼虫...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一种由中蜂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严重威胁中蜂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由于该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式,因此,预防与及时检测对于遏制该病传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临床诊断、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方面总结中蜂囊状幼虫病检测与鉴定的方法,包括形态诊断、RT-PCR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巢式PCR、胶体金免疫快速诊断技术、ELISA、血清学技术和基因芯片等,为中蜂囊状幼虫病毒检测方法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幼虫 显微观察 分子检测 免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综合防制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汲全柱 汲全玲 董洪财 《现代畜牧兽医》 2008年第10期44-44,共1页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俗称“勾勾病”“倒驱病”“蜂瘟”等。1971年我国首次发现此病,此病爆发时,传播速度极快,危害性很大,可造成30%~90%的蜂群损失。现在已经迅速蔓延至全国的中蜂饲养区。近些年来,...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俗称“勾勾病”“倒驱病”“蜂瘟”等。1971年我国首次发现此病,此病爆发时,传播速度极快,危害性很大,可造成30%~90%的蜂群损失。现在已经迅速蔓延至全国的中蜂饲养区。近些年来,随着辽宁省中蜂饲养量的增加,特别是东西部地区,已经发现了一些蜂场出现了囊状幼虫病的典型症状,因此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综合防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蜂幼虫 综合防制技术 中华蜜蜂 蜜蜂幼虫 传播速度 蜂群损失 西部地区 典型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主要症状与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尤米懿 蔺哲广 吉挺 《中国蜂业》 2022年第12期70-72,共3页
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Sacbrood virus,SBV)严重威胁蜜蜂生存,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东方蜜蜂的亚种,也是我国特有的蜜蜂资源。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严重威胁中蜂健康,发病时可导致患病蜂群覆灭,对我国中华蜜蜂... 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Sacbrood virus,SBV)严重威胁蜜蜂生存,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东方蜜蜂的亚种,也是我国特有的蜜蜂资源。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严重威胁中蜂健康,发病时可导致患病蜂群覆灭,对我国中华蜜蜂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本文对其病症、流行特点、诊断及防治方法进行归纳,旨在为今后有效防控中蜂囊状幼虫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幼虫 流行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淡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防与治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家平 刘立平 +2 位作者 杨英君 王宁 李佳 《现代畜牧兽医》 2010年第5期26-27,共2页
中华蜜蜂蜂群的病虫害相对比引进的西蜂病虫害的种类少,在西蜂没有进入中华蜜蜂区域之前,中华蜜蜂的幼虫几乎没有病害,蜂群的主要敌害是大蜡螟和小蜡螟幼虫,即巢虫(俗话说的穿虫),其次是各种胡蜂。由于20世纪50年代上海等地引进大量... 中华蜜蜂蜂群的病虫害相对比引进的西蜂病虫害的种类少,在西蜂没有进入中华蜜蜂区域之前,中华蜜蜂的幼虫几乎没有病害,蜂群的主要敌害是大蜡螟和小蜡螟幼虫,即巢虫(俗话说的穿虫),其次是各种胡蜂。由于20世纪50年代上海等地引进大量未经严格检疫的意大利蜜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虫 中华蜜蜂 意大利蜜蜂 虫害 大蜡螟 西蜂 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蜂囊状幼虫病毒的纯化、结晶与结构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冯建勋 张勤奋 +3 位作者 马泽微 张景强 黄文忠 张学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87-388,共2页
中蜂囊状幼虫病毒的纯化、结晶与结构研究冯建勋卢火斤英张勤奋马泽微张景强黄文忠*张学峰*(中山大学昆虫研究所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蜜蜂组,广州5102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中蜂囊状幼虫病毒的纯化、结晶与结构研究冯建勋卢火斤英张勤奋马泽微张景强黄文忠*张学峰*(中山大学昆虫研究所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蜜蜂组,广州5102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中峰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蜂幼虫 病毒 蜜蜂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部分结构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冯建勋 余健秀 张景强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24-126,共3页
根据小RNA 病毒科( Picornaviridae) 中病毒RNA 所具有的结构特征, 采用mRNAcapture kit 提取纯化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hinesescabrood virus CSBV) 的RNA, 并以... 根据小RNA 病毒科( Picornaviridae) 中病毒RNA 所具有的结构特征, 采用mRNAcapture kit 提取纯化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hinesescabrood virus CSBV) 的RNA, 并以之为cDNA合成的模板. 依据小RNA病毒科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结构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VP5和VP3 , 通过PCR 扩增获得预期大小约为1 100 bp的DNA 片段, 将此片段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并直接测序. 序列分析表明, 该片段为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部分结构蛋白基因, 与意蜂幼虫囊状病病毒结构蛋白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86-8 % , 与之对应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3-4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蜂 幼虫 病毒 csbv 结构蛋白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诊断报告 被引量:6
18
作者 亢韦芳 李俊珍 +6 位作者 张元园 汤正旭 孙红艳 陈琳 马鸣潇 孙莉 李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年第9期166-166,共1页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Chinese Sacbrood disease,CSBD)是由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CSBV)引起的一种高发病率、高致病性的传染性病毒病(简称中蜂囊状幼虫病),一旦发生就会对中华蜜蜂(Apis.cerana)幼虫造成毁灭性打击。该病于1972年首次在...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Chinese Sacbrood disease,CSBD)是由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CSBV)引起的一种高发病率、高致病性的传染性病毒病(简称中蜂囊状幼虫病),一旦发生就会对中华蜜蜂(Apis.cerana)幼虫造成毁灭性打击。该病于1972年首次在中国广东发生后迅速地蔓延到全国各地。中蜂囊状幼虫病严重威胁了蜜蜂养殖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报告 中蜂幼虫 蜜蜂幼虫 高致 毁灭性打击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组方“中囊消”防治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邓位喜 马啸天 +2 位作者 吴廷昌 刘廷江 韩建伦 《湖北畜牧兽医》 2021年第4期5-7,共3页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是由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蜂病,典型症状为“花子脾”,病死幼虫内含乳白色液体、呈囊袋状,尸体无臭味。通过开展中草药组方试验以筛选出最佳治疗方案,结果表明,中草药试验1组治愈率为26.83%、...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是由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蜂病,典型症状为“花子脾”,病死幼虫内含乳白色液体、呈囊袋状,尸体无臭味。通过开展中草药组方试验以筛选出最佳治疗方案,结果表明,中草药试验1组治愈率为26.83%、有效率为56.10%、死淘率为43.90%;中草药试验2组(中囊消)治愈率为51.22%、有效率为78.05%、死淘率为21.95%;中草药试验3组治愈率为24.39%、有效率为48.78%、死淘率为51.22%;对照组治愈率为9.76%、有效率为29.27%、死淘率为70.73%。中草药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间差异极显著(P<0.01),但以中草药试验2组(中囊消)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中华蜜蜂 幼虫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蜂囊状幼虫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国只 韩日畴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30-137,共8页
蜜蜂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昆虫,常受到多种病害的影响,蜜蜂囊状幼虫病是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本文对蜜蜂囊状幼虫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传播途径、诊断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作了综述。
关键词 蜜蜂 蜜蜂幼虫 流行 病毒传播 诊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