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华考工学:历史、逻辑与形态
被引量:
7
1
作者
潘天波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91-98,共8页
中华考工学是具有中国底蕴与中国特色的设计理论体系。但近现代以来,被引进的西方设计学不仅打乱了国学之考工学研究的原有知识框架与方法论,还俨然遮蔽了从《考工记》到《考工典》的中华考工学的学科发展、理论建设与体系创构,更重创...
中华考工学是具有中国底蕴与中国特色的设计理论体系。但近现代以来,被引进的西方设计学不仅打乱了国学之考工学研究的原有知识框架与方法论,还俨然遮蔽了从《考工记》到《考工典》的中华考工学的学科发展、理论建设与体系创构,更重创了中华考工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走向及其当代传承。中华考工学的理论历史与发展逻辑是明晰的,它以“考工”为核心概念,以“知识考古学”为方法,以“工匠文化”为体系,以“工匠精神”为信仰,建构与形成了中华特色考工学理论体系。中华考工学理论体系是真正意义上的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华特色设计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与阐发中华考工学理论体系具有重大学术意义与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
学
中华考工学
设计理论体系
本位回归
当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三才图会》设计理论体系的当代建构--中华考工学设计理论体系研究系列
被引量:
4
2
作者
邹其昌
范雄华
《创意与设计》
2018年第6期5-17,共13页
《三才图会》是中国古代一部极其重要的设计文献,既包括文字文献,更有丰富的图像文献,实际上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中国设计史》(当然这里的设计与我们现在的设计,内涵有一定差异),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当代设计实践意义。本文拟就《三才...
《三才图会》是中国古代一部极其重要的设计文献,既包括文字文献,更有丰富的图像文献,实际上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中国设计史》(当然这里的设计与我们现在的设计,内涵有一定差异),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当代设计实践意义。本文拟就《三才图会》"文献体系"、"设计文献体系"、"设计理论体系"等三大设计核心问题及其价值做一初步探讨。文章认为,《三才图会》作为中华考工学设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图像设计和言说设计的融合,突出无序之序、无法之法的逻辑思维方式,将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普通事物经典化、理论化,彰显着浓郁的设计民族情怀与理论特色——以《易》《礼》体系为思想源头的中华考工学设计理论体系,是我们当今设计学科构建中国当代设计学理论体系值得借鉴的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才图会》
设计理论体系
中华考工学
当代中国设计理论体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设计体系下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内涵及价值——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研究系列之四
被引量:
3
3
作者
邹其昌
冯易
《艺术探索》
2020年第1期58-72,共15页
“中而新”设计观是梁思成设计思想的核心观念,它不仅是梁思成追求的设计风格,也是其建构的设计方法,体现了其设计理念。“中而新”,即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学习,在保持民族文化鲜明性基调之上,完成本土设计观念、设计方法的持续更新。...
“中而新”设计观是梁思成设计思想的核心观念,它不仅是梁思成追求的设计风格,也是其建构的设计方法,体现了其设计理念。“中而新”,即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学习,在保持民族文化鲜明性基调之上,完成本土设计观念、设计方法的持续更新。其理论核心是:如何对待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中与西、新与旧;如何在外来文化持续冲击下保持民族特性,坚守宝贵的自我格调;如何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资源,融入传统,升华出拥有生命活力、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文化力;如何在把握时代科技和发展趋势时,仍将人的多方面需求满足放在设计考虑的首位。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从核心层、策略层和方法层等三个层面对中国设计理论体系虑的建构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体系
梁思成
设计观
“中而新”
中华考工学
体系
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
中国设计
学
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考工学:历史、逻辑与形态
被引量:
7
1
作者
潘天波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91-98,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工匠制度体系及其影响研究”(18AZD02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中华考工学是具有中国底蕴与中国特色的设计理论体系。但近现代以来,被引进的西方设计学不仅打乱了国学之考工学研究的原有知识框架与方法论,还俨然遮蔽了从《考工记》到《考工典》的中华考工学的学科发展、理论建设与体系创构,更重创了中华考工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走向及其当代传承。中华考工学的理论历史与发展逻辑是明晰的,它以“考工”为核心概念,以“知识考古学”为方法,以“工匠文化”为体系,以“工匠精神”为信仰,建构与形成了中华特色考工学理论体系。中华考工学理论体系是真正意义上的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华特色设计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与阐发中华考工学理论体系具有重大学术意义与现实价值。
关键词
国
学
中华考工学
设计理论体系
本位回归
当代意义
Keywords
Chinese Studies(Guoxue)
Chinese Kaogongology
theoretical system of design
return to original position
contemporary meanings
分类号
J509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三才图会》设计理论体系的当代建构--中华考工学设计理论体系研究系列
被引量:
4
2
作者
邹其昌
范雄华
机构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18年第6期5-17,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ZDA10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三才图会》是中国古代一部极其重要的设计文献,既包括文字文献,更有丰富的图像文献,实际上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中国设计史》(当然这里的设计与我们现在的设计,内涵有一定差异),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当代设计实践意义。本文拟就《三才图会》"文献体系"、"设计文献体系"、"设计理论体系"等三大设计核心问题及其价值做一初步探讨。文章认为,《三才图会》作为中华考工学设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图像设计和言说设计的融合,突出无序之序、无法之法的逻辑思维方式,将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普通事物经典化、理论化,彰显着浓郁的设计民族情怀与理论特色——以《易》《礼》体系为思想源头的中华考工学设计理论体系,是我们当今设计学科构建中国当代设计学理论体系值得借鉴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
《三才图会》
设计理论体系
中华考工学
当代中国设计理论体系建构
Keywords
San Cai Tu Hui,Design theoretical system
Chinese Kaogongology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design theoreticar system
分类号
J509.2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设计体系下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内涵及价值——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研究系列之四
被引量:
3
3
作者
邹其昌
冯易
机构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
出处
《艺术探索》
2020年第1期58-72,共15页
基金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16ZDA105)。
文摘
“中而新”设计观是梁思成设计思想的核心观念,它不仅是梁思成追求的设计风格,也是其建构的设计方法,体现了其设计理念。“中而新”,即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学习,在保持民族文化鲜明性基调之上,完成本土设计观念、设计方法的持续更新。其理论核心是:如何对待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中与西、新与旧;如何在外来文化持续冲击下保持民族特性,坚守宝贵的自我格调;如何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资源,融入传统,升华出拥有生命活力、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文化力;如何在把握时代科技和发展趋势时,仍将人的多方面需求满足放在设计考虑的首位。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从核心层、策略层和方法层等三个层面对中国设计理论体系虑的建构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设计体系
梁思成
设计观
“中而新”
中华考工学
体系
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
中国设计
学
派
Keywords
Design System
LIANGSicheng
Design Concept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
Chinese Engineering Examination System
Chinese Contemporary Design Theory System
Chinese Design School
分类号
J505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华考工学:历史、逻辑与形态
潘天波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三才图会》设计理论体系的当代建构--中华考工学设计理论体系研究系列
邹其昌
范雄华
《创意与设计》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当代设计体系下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内涵及价值——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研究系列之四
邹其昌
冯易
《艺术探索》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