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套式PCR在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病原螺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吴霆 毕可然 王文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51-553,共3页
提取人工分离、培养的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病原螺原体的基因组DNA,并进行梯度稀释作为PCR模板,根据GenBank已有螺原体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出套式PCR外部引物,将螺原体特异性引物作为内部引物,利用套式PCR对梯度稀释的模板进行扩增,得到271... 提取人工分离、培养的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病原螺原体的基因组DNA,并进行梯度稀释作为PCR模板,根据GenBank已有螺原体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出套式PCR外部引物,将螺原体特异性引物作为内部引物,利用套式PCR对梯度稀释的模板进行扩增,得到271 bp产物,对照已有的一步PCR检测法,检测灵敏度提高100倍,最小检测达15.5 fg数量级螺原体DNA,从而建立更为灵敏的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病原螺原体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式PCR 中华 颤抖 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螺原体病研究进展
2
作者 薛新宇 谢国驷 +1 位作者 吴成龙 史成银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2,共5页
河蟹螺原体病是我国三类动物疫病,其病原为中华绒螯蟹螺原体(Spiroplasma eriocheiris)。近年来,该病在我国主要河蟹养殖区均有发现,并给产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是当前危害河蟹产业的主要病原之一。论文综述了河蟹螺原体病的研究现状,重... 河蟹螺原体病是我国三类动物疫病,其病原为中华绒螯蟹螺原体(Spiroplasma eriocheiris)。近年来,该病在我国主要河蟹养殖区均有发现,并给产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是当前危害河蟹产业的主要病原之一。论文综述了河蟹螺原体病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该病的病原学特征、临床症状、致病机制、诊断和防控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病的综合防控途径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河蟹螺原体病的深入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体 中华 诊断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颤抖病螺原体分布及16 S-23 S rRNA基因间隔区序列的分析
3
作者 黄颖 叶鑫 +1 位作者 胡闯险 毕可然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632-3634,共3页
为了探究中华绒螯蟹颤抖病螺原体(Spiroplasma eriocheiris)在江苏省的分布,以2003年至2009年从江苏省养殖池塘收集的发病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为研究对象,利用螺原体体外培养、光电镜检测和16 S-23 S rRNA基因间隔区序列比... 为了探究中华绒螯蟹颤抖病螺原体(Spiroplasma eriocheiris)在江苏省的分布,以2003年至2009年从江苏省养殖池塘收集的发病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为研究对象,利用螺原体体外培养、光电镜检测和16 S-23 S rRNA基因间隔区序列比较等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S.eriocheiri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江苏省养殖中华绒螯蟹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它们不仅在7月底8月初的高温季节引起中华绒螯蟹发病和暴发性死亡,还能在3月和11月等低温季节引起部分中华绒螯蟹的发病和死亡,其严重危害中国江苏省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Eriocheir sinensis) 中华颤抖原体(spiroplasma eriocheiris) 16 S-23 S rRNA基因间隔区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颤抖病药物治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吴霆 顾伟 王文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25-329,共5页
用水产常用清塘剂、杀菌驱虫药、消毒剂、中草药及自配药物克螺威1号(SI-1)对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病原螺原体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螺原体对生石灰、茶籽饼、敌杀死、硫酸铜、硫酸锌、次氯酸钙、三氯异氰脲酸、二氧化氯、溴氯海因、... 用水产常用清塘剂、杀菌驱虫药、消毒剂、中草药及自配药物克螺威1号(SI-1)对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病原螺原体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螺原体对生石灰、茶籽饼、敌杀死、硫酸铜、硫酸锌、次氯酸钙、三氯异氰脲酸、二氧化氯、溴氯海因、二溴海因、高锰酸钾、五倍子、黄连、黄柏及自配药物克螺威1号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通过最小杀菌浓度(MBC)比较,螺原体对清塘剂茶籽饼、杀菌驱虫药硫酸铜、消毒剂次氯酸钙、中草药黄连、自配药物克螺威1号更为敏感,其中克螺威1号为最敏感药物,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 IC)为0.16 mg/L,MBC为2.5 mg/L。对克螺威1号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颤抖病治疗试验表明,克螺威1号的96 h LD50为1106.62 mg/kg,安全使用量为110.66 mg/kg。用其治疗人工诱发颤抖病的中华绒螯蟹,克螺威1号具有显著效果(P<0.05),随后在10个被确诊为螺原体引发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的养殖场进行药物治疗试验,在6个养殖场治疗有效,而在其他4个养殖场治疗无效,治疗试验效果不一,用克螺威1号治疗中华绒螯蟹颤抖病具有较好的前景,但仍需进一步做大面积长期临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 颤抖 原体 体外药敏 急性毒性试验 治疗试验 威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