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华民族认同的心理成分和形成机制 |
佐斌
秦向荣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3
|
|
2
|
抗战时期国家与中华民族认同之构建及影响——以西南少数民族为例 |
何一民
黄沛骊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6
|
|
3
|
论中华民族认同的根基 |
徐黎丽
杨丽云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
4
|
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形成 |
赵超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9
|
|
5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跨境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 |
崔海亮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0
|
|
6
|
中华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21世纪的强盛——兼论祖国统一 |
郑晓云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3
|
|
7
|
民族高校思政课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的路径选择 |
张晗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2
|
|
8
|
清末满汉关系的变化与中华民族认同的诞生 |
常书红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9
|
基于SC-IAT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内隐测量——来自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数据 |
吴瑞林
卫静远
雷宇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9
|
|
10
|
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建构——评《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
常安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6
|
|
11
|
中华民族认同教育“立体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
孟凡东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12
|
中华民族认同:三维意涵、结构韧性与政治功能 |
常轶军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6
|
|
13
|
彝族创世史诗中的中华古帝王叙事与中华民族认同 |
李世武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0 |
2
|
|
14
|
广西各民族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形成与发展研究 |
徐家贵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5
|
宪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价值论析 |
宋才发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国家建构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形塑机制--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的实证探索 |
李少惠
何志强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7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象征维度:解码、探寻与构建 |
李乐
王艺桦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18
|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 |
邓新星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58
|
|
19
|
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国家认同 |
晁福林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20
|
抗战时期回族精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为中心的分析 |
哈正利
张福强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