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的中国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形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永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1,共17页
中国认同意识,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形成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在古代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即夏商周时期随着“中国”观念的出现,中国认同观念也开始产生,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认同观念正式形成;秦汉时期经过多民族中国的建设,... 中国认同意识,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形成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在古代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即夏商周时期随着“中国”观念的出现,中国认同观念也开始产生,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认同观念正式形成;秦汉时期经过多民族中国的建设,汉民族在华夏民族发展的基础上正式形成,中国认同观念获得了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认同观念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隋唐时期,在汉人中国观念回归的基础上,又以礼别华夷、华夷互化、华夷一家等多民族中国观念为纽带将隋唐与周边少数民族连接在一起,中国认同观念获得了进一步升华;辽宋夏金时期,各个民族及其政权均自我认同为“中国”、中国正统和中国历史发展谱系中一员的思想观念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一体性;元朝实现大统一,多民族凝聚为中国的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华民族的形成已现端倪,后经明朝和北元均认为自己是中国历史发展谱系一员观念的发展,到了清朝乾隆时期,随着国家统一事业的完成,具有中国认同意识的各个民族齐聚到清朝中国这一共同旗帜之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民族即中华民族正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认同 中华民族的形成 中国正统 五德终始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思·自得·融通——读伍雄武新著:《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伍雄武 书评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 民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家谱为中华民族的形成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3
作者 王鹤鸣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03,共6页
文章通过分析蒙古族、锡伯族、纳西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家谱记载的大量史实,说明中国各民族之间历经数千年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解的特殊关系。无论是在中国境内发展形成... 文章通过分析蒙古族、锡伯族、纳西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家谱记载的大量史实,说明中国各民族之间历经数千年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解的特殊关系。无论是在中国境内发展形成的少数民族的家谱,还是由境外迁来中国的少数民族的家谱,都为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提供了生动、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家谱 中华民族的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