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科学内涵、价值意蕴与路径探析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张亚席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出处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9-106,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新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研究”(21ZDA125)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内在精神构架的共识,它体现了人类对自身文化的归属意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建立在各民族对文化高度认同的基础上,基于共同或相似的文化理念、文化思想和文化基因,形成的以文化价值的同一性作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并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和凝聚力更大的“灵魂共同体”。构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对于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共同体”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构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在增强文化认同中、在民族文化交融中、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和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持续推进。
-
关键词
文化
文化认同
文化共同体
中华民族文化复兴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中国设计语义学造物意象解析》序言
- 2
-
-
作者
孙利
-
机构
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
出处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I0008-I0008,共1页
-
文摘
坚持中国设计理论守正创新与融合发展,是世界多极格局发展趋势下提升中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要求。以意象语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设计语言文化研究,将对提升中国设计学科与设计教育的主体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关键词
多极格局
主体地位
中国综合国力
守正创新
语义学
设计学科
中华民族文化复兴
发展趋势
-
分类号
J505
[艺术—艺术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