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逻辑
被引量:
3
1
作者
英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0,共7页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民族行稳致远的根本支撑,其建构生成蕴含深厚的历史逻辑、鲜明的理论逻辑和坚实的实践逻辑。中国人民在创造伟大民族精神中锻造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从近代蒙尘走向重建光大,在发展社...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民族行稳致远的根本支撑,其建构生成蕴含深厚的历史逻辑、鲜明的理论逻辑和坚实的实践逻辑。中国人民在创造伟大民族精神中锻造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从近代蒙尘走向重建光大,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建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主体性自觉,筑牢中国道路的主体性根基,打开中国理论和制度的主体性创新空间,蕴含着建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理论密码”。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在坚定文化自信、秉承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中建构,体现对中华文化底蕴的时代承续,集成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文化智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
生成逻辑
“两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化视域下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三维辩证路径
2
作者
陈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4,共9页
在全球化境遇中,建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始终面临着三重考验:差异与同一的张力、自我与他者的对立、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应对这三重考验不能依靠孤立实践,而需从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三个哲学维度展开系统性的回应。其一,在本体论维度...
在全球化境遇中,建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始终面临着三重考验:差异与同一的张力、自我与他者的对立、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应对这三重考验不能依靠孤立实践,而需从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三个哲学维度展开系统性的回应。其一,在本体论维度上,应超越“文化本质主义”与“文化虚无主义”的两极思维,重构文化存在的张力结构,在差异与同一的动态关系中寻找融合之道,进而建构多元共生、互鉴互通的文明格局。其二,在认识论维度上,应突破“主体孤立性”与“他者绝对化”的对立结构,重申文化认同的生成性与交互性,通过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双向建构路径,确立中华文化在全球语境中的内在价值与自主地位。其三,在方法论维度上,应拒绝传统的僵化守成与现代性的全盘替代,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将中华文化的历史智慧嵌入当代实践逻辑,推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有效衔接与动态融合。三条进路的辩证统一,不仅在认识论层面有力回应了西方“历史终结论”的形而上学设定,也在实践层面为超越“文明冲突论”的二元对抗模式提供了中国方案,最终指向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在“栖居-对话-创造”的循环中持续演进的新范式:在差异中建立连接,在对话中保持独特性,在转化中延续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
文明对话
三维辩证路径
传统与现代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三重意蕴
被引量:
10
3
作者
英明
田鹏颖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29,共7页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标示着中华民族文化意义上的坚定自我,是表现中华民族文化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的哲学范畴,其建构具有深邃的意蕴。中华民族孕育文化主体性,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彰显文化主体性,凸显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标示着中华民族文化意义上的坚定自我,是表现中华民族文化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的哲学范畴,其建构具有深邃的意蕴。中华民族孕育文化主体性,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彰显文化主体性,凸显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本体意涵。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掌握历史主动中形成,在不忘本来和吸收外来的守正创新中建立,在深刻理解和践行“两个结合”中巩固,这印证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延展过程。建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是我们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实现精神上独立自主的根本所在,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文化根基、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文化基础、为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文化支撑,具有重大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
本体意涵
延展过程
时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涵·生成·价值: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理论诠释
4
作者
王作军
王洪标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34,共15页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层次鲜明,蕴含建构主体的能动性、建构过程的自主性、建构成果的创新性。它的提出有深刻的历史根源、深厚的经济基础、复杂的外部环境,近代以来救亡图存产生的文化觉...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层次鲜明,蕴含建构主体的能动性、建构过程的自主性、建构成果的创新性。它的提出有深刻的历史根源、深厚的经济基础、复杂的外部环境,近代以来救亡图存产生的文化觉醒是其生成的历史动因,中国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是其生成的现实基础,世界思想文化领域交流交融交锋是其生成的外部张力。确立并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文化引领力量、筑牢国家认同文化基础以及彰显文明交流互鉴文化底色具有重要意义。在推进文化建设实践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的
文化
主体性
内涵
生成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逻辑
被引量:
3
1
作者
英明
机构
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0,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雷锋班’书信整理与研究”(23BDJ062)。
文摘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民族行稳致远的根本支撑,其建构生成蕴含深厚的历史逻辑、鲜明的理论逻辑和坚实的实践逻辑。中国人民在创造伟大民族精神中锻造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从近代蒙尘走向重建光大,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建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主体性自觉,筑牢中国道路的主体性根基,打开中国理论和制度的主体性创新空间,蕴含着建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理论密码”。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在坚定文化自信、秉承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中建构,体现对中华文化底蕴的时代承续,集成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文化智识。
关键词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
生成逻辑
“两个结合”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化视域下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三维辩证路径
2
作者
陈平
机构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4,共9页
文摘
在全球化境遇中,建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始终面临着三重考验:差异与同一的张力、自我与他者的对立、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应对这三重考验不能依靠孤立实践,而需从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三个哲学维度展开系统性的回应。其一,在本体论维度上,应超越“文化本质主义”与“文化虚无主义”的两极思维,重构文化存在的张力结构,在差异与同一的动态关系中寻找融合之道,进而建构多元共生、互鉴互通的文明格局。其二,在认识论维度上,应突破“主体孤立性”与“他者绝对化”的对立结构,重申文化认同的生成性与交互性,通过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双向建构路径,确立中华文化在全球语境中的内在价值与自主地位。其三,在方法论维度上,应拒绝传统的僵化守成与现代性的全盘替代,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将中华文化的历史智慧嵌入当代实践逻辑,推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有效衔接与动态融合。三条进路的辩证统一,不仅在认识论层面有力回应了西方“历史终结论”的形而上学设定,也在实践层面为超越“文明冲突论”的二元对抗模式提供了中国方案,最终指向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在“栖居-对话-创造”的循环中持续演进的新范式:在差异中建立连接,在对话中保持独特性,在转化中延续生命力。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
文明对话
三维辩证路径
传统与现代转化
Keywords
globalization
Chinese national cultural subjectivity
civilizational dialogue
three-dimensional dialectical path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分类号
B0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G122 [文化科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三重意蕴
被引量:
10
3
作者
英明
田鹏颖
机构
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东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29,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3BDJ062)。
文摘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标示着中华民族文化意义上的坚定自我,是表现中华民族文化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的哲学范畴,其建构具有深邃的意蕴。中华民族孕育文化主体性,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彰显文化主体性,凸显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本体意涵。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掌握历史主动中形成,在不忘本来和吸收外来的守正创新中建立,在深刻理解和践行“两个结合”中巩固,这印证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延展过程。建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是我们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实现精神上独立自主的根本所在,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文化根基、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文化基础、为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文化支撑,具有重大时代意义。
关键词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
本体意涵
延展过程
时代意义
Keywords
Chinese cultural subjectivity
ontological implication
extension process
significance of the times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涵·生成·价值: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理论诠释
4
作者
王作军
王洪标
机构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中国式现代化政府治理研究中心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34,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效能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24XGL008)。
文摘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层次鲜明,蕴含建构主体的能动性、建构过程的自主性、建构成果的创新性。它的提出有深刻的历史根源、深厚的经济基础、复杂的外部环境,近代以来救亡图存产生的文化觉醒是其生成的历史动因,中国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是其生成的现实基础,世界思想文化领域交流交融交锋是其生成的外部张力。确立并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文化引领力量、筑牢国家认同文化基础以及彰显文明交流互鉴文化底色具有重要意义。在推进文化建设实践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的
文化
主体性
内涵
生成
价值
Keywords
Chinese Nation
Cultural Subjectivity
Connotation
Generation
Value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逻辑
英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全球化视域下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三维辩证路径
陈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三重意蕴
英明
田鹏颖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内涵·生成·价值: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理论诠释
王作军
王洪标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