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大家庭视域中的电影冲突设置 被引量:1
1
作者 金洪申 郑兵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63-69,共7页
中国电影没有陷入娱乐的陷阱,而是承担起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光荣任务。文章以《乌鲁木齐的天空》《马背上的法庭》和《先遣连》为例,在界定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和电影冲突设置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这些电影在设置电影冲突中的不俗之处,... 中国电影没有陷入娱乐的陷阱,而是承担起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光荣任务。文章以《乌鲁木齐的天空》《马背上的法庭》和《先遣连》为例,在界定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和电影冲突设置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这些电影在设置电影冲突中的不俗之处,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在于冲突主体和结尾的凤尾,指明了真实、误会和升级型电影冲突设置的技巧和策略。电影编剧和导演不应回避矛盾,理应正视矛盾,辨别矛盾,展现电影冲突,满足人们的电影审美欲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冲突 中华民族大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大家庭关系”探析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力
2
作者 李慧茹 莎娜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26-30,共5页
从“五方之民共天下”发展到“中华民族一家亲”,贯穿其中的纽带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凝聚力。本文以这种凝聚力的形成、发展至升华为脉络,论述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血脉相连的关系。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既是历史上各民族凝... 从“五方之民共天下”发展到“中华民族一家亲”,贯穿其中的纽带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凝聚力。本文以这种凝聚力的形成、发展至升华为脉络,论述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血脉相连的关系。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既是历史上各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渊源,也是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方之民 中华民族大家庭 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瑶族长鼓舞动律所体现的民族文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金美月 《艺术探索》 1998年第1期117-119,共3页
关键词 长鼓舞 动律 少数民族 瑶族文化 民族文化 反抗精神 中华民族大家庭 盘王 民族民间舞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文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评《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概论》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子天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具有天生的民族性;研究不同民族的神话,是理解一个民族文化内涵和思想根源的重要途径,深入发掘其中的可贵精神和优秀品格,更是能为传统文化增色添彩。中国虽然是一个汉文化占据核心地位的文明古国,但现存的... 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具有天生的民族性;研究不同民族的神话,是理解一个民族文化内涵和思想根源的重要途径,深入发掘其中的可贵精神和优秀品格,更是能为传统文化增色添彩。中国虽然是一个汉文化占据核心地位的文明古国,但现存的少数民族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早已与汉族一起构成了难舍难分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份和谐与团结也离不开长久以来政府与学者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关注。由文日焕、王宪昭著的《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概论》一书,便是针对少数民族的神话这一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展开的综合性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大家庭 民族文化内涵 思想根源 少数民族神话 优秀品格 中华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诉求--评《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研究》
5
作者 蒙焕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我国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且其充满独特的魅力,凝聚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 我国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且其充满独特的魅力,凝聚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演进,许多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面临困境,生命力逐渐被削弱,不利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因此,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是一项紧迫的时代任务。梁文清所著的《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一书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从社会学、民俗学、艺术学及人类学等学科视角对其进行探讨,为研究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研究 时代诉求 中华民族大家庭 贵州少数民族 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华民族精神 学科视角 面临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日报社提升民族工作宣传报道质量经验初探
6
作者 于海东 赵文萃 赵明亮 《新闻论坛》 2022年第2期103-104,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传报道 中华民族大家庭 石榴籽 中华民族共同体 经验初探 美好生活 内蒙古 习近平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策勒县第四小学吉祥物“四宝”设计
7
作者 孙琛琛 王凯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8期F0003-F0003,共1页
设计说明“四宝”由策勒县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石榴演化而来,代表四小学子知我家乡,爱我家乡;代表着四小学子如同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爱我学校,护我学校;代表着四小学子团结一心,紧紧团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爱我中华,强我国家... 设计说明“四宝”由策勒县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石榴演化而来,代表四小学子知我家乡,爱我家乡;代表着四小学子如同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爱我学校,护我学校;代表着四小学子团结一心,紧紧团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爱我中华,强我国家!“四宝”张开双手,拥抱未来,代表着四小全体师生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良好精神风貌。“四宝”头顶六束石榴花蕊,分别代表着一到六年级,各年级欣欣向荣,在百花园中各自展现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大家庭 设计说明 爱我中华 石榴籽 吉祥物 策勒县 小学 精神风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时期的汉匈关系、贸易和货币 被引量:3
8
作者 林干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3年第S4期298-301,共4页
一、汉匈战争、和亲及其贸易活动与货币匈奴是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中的一个古老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民族成员。它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衰落于公元1世纪(东汉时期),在大漠南北(清初以来的内、外蒙古)
关键词 秦汉时期 北匈奴 匈奴人 货币 公元前 贸易活动 中亚各国 我国古代 中华民族大家庭 单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文化论集》序
9
作者 高发元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12-13,共2页
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回族文化渊远流长,它在坚持其固有的伊斯兰文化内核之同时,不断吐故纳新,并随着整个民族对汉语文的普遍接受,汲取了以儒家传统文化为中心的华夏文化养份,极大地丰富了自己,成为中华文华宝库中融汇着世界两... 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回族文化渊远流长,它在坚持其固有的伊斯兰文化内核之同时,不断吐故纳新,并随着整个民族对汉语文的普遍接受,汲取了以儒家传统文化为中心的华夏文化养份,极大地丰富了自己,成为中华文华宝库中融汇着世界两大文化——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精髓的一颗璀璨明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文化 回族研究 文化论 回族与伊斯兰 中华民族大家庭 儒家传统文化 伊斯兰文化 伊斯兰教 兄弟民族 儒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族踩花山琐谈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宇明 《民族艺术研究》 1994年第2期53-59,共7页
关键词 苗族人民 花山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苗家 民间艺术 中华民族大家庭 苗族文化 花杆 苗族妇女 滇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族的饮食文化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伊娜 《中国食品》 2022年第16期74-76,共3页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蒙古族自古以来便居住在亚洲温带草原上。辽阔的草原,不但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豪迈阔达的蒙古人民,而且在千百年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游牧经济文化。蒙古族人民以游牧业为主要生活方式,狩猎和游耕农业为辅,并且...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蒙古族自古以来便居住在亚洲温带草原上。辽阔的草原,不但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豪迈阔达的蒙古人民,而且在千百年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游牧经济文化。蒙古族人民以游牧业为主要生活方式,狩猎和游耕农业为辅,并且形成了以乳品、肉类为主的饮食文化。随着元朝的建立,蒙古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在饮食文化方面吸收了汉、满等民族的优秀文化,赋予了蒙古族饮食文化新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中华民族大家庭 温带草原 蒙古族 乳品 游牧业 肉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公丕炎
12
作者 李更 《美术大观》 2004年第8期8-9,共2页
没见过公丕炎其人,按画如其人的俗语,我想象公丕炎是那种豪爽、直率之人。 中国大写意的花鸟画,画家一般都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笔意的动物形象,这里面,一方面是以其为载体进行基本功训练;另一方面,是突出画家的自我个性,选择什么样的动物,... 没见过公丕炎其人,按画如其人的俗语,我想象公丕炎是那种豪爽、直率之人。 中国大写意的花鸟画,画家一般都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笔意的动物形象,这里面,一方面是以其为载体进行基本功训练;另一方面,是突出画家的自我个性,选择什么样的动物,通常更能再现画家内心的思维活动。一个有鲜明面目的画家都有自己拿手动物,如李可染之于牛、黄胄之于驴、徐悲鸿之于马、李苦禅之于鹰、李燕之于猴、冯大中之于虎、汤文选之于猪、吴作人之于骆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形象 自我个性 徐悲鸿 画家 画如其人 中华民族大家庭 思维活动 李苦禅 吴作人 中国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都水族的语言文字
13
作者 吴承玉 《贵州文史丛刊》 1995年第3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三都水族 甲骨文 语言文字 水族地区 汉语 中华民族大家庭 民族政策 水族文字 水族文化 公共场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水族的族源、形成、发展及其社会变化
14
作者 侯绍庄 冷天放 《贵州文史丛刊》 1986年第3期149-157,共9页
水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兄弟成员之一,有自己悠久的历史。据一九八二年统计,全国共有水族二十八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今黔南州的三都、荔波、独山、都匀和黔东南州的榕江、丹寨、雷山、从江、剑河等县。此外,在广西的南丹、河池、环江... 水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兄弟成员之一,有自己悠久的历史。据一九八二年统计,全国共有水族二十八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今黔南州的三都、荔波、独山、都匀和黔东南州的榕江、丹寨、雷山、从江、剑河等县。此外,在广西的南丹、河池、环江、宜山等县,也有少数水族与那里的汉、壮等族人民错居杂处。在上述水族分布的各地中,以三都县最为集中,该县水族即占全国水族人口总数的一半,因而在一九五七年元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总数 荔波 族源 中华民族大家庭 三都县 贵州文史丛刊 汉王朝 《华阳国志》 谢氏 都督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伯族音乐概述
15
作者 杨光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34-39,10,共7页
锡伯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人数不多的民族。她原居住在大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一带,十七世纪中叶南迁至辽宁省南北各地。清乾隆年间(1764年),奉清政府之命抽了一千人,连同家属四千余人,长途跋涉到新疆伊黎地区驻防,担负起保... 锡伯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人数不多的民族。她原居住在大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一带,十七世纪中叶南迁至辽宁省南北各地。清乾隆年间(1764年),奉清政府之命抽了一千人,连同家属四千余人,长途跋涉到新疆伊黎地区驻防,担负起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神圣职责。从此,形成了东西分居的局面。锡伯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她不仅拥有悠久的民族历史,而且在漫长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自己独特而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忠实的反映了本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然而,由于历史上曾遭受过民族离散之苦,又加上历代统治者的践踏与摧残,使其民族文化几临灭绝之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伯族 民间音乐 民歌 大兴安岭 民族政策 音乐形式 呼伦贝尔草原 文化艺术 十七世纪 中华民族大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爱国主义传统的历史流变论
16
作者 魏昌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83-86,共4页
关键词 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内容 历史流变 古代爱国主义 少数民族 中华民族大家庭 知识分子 外国侵略者 中国人民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苗岭之鹰》叫好!
17
作者 吴兆顺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2-2,共1页
喜读贵刊关于贵州摄成大型彩色纪录片《苗岭之鹰》的报道,做为读者、影评爱好者我的心情非常振奋,为《苗》片的拍摄成功叫好!为该省领导的远见卓识叫好! 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他们的经济、文化、精神、生活状... 喜读贵刊关于贵州摄成大型彩色纪录片《苗岭之鹰》的报道,做为读者、影评爱好者我的心情非常振奋,为《苗》片的拍摄成功叫好!为该省领导的远见卓识叫好! 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他们的经济、文化、精神、生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们中华民族的整体水准。改革开放奔小康不是哪一个民族的事,而是全民族的事,是56个民族的共同使命。如果忽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大家庭 生活状况 精神面貌 客观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哲新声入管弦——介绍荣乃林同志的《乌苏里随想曲》
18
作者 沈正钧 《北方音乐》 1982年第2期5-7,共3页
从事交响音乐写作的作曲家在落笔的时候,总是要想到:既要坚持交响的原则,又要为多数听众易于理解,即作品的交响性与通俗性两者有较好的结合。这是一个创作上的难题:哈尔滨歌剧院演奏的荣乃林同志新作《乌苏里随想曲》是一个成功的实践。
关键词 随想曲 交响音乐 交响性 哈尔滨歌剧院 高潮时 附加音 英国管 中华民族大家庭 民族风格 三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铜元局记忆”的家国情怀教育 川益小学培养小学生家国情怀主题教育实践探索
19
作者 张琳 熊铃 《今日教育》 2020年第5期42-45,共4页
一、教育缘起:新时代要求与学校的教育自觉(一)家国情怀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逻辑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一、教育缘起:新时代要求与学校的教育自觉(一)家国情怀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逻辑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教育自觉 家国情怀 春节团拜会 中华民族大家庭 培养小学生 铜元局 主题教育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遇见西藏
20
作者 冯粒(文/图) 《中国报道》 2021年第5期40-45,共6页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地势高峻,地理特殊,野生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藏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与其他民族不断交流和相互吸收与促进的漫长历史中创造和发展了具...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地势高峻,地理特殊,野生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藏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与其他民族不断交流和相互吸收与促进的漫长历史中创造和发展了具有特色的灿烂文化,绘画艺术、历史建筑、历史故事等异彩纷呈、流光溢彩。大美西藏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业已成为西藏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记者多次赴西藏各地采访,记录下了与西藏相遇的一个个美丽瞬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植物资源 支柱产业 矿产资源 中华民族大家庭 地球第三极 地势高峻 西藏自治区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