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年来冰心文学在台湾地区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羽 苗昱菲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80,共16页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冰心作品在台湾地区广为传播,对中国台湾文学产生深远影响,也映射出不同时段中国台湾文学的发展状况。20—40年代,借助泰戈尔访华热、仓石武四郎的翻译和《新新》刊物的引介,冰心文学对形塑台湾地区青年反殖民意识...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冰心作品在台湾地区广为传播,对中国台湾文学产生深远影响,也映射出不同时段中国台湾文学的发展状况。20—40年代,借助泰戈尔访华热、仓石武四郎的翻译和《新新》刊物的引介,冰心文学对形塑台湾地区青年反殖民意识和东方文明主体意识起到重要作用。50—60年代,受冰心影响较大的林海音、琦君、王鼎钧、“创世纪”诗人群在参与台湾地区文化重建过程中,丰富了母爱主题散文、社会问题小说、“冰心体”小诗等创作,以文本模拟互文的关系,助力中国台湾文学发展。60—80年代,苏雪林、夏志清、余光中等学者对冰心抒情性诗文的讨论,成为透视台湾地区“西化”风潮下“反传统”和“反西化”问题的重要维度。90年代以来,即便在台湾地区“本土化”的氛围下,很多台湾地区作家、学者仍认同冰心是“文坛祖母”,冰心作品被编入台湾地区教科书,持续影响着台湾地区的小读者。大量第一手报刊资料和台湾地区作家的口述访谈表明,百年间冰心文学在台湾地区的影响赓续未断,并由此推动了台湾地区文人创造出新的文学境界。冰心文学的价值意涵及其话语延伸空间的互构关系,奠定了其在两岸文学谱系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心 中国台湾文学 传播路径 接受 文化场域 中华民族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