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农耕文化中饮食文化的记忆场域唤醒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 |
吴澎
杨瑞
|
《古今农业》
|
2025 |
0 |
|
2
|
大禹文化符号的形成演进与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构建——以北川大禹崇拜为例 |
王巡华
范召全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历史教科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与理路 |
高思超
奉元圆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以红色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 |
陆书剑
刘艳萍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5
|
“五个共同”中华民族历史观的话语分析 |
郝亚明
邱龙云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五个共同”: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阐释 |
冯菀珩
李乐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民族体育赛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机理与路径 |
邓星华
鸦新颖
蒲毕文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中的共同历史记忆 |
杨亚雄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9
|
智能算法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风险与优化 |
李苏
顾友仁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10
|
中华民族是具有共同历史文化记忆的人们共同体——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试用本) |
沈桂萍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1
|
物质文化遗产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机理与实践 |
刘春呈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2
|
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三重逻辑:历史、实践与价值 |
严庆
郭雨晨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13
|
全面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逻辑 |
周松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4
|
大历史观视域下毛泽东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贡献与启示 |
杨小军
李银艳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5
|
寻绎·唤醒·共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忆”向度 |
潘文丽
孟楠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论国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 |
谢琼
|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主要依据、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
张琳
李会敏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径——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
张军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历史、功能和制度: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维度——基于政治社会学视域的理论阐释和理解进路 |
张强
张三南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20
|
集体记忆的建构与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记忆之场 |
田泽坤
苗艳丽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