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形有感有效: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3个着力点 被引量:5
1
作者 白晋湘 王继帅 郑健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的三维实践路径,为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创新性思路与实践范式。研究融合体育学、历史学与民族学的跨学科视角,构建“载体构建—维度深化—实践创新”的递进... 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的三维实践路径,为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创新性思路与实践范式。研究融合体育学、历史学与民族学的跨学科视角,构建“载体构建—维度深化—实践创新”的递进式分析框架,系统探究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通过文化记忆唤醒、文化形象塑造与文化标识重构三维路径,可以夯实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载体基础;从历史使命感传承、社会归属感深化与国家荣誉感培育三重维度,能够强化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联结机制;采用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效果、提高民族事务创新治理效能与拓展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实践效应3项举措,可以提升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有形有感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2
2
作者 傅斌 邓坤坤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5,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并提出路径。价值: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归属感,提升民族软实力。逻辑:深化文化认同融通性,社会群体凝聚互动性,嵌入民...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并提出路径。价值: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归属感,提升民族软实力。逻辑:深化文化认同融通性,社会群体凝聚互动性,嵌入民族文化独特性,构建全球文化共识性。路径: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全力深化文化认同融通性;推广民族传统体育,积极增强群体凝聚互动性;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灵活保留民族文化独特性;传播民族传统体育,稳步提升全球文化共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征程上民族传统体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新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田祖国 郭良如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2,共8页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增强文化认同和维系民族情感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探索了在新征程场域中,民族传统体育应如...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增强文化认同和维系民族情感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探索了在新征程场域中,民族传统体育应如何抓住新机遇和勇于面对新挑战,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出台政策和数字信息技术为民族传统体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新引擎、注入新动能、开创新赛道,并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时代新文化建设和数字中国建设为民族传统体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出新使命、新目标、新要求。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新举措:践行民族传统体育的新发展理念,铸牢中华民族理想信念;提炼民族传统体育特有精神符号,凝聚中华民族价值共识;加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转化,强化中华民族情感归属推进民族传统体育交往交流交融,升华中华民族认知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体育赋能民族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1
4
作者 叶欣 陈偲锦 陈莉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3,共10页
以嵌入性理论、共同体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为框架,探讨传统体育赋能民族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学机制。通过“主体-空间-行动”的分析维度,揭示传统体育如何通过关系互嵌、认知互嵌、文化互嵌与结构互嵌,积极推动多民... 以嵌入性理论、共同体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为框架,探讨传统体育赋能民族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学机制。通过“主体-空间-行动”的分析维度,揭示传统体育如何通过关系互嵌、认知互嵌、文化互嵌与结构互嵌,积极推动多民族社区从“物理共存”向“情感共生”的跃迁。研究发现,传统体育的实践形成“身体规训—符号共享—惯习调适”的动态循环:在主体层面,通过代际传承与跨族群协作重构文化资本;在空间层面,以物质设施、精神符号与社会网络的三维作用建构社区认同;在行动层面,借助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激活治理韧性。然而,民族互嵌式社区传统体育面临主体断裂、空间分异与制度悬置的三重困境,通过“身体赋权-空间融合-多元共治”的优化路径实现文化再生产与共同体形构。研究凸显传统体育作为“活态文化载体”的社会功能,赋能民族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治理现代化提供可行的学理参照与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体育 民族互嵌式社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进路
5
作者 白晋湘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48,共11页
传统体育凝练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其技术体系、仪式符号与价值内核中蕴含着显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该研究在对中国传统体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内涵阐释的基础上,探讨... 传统体育凝练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其技术体系、仪式符号与价值内核中蕴含着显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该研究在对中国传统体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内涵阐释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进路。研究表明:中国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遵循三层逻辑递进。从生产生活生存维度看,传统体育的集体记忆,转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基底;在同根同源同宗的文化维度,其蕴含的共通精神内核,推动文化认同,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观念获得情感共鸣与精神锚点;而在交流交往交融的实践维度,传统体育以具身性活动打破地域与族群隔阂,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行为意愿。当前,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维度的现代性冲击、传统体育认同建构维度的整合性困境、传统体育实践培育维度的结构性制约,构成中国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挑战。与此相对应,从传统体育的立体化文化传承、多层次认同建构、全方位实践培育三个维度,提出中国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民族精神 多元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元功能与实践路径
6
作者 朱孝红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7-403,412,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归纳等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及实践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见证,又是现实纽带,诠释作为共同体意识培育载体的独特价值。发挥中华...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归纳等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及实践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见证,又是现实纽带,诠释作为共同体意识培育载体的独特价值。发挥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整合和引导等多元功能,提升行动自觉、形成社会共识和优化良好环境,有力构建具有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共同体。新时代,需要把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体系,发挥“以体育心”的独特作用,纳入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工作,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使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推动“双创”工作,讲好中华传统体育故事,共筑文化自信根基,坚持以体育人、以文化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持久文化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体育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传统体育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资本、堵点与破解——基于集体记忆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宣廷 吉灿忠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70,共8页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增强文化认同、凝聚团结力量、推动文明发展的内生动力。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基于集体记忆理论视角,审视以传统体育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认为增强文化认同和...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增强文化认同、凝聚团结力量、推动文明发展的内生动力。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基于集体记忆理论视角,审视以传统体育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认为增强文化认同和重塑集体记忆是以传统体育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逻辑起点与逻辑空间。传统体育文化集体记忆虽然通过增强主体动力、雕筑标识形象、创造精神食粮,厚积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厚重资本;但在构筑过程中,由于面临记忆主体骤减遗失、记忆内容模糊虚泛、记忆过程疏离松散等问题,导致文化认同生成的主体动力被削弱,文化认同塑造的客观维系受阻,以及文化认同形式的实施秩序遭到破坏。由此基于“谁来记忆”“记忆什么”及“如何记忆”的逻辑主线构建破解路径:以系统性保护激活记忆人群意愿,激发文化认同生成的主体动力;以符号化标识提质记忆内容载体,释放文化认同塑成的客体空间;以现代化叙事凝聚记忆手段合力,创设文化认同形成的交融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传统体育文化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助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曹高丁 戴彬 青觉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79,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民族传统体育助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增进情感归属,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根基;促进文化传承,赓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回应人民需求,夯实精神家园基础力量。困境:情感...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民族传统体育助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增进情感归属,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根基;促进文化传承,赓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回应人民需求,夯实精神家园基础力量。困境:情感动员功能式微,民族文化内涵弱化,产业发展模式滞后。路径:积蓄情感能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强化文化认同,更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理念;激活产业动能,构建“体育+”现代产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助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探赜 被引量:1
9
作者 于肪苏 田轲 王楷钧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6,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与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厚植文化认同根基,增强精神向心力;系牢精神交融纽带,彰显文化渗透力;激活民众多元身份,焕发社会聚合力;诠释文化标识形象,...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与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厚植文化认同根基,增强精神向心力;系牢精神交融纽带,彰显文化渗透力;激活民众多元身份,焕发社会聚合力;诠释文化标识形象,展现精神感召力。困境:精神文化传播薄弱,文化认同生成根基不牢;数字技术运用滞后,情感交流互动效能不足;文化群体流失加速,共同价值生成力量削弱;符号标识形象模糊,文化传承发展活力较弱。路径:建立特色化阐释机制,塑造共同认知的深层文化认同;培植数字化沉浸空间,构建精神融通的情感交流场域;重塑多元化构筑身份,打造多重力量的共同价值集体;强化引领性特色标识,建设繁荣多元的文化发展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文化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机理、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
10
作者 朱思红 孙波 王勇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5,153,154,共10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建构相似或相同情感、规约与目标而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民族传统体育在凝聚共同情感、塑造集体规约、实现共同目标等方面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建构相似或相同情感、规约与目标而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民族传统体育在凝聚共同情感、塑造集体规约、实现共同目标等方面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面临三重现实困境:情感联结机制弱化、集体规约功能退化以及共同目标达成受阻。解决这些问题,应重构文化传承的情感机制与强化文化认同纽带以修复情感联结;借助现代性调适机制建构与功能认知重塑来复位集体规约;推进文化资本转化、重构道德教化体系、促进文化社会整合以及激活传统民主基因促进共同目标实现。从而在新时代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同情感 集体规约 共同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蒙古族为例
11
作者 樊桓伯 彭鹏 包呼格吉乐图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6,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蒙古族为例,探讨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经验,并提出启示。现状:明确时代目标,推动文化传承;加强文化融通,凝聚情感认同;注重特色教育,构建学科体系。经验:铸牢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互...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蒙古族为例,探讨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经验,并提出启示。现状:明确时代目标,推动文化传承;加强文化融通,凝聚情感认同;注重特色教育,构建学科体系。经验:铸牢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互鉴;融合多元文化,增进民族认同;突出主体地位,实现民族团结。启示:丰富文化交流,构筑精神家园;坚守民族特色,发挥多元优势;尊重文化差异,强化民族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蒙古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乐泉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实践,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独特文化行动。基于文化选择视角,从文化结构性动力与主体性动力2个层面,对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机...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实践,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独特文化行动。基于文化选择视角,从文化结构性动力与主体性动力2个层面,对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机制进行了解读。在结构性动力方面,无论是由民间游艺向民族民间体育的转向,还是由民族民间体育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向,其发展的主旨都凸显出各民族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所蕴含的对体育文化共性的认同;在主体性动力方面,非遗化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了传统体育文化根系,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能力。专业化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通过对体育活动元素“规范化”的处理,推动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多元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了良好的有利条件与现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化选择 结构性动力 主体性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共生理念下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乐泉 郭家欣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国家缔造、历史书写、文化创造、民族精神培育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这一作用机制生成的基础,突出体现在各民族体育文化于相互吸纳、彼此交融等文化共生理念中呈现...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国家缔造、历史书写、文化创造、民族精神培育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这一作用机制生成的基础,突出体现在各民族体育文化于相互吸纳、彼此交融等文化共生理念中呈现出的价值追求与文化观念。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共生的凝练及文化实践的提升,历经了由多元发展到共生凝聚、从共同进步到共有传承的不同历史进程,并最终指向于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传承中,民族传统体育既内蕴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存在实体的共同认知,亦生成了各民族之间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以及命运与共的共有情感。在中华体育文明共同价值伦理影响下,经过认知发展、情感生成以及价值指向三个层面的文化共生储备,逐步积淀为一种共生的东方体育文化模式。民族传统体育在各民族体育共有文化基因的基础上,通过共有体育文化认知的达成,为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归属、缔结共认价值观念夯实了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化共生 理论逻辑 情感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机与挑战: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审思 被引量:2
14
作者 莫冰莉 杨斌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3,共7页
民族传统体育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机遇与挑战交织交融、同步激荡。研究从价值理路、作用机制两个方面阐析民族传统体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显著的正向价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研究认为:... 民族传统体育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机遇与挑战交织交融、同步激荡。研究从价值理路、作用机制两个方面阐析民族传统体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显著的正向价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研究认为: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拥有国家战略引领共同行动、文化繁荣注入发展活力、健康需求拓宽现实场域、数字技术赋能共享形象等有利条件,但面临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的挑战、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冲击、地域限制与经济条件的掣肘、海量信息致使共识性的弥散、传承体系与教育融合不够等各种风险,进而从聚合文化动力、整合有效资源、完善传承体系、加大科技赋能等4个方面提出了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良如 顾怡然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79,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梳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体育诠释,探究民族传统体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在逻辑,并提出实践路径。内在逻辑:筑牢精神支撑、夯实物质基础、培植文化源泉、搭建互动平台。实践路径:加强治理,推...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梳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体育诠释,探究民族传统体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在逻辑,并提出实践路径。内在逻辑:筑牢精神支撑、夯实物质基础、培植文化源泉、搭建互动平台。实践路径:加强治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发展产业,助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弘扬文化,强化民族认同;开展活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凌雅燕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6,共7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记忆-情感-认知”视角出发,对中国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展开分析。研究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现为一种群体认同意识,包含身份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三重递进维度...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记忆-情感-认知”视角出发,对中国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展开分析。研究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现为一种群体认同意识,包含身份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三重递进维度。中国传统体育通过仪式性活动唤醒集体记忆,巩固共同体成员的身份认同;通过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构筑情感纽带,增强共同体成员的民族认同;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形塑认知,培育共同体成员的国家认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传统体育在新时期的推进路径:以数字化技术推动传统体育集体记忆的进一步传递;以多民族参与的传统体育活动构建民族间的情感联结;以“家-校-社”联动助推传统体育形塑国家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在机理 国家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感效”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17
作者 何柳 吴松诺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55,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基于“形感效”视域,探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内在逻辑:物质载体夯实共同体根基,身体实践深化共同体体验,三重效能提升共同体认同。实现路径:以“形”为基...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基于“形感效”视域,探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内在逻辑:物质载体夯实共同体根基,身体实践深化共同体体验,三重效能提升共同体认同。实现路径:以“形”为基,加强载体建设与文化阐释;以“感”为核,创新身体实践与体验模式;以“效”为要,强化文化传承与铸牢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形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传统体育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逻辑理路与教育路径
18
作者 刘显 林东梅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1,共9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于文化认同的群体归属意识与命运共同体理念。传统体育仪式以身体实践为媒介构建起跨地域、超方言的文化认同场域,其仪式展演中的符号共享、身体对话和情感共振,有效弥合了地域分隔、语言差异和记忆断层带来的身...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于文化认同的群体归属意识与命运共同体理念。传统体育仪式以身体实践为媒介构建起跨地域、超方言的文化认同场域,其仪式展演中的符号共享、身体对话和情感共振,有效弥合了地域分隔、语言差异和记忆断层带来的身份裂隙。本文借助传统体育仪式,深入挖掘“符号表征”“历史根脉”“精神共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必然逻辑,探索传统体育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路径。既能形成系统化的理论阐释体系与实践范式,又能推动中华文化认同从表层符号认知向深层价值内化的质性跃迁,更有助于构建起具有国际话语权的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体系,进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文化支撑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体育仪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符号 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构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进路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玉文 白晋湘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4,共12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旨归所在。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有效路径,两者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互融共进,具有双向建构性。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需要站在“历史”与“现代”的维度,...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旨归所在。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有效路径,两者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互融共进,具有双向建构性。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需要站在“历史”与“现代”的维度,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根植中华文明土壤,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凸显民族传统体育“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文明新形态;彰显民族传统体育“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助力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构建;把握中华文明特质,在现代化进程中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华民族现文明共融共生;促进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并逐渐成为构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脉络与现实进路 被引量:6
20
作者 殷鼎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34,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探究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历史脉络,并提出现实进路。价值:健身价值实在,增强身体基础;政治价值突出,奠定思想基础;经济价值明显,充实物质基础;文化价值丰富,铸牢价值基础;社会价值鲜明,夯实社...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探究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历史脉络,并提出现实进路。价值:健身价值实在,增强身体基础;政治价值突出,奠定思想基础;经济价值明显,充实物质基础;文化价值丰富,铸牢价值基础;社会价值鲜明,夯实社会基础。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历了自决、自治、自强三个阶段,现实进路:推动举措真实可触,强化工作深入人心,确保实践持续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民族传统体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