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洋军阀政府时期军队文职人员制度浅探
1
作者 周炎明 尹海清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204-205,共2页
1911年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窃取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控制当时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权长达十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军阀割据,各自为政,所谓的"中华民国政府"实为"北洋军阀政府"。
关键词 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文职人员制度 旧民主主义革命 军队 中华民国政府 辛亥革命 地方政权 中央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社会教育研究》
2
作者 周慧梅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79,共1页
本书对于民国时期社会教育进行了较系统的考察,研究时限为1912—1949年,内容限于中华民国政府直接管辖下的社会教育,不包括苏区、老解放区和日伪政府的社会教育,鉴于近代中国社会教育本身的延续性,晚清社会教育的改革内容被适当纳入。全... 本书对于民国时期社会教育进行了较系统的考察,研究时限为1912—1949年,内容限于中华民国政府直接管辖下的社会教育,不包括苏区、老解放区和日伪政府的社会教育,鉴于近代中国社会教育本身的延续性,晚清社会教育的改革内容被适当纳入。全书670千字,共分八章,前六章按时间轴梳理各个时段的社会教育发展历程,在方法上注意在具体时空和社会语境中考察、体认。政府及社会精英的制度设计与社会教育实际运作之间存在较大张力和运作空间,为国家与社会、地方利益与中央权威、乃至新制度与旧权威诸多力量和要素的博弈提供了充足的历史场景和机缘。而且,正是这种张力与空间的形成和不断变动,加速了中央政府以“行政力”推动社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教育改造与社会改造由此产生深度融合,正是基于这种张力和空间的存在,本书第三至六章各抽取一个区域性个案多角度探讨社会教育机关与其他政府机关、地方士绅以及基层社会之间的角力互动,以期通过这些区域中展示的共性特征,找到蕴涵其背后的社会教育发展规律性的历史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社会 教育研究 中华民国政府 教育发展规律 社会教育 中央权威 1949年 国家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下影人、文学改编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影对现代文学经典化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金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33,共9页
“二战”后,随即发生国共内战,大批大陆居民涌入当时的英殖民地香港,香港地区人口从1945年的60万,一路攀升到1961年的300万,①其中也包括了大批电影人,东西方冷战格局很快造就了香港政治局面的复杂和文化产业的多元,这些南下影人也分成... “二战”后,随即发生国共内战,大批大陆居民涌入当时的英殖民地香港,香港地区人口从1945年的60万,一路攀升到1961年的300万,①其中也包括了大批电影人,东西方冷战格局很快造就了香港政治局面的复杂和文化产业的多元,这些南下影人也分成“自由影人”和“进步影人”两大文化阵营。1950年,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了《外地电影输入暂行办法》,加强管制1949年以前无限制政策下输入的香港电影,1952年新中国政权加强管制香港电影的输入;而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只批准在港九电影戏剧事业自由总会(简称“自由总会”)注册成员所制作的影片才能输入台湾,如此看来,电影公司立场必须先明确,才能有生存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文学经典化 中国现代 文学改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民国政府 195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因素导致琉球群岛及钓鱼岛争议
4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1-241,共1页
李理撰文《“收回琉球”中的美国因素与钓鱼岛问题》指出,钓鱼岛自古为中国台湾岛的附属岛屿,与古“琉球”没有任何关系。历史史实有力地证明,在1945年二战结束以前,“钓鱼列岛”与古“琉球”没有所谓的“所属”关系。开罗会议期间... 李理撰文《“收回琉球”中的美国因素与钓鱼岛问题》指出,钓鱼岛自古为中国台湾岛的附属岛屿,与古“琉球”没有任何关系。历史史实有力地证明,在1945年二战结束以前,“钓鱼列岛”与古“琉球”没有所谓的“所属”关系。开罗会议期间,罗斯福有将“琉球”交还中国的意向,并向中国代表蒋介石提出。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蒋介石的失误,当时仅要求与美国共同管理琉球群岛,致使在《宣言》中未确定琉球未来回归“中国”的定位。二战结束以后,中华民国政府也曾积极地主张收回琉球,这其中就包括了“钓鱼列岛”,更在中琉划界问题上,提出以“钓鱼列岛”作为中国与琉球之中方边界,但由于美国的教唆菲律宾政府提出反对,并以“台湾白决”相抗衡,致使风雨飘摇的中华民国退而要求将中琉分界线划在“钓鱼台列岛”以外的想法也没有实现。这样“钓鱼列岛”就被裹挟到“琉球群岛”中,进而以“琉球”的一部分,最后被美国所托管。美国担心中华民国政府自身难保,更怕苏联染指琉球,提出日本对“琉球”有“剩余主权”,这为日后将琉球交给日本埋下伏笔,更为“钓鱼列岛”之争留下了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岛问题 美国因素 琉球 中华民国政府 “中国” 附属岛屿 开罗会议 共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档案学的状况与发展
5
作者 晓舟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46,共1页
中国档案学的状况 总的说来,从民国时期到现在,中国档案学一直在艰难中犹豫地发展。 这种发展的犹豫性表现在:第一,先天营养不足。档案学的起源,无论是1933年中华民国政府发起的“行政效率运动”,还是从1931年故宫博物院掀起的... 中国档案学的状况 总的说来,从民国时期到现在,中国档案学一直在艰难中犹豫地发展。 这种发展的犹豫性表现在:第一,先天营养不足。档案学的起源,无论是1933年中华民国政府发起的“行政效率运动”,还是从1931年故宫博物院掀起的“清理明清历史档案”的浪潮,最后的结果都不令人理想。这给中国档案学的发展打下了烙印,为其在夹缝中犹豫地发展埋下了难堪的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档案学 “行政效率运动” 中华民国政府 故宫博物院 1931年 民国时期 营养不足 历史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