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楼兰地区史前农业遗存及其价值探赜
1
作者
孙海芳
刘学堂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4,共9页
古楼兰地区是史前东西方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区域。农业考古所见小麦、黍、粟等粮食遗存,以及麻黄枝、各类草编器等植物遗存,见证了该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与先民生计模式的发展变迁。小河墓地中的小麦颗粒保存完好程度在世界粮食考古史...
古楼兰地区是史前东西方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区域。农业考古所见小麦、黍、粟等粮食遗存,以及麻黄枝、各类草编器等植物遗存,见证了该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与先民生计模式的发展变迁。小河墓地中的小麦颗粒保存完好程度在世界粮食考古史上罕见,是六倍体小麦在中国史前存在的明确考古证据。新疆是中国小麦起源与东传的关键区域,西方来源的小麦与东方来源的粟、黍在楼兰地区交汇,推动了古代西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展现了早期东西方两大农业文化系统的交流交融,以及新疆先民对中华文明形成发展所做的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兰地区
农业考古遗存
生态环境
生计模式
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楼兰地区史前农业遗存及其价值探赜
1
作者
孙海芳
刘学堂
机构
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
西安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
新疆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4,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疆古道考古遗存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演进研究”(项目编号:23BMZ14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疆历史问题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3VXJ015)。
文摘
古楼兰地区是史前东西方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区域。农业考古所见小麦、黍、粟等粮食遗存,以及麻黄枝、各类草编器等植物遗存,见证了该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与先民生计模式的发展变迁。小河墓地中的小麦颗粒保存完好程度在世界粮食考古史上罕见,是六倍体小麦在中国史前存在的明确考古证据。新疆是中国小麦起源与东传的关键区域,西方来源的小麦与东方来源的粟、黍在楼兰地区交汇,推动了古代西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展现了早期东西方两大农业文化系统的交流交融,以及新疆先民对中华文明形成发展所做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
楼兰地区
农业考古遗存
生态环境
生计模式
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
Keywords
the Loulan region
archaeological remains of agricultu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ivelihood pattern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分类号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楼兰地区史前农业遗存及其价值探赜
孙海芳
刘学堂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