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古神话传说与中华文化精神 被引量:4
1
作者 何晓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16-119,共4页
1 神话传说是人类文化初级阶段的产物,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洪荒岁月,原始人凭借简陋的工具、坚韧的毅力和不断增长的智慧,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在顽强的生存努力中,人类的体力和... 1 神话传说是人类文化初级阶段的产物,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洪荒岁月,原始人凭借简陋的工具、坚韧的毅力和不断增长的智慧,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在顽强的生存努力中,人类的体力和脑力日益进步,到了他们“两手教导大脑,随后聪明一些的头脑教导双手,以及聪明的两手再度更有力地促进头脑的发展的时候”,原始人便不再仅仅被动地应付自然的考验,而开始试图对长期困惑他们的自然观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神话传说 中华文化精神 文化史研究 人类文化 希伯莱人 群体意识 恶劣的自然环境 民族文化精神 费尔巴哈 自然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形离到神合——文化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两极相通中中华文化精神的寻绎 被引量:1
2
作者 薛晓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3-106,共4页
在同一历史语境中诞生的文化保守主义与文化激进主义,由于其"形"的分离,使得它们之间相互对立,但是二者又是近代社会变动和进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孪生体和伴生物,从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中,明显地可透视到一种中华文... 在同一历史语境中诞生的文化保守主义与文化激进主义,由于其"形"的分离,使得它们之间相互对立,但是二者又是近代社会变动和进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孪生体和伴生物,从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中,明显地可透视到一种中华文化精神的深沉气韵,这种"神"的契合,使得二者互相针砭又互相启发,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景观。在二者非此即彼极性思维的隔膜中,寻绎它们内在的文化精神与文化情怀,可消弭其不可调和的交锋与冲突,以此实现二者公平的文化思维表述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离与神合 文化保守主义 文化激进主义 中华文化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精品立世传承中华文化精神——《百年巨匠》丛书评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铁巍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70-70,共1页
20世纪初",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在战火频仍的中国,一批文人志士拿起画笔,为祖国摇旗呐喊。特定的历史环境和背景使这些艺术大家将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感悟融汇在艺术造诣上,从而开创出中国美术的繁荣局面。他们的成就对中国... 20世纪初",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在战火频仍的中国,一批文人志士拿起画笔,为祖国摇旗呐喊。特定的历史环境和背景使这些艺术大家将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感悟融汇在艺术造诣上,从而开创出中国美术的繁荣局面。他们的成就对中国美术乃至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当今世界语境下,重新解读大师人生与大师的艺术,都有着特殊而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精神 文化运动 评介 丛书 传承 精品 艺术造诣 中国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缘文化与现代文明”笔谈
4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5-266,共2页
中华民族历来重群体、重人伦,追求自强奋斗、有序和谐,因而涵纳着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等因素的五缘文化成了团结中华民族、凝聚华人力量的强韧纽带,并且将在发展世界华人经济联系中起重要作用。寻找“五缘”文化的文化、心... 中华民族历来重群体、重人伦,追求自强奋斗、有序和谐,因而涵纳着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等因素的五缘文化成了团结中华民族、凝聚华人力量的强韧纽带,并且将在发展世界华人经济联系中起重要作用。寻找“五缘”文化的文化、心理活水源头,展示其演变历史轨迹和当今的活生态,深究其功能与作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两岸和平发展、和谐侨社乃至和谐世界,不仅有学术意义,也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精神 五缘文化 现代文明 构建和谐社会 两岸和平发展 中华民族 和谐世界 功能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家国情怀和思政教育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79-83,共5页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依托家国情怀实现国内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电影工作者寻找新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依托家国情怀实现国内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电影工作者寻找新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形成‘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之势。”^([1])由于当代中国价值、中华文化以及中国审美和国家意识形态协同共生,新时代主旋律电影莫不以家国情怀为共情枢纽,强调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作用,努力推动全社会的思政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国家意识形态 家国情怀 思想政治教育 主旋律电影 电影工作者 协同共生 中华文化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