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南花灯戏中华文化基因的表征与赓续——基于唱词文本的分析
1
作者 赵尔文达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4,共12页
花灯戏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形式,长期流传于贵州思南地区,其唱词文本中描摹的传统农耕文化底色、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凝聚的情感归依和美好愿景等是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表征。通过思南花灯戏的演绎,思南民众形成对自然—社会—... 花灯戏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形式,长期流传于贵州思南地区,其唱词文本中描摹的传统农耕文化底色、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凝聚的情感归依和美好愿景等是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表征。通过思南花灯戏的演绎,思南民众形成对自然—社会—国家的多层次中华文化基因的具体认知。不断演绎与创新的思南花灯戏,是中华文化基因赓续的鲜活样本,体现了各民族行为模式的践行与形塑,以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及家国情怀的情感表达,同时也为建设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不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基因 思南花灯戏 唱词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根基记忆与中华文化基因——西南少数民族史诗与神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宁阳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5-168,共14页
西南少数民族的史诗与神话中普遍存在着相同的叙事母题与叙事结构,共享着相似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符号,共塑着相通的道德精神与伦理价值,传承着共同的文明观念与民族意识,表达着亲近的民族认同、历史认同与文化认同,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 西南少数民族的史诗与神话中普遍存在着相同的叙事母题与叙事结构,共享着相似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符号,共塑着相通的道德精神与伦理价值,传承着共同的文明观念与民族意识,表达着亲近的民族认同、历史认同与文化认同,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基因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毫不夸张地说,西南少数民族的史诗与神话虽充满着浪漫想象与艺术加工,但并非虚构的文学和虚拟的记忆,而是文化真实、社会现实、地方经验的反映。与宏观历史叙事、官方话语表达及精英书写传统一样,史诗与神话也能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添加文化养分和提供精神动力,二者同构、互补,共同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具有深厚历史根基、广泛社会基础、多元记忆证据及多层认同逻辑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诗与神话 历史根基记忆 中华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船会蕴含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3
作者 王丹 范继武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5年第5期26-38,153,共14页
传统节日承载历史记忆与核心文化,是认同表达的符号表征。太平堡龙船会以起源传说、文化记忆、仪式展演等形塑太平堡客家人不同层级的文化认同,阐明个体和社群对家族、地方及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太平堡龙船会的传承发展及其表现... 传统节日承载历史记忆与核心文化,是认同表达的符号表征。太平堡龙船会以起源传说、文化记忆、仪式展演等形塑太平堡客家人不同层级的文化认同,阐明个体和社群对家族、地方及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太平堡龙船会的传承发展及其表现形式源于家族认同,家族认同为本源性认同,龙船会又在家族认同基础上不断开放包容,不同姓氏之间交往交流与共创共享,成为建构地域认同的文化传统。太平堡龙船会以中华文化精神和信仰价值体系为中心,将家族生活、地方传统融入并凝结为中华民族共享文化符号,进而塑造太平堡人和客家人的中华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船会 端午节 太平堡 中华文化认同 中华文化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