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文化“走出去”对企业海外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1
作者 顾振华 侯文平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11,共12页
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设立既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评估其影响大小并挖掘影响机制具有现实意义。依托异质性企业理论,提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推动相关企业“走出去”的完整路径,并利用2012年至2... 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设立既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评估其影响大小并挖掘影响机制具有现实意义。依托异质性企业理论,提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推动相关企业“走出去”的完整路径,并利用2012年至2022年国内文化类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设立后,基地内文化企业的海外收入显著提高;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对文化企业“走出去”的推动效应不仅在时间上有持续性,在空间上有溢出性,而且还在地区、产权和企业类型上存在异质性;税收减免优惠和人力资本投入发挥了影响机制的作用。研究为实现文化自信目标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走出去” 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税收减免优惠 人力资本投入 文化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化“走出去”与中国价值观的道德诠释 被引量:6
2
作者 田海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共7页
中华文化"走出去"内含中国价值观的道德诠释,而中国价值观的道德诠释又关系到文化"走出去"所必须具备的文化自信,二者密不可分。中国价值观的道德诠释既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内向"诠释形式进行... 中华文化"走出去"内含中国价值观的道德诠释,而中国价值观的道德诠释又关系到文化"走出去"所必须具备的文化自信,二者密不可分。中国价值观的道德诠释既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内向"诠释形式进行,也可以通过文化走出去的"外向"诠释形式进行。它包括两大历史性课题:如何对中华传统价值观进行现代性转化,如何对人类共同价值观进行合理的中国诠释和发展。这是中华文化"走出去"内含的对中国价值观进行道德诠释的"合内外"之道。文化"走出去"作为国家战略,是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球化的世界新格局"为背景条件和诠释空间,蕴含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拓展。由文化"走出去"推进中国价值观的道德诠释,要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高度来理解,其关键在于促进文明对话、文化理解和价值共识,重点是"人"的诠释,核心是共同体伦理,根本则在于中国现代性之建构。"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家",而只有建立在中国价值观的道德诠释的基础上,中华文化"走出去"才会在伦理上或精神上"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走出去” 中国价值观 道德诠释 家国天下 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