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华教育改进社对20年代教育科学化的贡献 |
涂怀京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3
|
|
2
|
中华教育改进社年会有关图书馆议决案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
黄少明
|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3
|
中国教育界与中日庚款退还纠葛——以中华教育改进社的活动为中心 |
何树远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4
|
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民国幼稚园教育本土化中的作用 |
吴媛媛
|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5
|
中华图书馆协会的孵化器——中华教育改进社 |
吴稌年
|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6
|
中华职业教育社农村改进始末 |
李益生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7
|
道尔顿制沉寂背后的“明”与“暗”——以1926年《新教育评论》论战为中心 |
娄岙菲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8
|
陶行知先生“深入蒙古教育之乡” |
刘硕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1982 |
0 |
|
9
|
陶行知生平事迹五考 |
余子侠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0
|
陶行知与体育 |
胡小明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6
|
|
11
|
论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麦克乐 |
杨志康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
1985 |
5
|
|
12
|
麦克乐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
王建台
|
《体育文化导刊》
|
1994 |
9
|
|
13
|
论陶行知 |
高时良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1
|
|
14
|
忆行知师在南京高师时的几件事 |
章柳泉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1
|
|
15
|
为了提高国民素质——陶行知扫盲的理论和实践评述 |
邓宗琦
熊贤君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0 |
|
16
|
历代帝王庙 |
李林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5 |
0 |
|
17
|
师专要培养具有改造农村能力的教师 |
唐文生
徐学华
张宝臣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