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的乡村建设实验 被引量:5
1
作者 谭重威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8-89,共12页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的乡村建设实验,从1946年至1949年开展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目标和原则,组织机构也很健全。在实施《农村建设计划》的过程中,在农村教育、经济建设、组织合作社、卫生建设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的乡村建设实验,从1946年至1949年开展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目标和原则,组织机构也很健全。在实施《农村建设计划》的过程中,在农村教育、经济建设、组织合作社、卫生建设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其成功经验可供目前正在实施的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华西实验区 晏阳初 乡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晏阳初与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被引量:1
2
作者 熊杰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6-87,共2页
民国记忆晏阳初(1890-1990),四川巴中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他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事业,希冀通过普及平民教育“除文盲、作新民”,改变国民中广泛存在的“愚、贫、弱、私”四大病症,进而带动乡村发展和民... 民国记忆晏阳初(1890-1990),四川巴中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他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事业,希冀通过普及平民教育“除文盲、作新民”,改变国民中广泛存在的“愚、贫、弱、私”四大病症,进而带动乡村发展和民族振兴,实现教育救国的目的。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中国近代乡村建设作出过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中国现代教育 晏阳初 教育救国 乡村建设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民族振兴 四川巴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教会华西实验区对于土地问题的探索(1946-1949)
3
作者 张艺英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8-187,208,共11页
以往在“革命与改良”的二元视野下,学界批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简称平教会)是未触动土地问题的改良主义。事实上,平教会在1946-1949年的华西实验区阶段,囿于多种因素,提出了系统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即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以此为载... 以往在“革命与改良”的二元视野下,学界批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简称平教会)是未触动土地问题的改良主义。事实上,平教会在1946-1949年的华西实验区阶段,囿于多种因素,提出了系统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即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以此为载体,通过统租分佃并最终创置合作社社田的方法来解决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使用权。受经费短缺、国民政府不支持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方案只在卢作孚所领导的北碚乡村建设实验区的一个保开展实验。鉴于直接解决土地问题不可行,平教会转而协助国民政府实行的“农地减租”,希望能在此过程中增强自身力量,迂回地解决乡村土地问题。尽管平教会在华西实验区没能最终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但他们对这一问题的探索经验有助于农复会在台湾地区成功推动土地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阳初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教会) 乡村建设 华西实验区 土地问题 创置社田 农地减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教会的平民教育运动及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4
作者 吉同权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3,共2页
20世纪20、30年代由平教会所发起的平民教育运动,其核心是在乡村推行“四大教育”,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在当时取得的成果有限,但以晏阳初、陶行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志士仁人在这场运动中所体现的爱国精神和在农村所做出的一些有益探索,... 20世纪20、30年代由平教会所发起的平民教育运动,其核心是在乡村推行“四大教育”,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在当时取得的成果有限,但以晏阳初、陶行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志士仁人在这场运动中所体现的爱国精神和在农村所做出的一些有益探索,对当今的新农村建设是有着巨大的启发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会 平民教育运动 新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 被引量:5
5
作者 赵玉霞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66-70,共5页
中国二三十年代的平民教育运动以“除文盲,作新民”为宗旨,提出四大教育连环进行,综合治理,改造农村,企图借助教育的力量振兴中国农村,复兴民族,并为此进行了定县实验,这是典型的“教育救国论”。这种改良主义的做法在半殖民地... 中国二三十年代的平民教育运动以“除文盲,作新民”为宗旨,提出四大教育连环进行,综合治理,改造农村,企图借助教育的力量振兴中国农村,复兴民族,并为此进行了定县实验,这是典型的“教育救国论”。这种改良主义的做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是行不通的。但平教运动倡导者们忧国忧民、矢志教育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称道。在那个年代,教育固然不足以救国,而平教岂可因之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运动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晏阳初 二三十年代中国 平民教育运动 教育评论 四大教育 教会 定县实验 乡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平民教育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春燕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105-108,共4页
民国时期平民教育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周春燕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国难深重的旧中国,一切旨在“重造国民”的平民教育运动曾风行一时。当时一批既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又富有传统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纷纷走出故纸堆,从斗室书斋来到... 民国时期平民教育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周春燕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国难深重的旧中国,一切旨在“重造国民”的平民教育运动曾风行一时。当时一批既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又富有传统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纷纷走出故纸堆,从斗室书斋来到偏远农村,欲从改造农民、建设农村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晏阳初 教运动 民国时期 陶行知 教派 平民教育运动 识字教育 乡村教育 乡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与平教会关系考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鲍玉仓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59,共1页
1920年代以来,基于对中国社会变革性质的不同认识,国内各派别或团体纷纷探索不同的变革道路。其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村从事土地革命,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平民教育派则以"四大教育"为主要方式推行乡村改良。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 教会 考析 社会变革 土地革命 平民教育 毛泽东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县实验”中的生计教育 被引量:4
8
作者 宋恩荣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8年第5期29-33,共5页
晏阳初先生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于1926年至1937年间在河北省定县有计划地开展了规模宏大、历时长久的以平民教育运动为核心的乡村建设的全面实验。本文拟就定县实验中的生计教育作一简要介绍与分析,以为当前各地正在开展的农村教... 晏阳初先生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于1926年至1937年间在河北省定县有计划地开展了规模宏大、历时长久的以平民教育运动为核心的乡村建设的全面实验。本文拟就定县实验中的生计教育作一简要介绍与分析,以为当前各地正在开展的农村教育改革实验提供历史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教育 定县实验 教会 农民生活 农村教育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农村建设 理论与实践 乡村建设运动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育运动的历史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如才 李德恩 《当代教育科学》 1997年第4期72-74,42,共4页
关键词 乡村教育 历史回顾 乡村建设运动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平民教育运动 陶行知 晏阳初 农村教育改革 实验区 大职业教育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思想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10
作者 胡建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29-32,23,共5页
在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研究热潮中,有人描绘出这样一条历史轨迹:“1.从鸦片战争,……至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是……从器物上承认不如西洋文明,而觉得有必要于此舍己从人的时期;2.从甲午战争失败,……至1911年共和革命成功,是……从制度上... 在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研究热潮中,有人描绘出这样一条历史轨迹:“1.从鸦片战争,……至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是……从器物上承认不如西洋文明,而觉得有必要于此舍己从人的时期;2.从甲午战争失败,……至1911年共和革命成功,是……从制度上承认不如西洋文明,而勇于革除勇于建立的时期;3.从辛亥革命,……至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 教育思潮 教育目的 文化发展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普及教育 传统教育理论 思想影响 封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先生“深入蒙古教育之乡”
11
作者 刘硕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2年第1期112-112,共1页
陶行知先生(1891——1946)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努力探索,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断创造,不断前进的一生。 一九一四年他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一九一七年回国后积极响应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教育,改革... 陶行知先生(1891——1946)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努力探索,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断创造,不断前进的一生。 一九一四年他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一九一七年回国后积极响应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教育,改革旧教育。一九二二年担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与朱其慧等先生共同发起组织平民教育促进会,编写平民教育课本。他怀着解救国家“迫在眼前”的“危亡之祸”和创造“四通八达的社会”的善良愿望,主持教育调查,四处奔走、接触下层群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蒙古族教育 平民教育 民主教育 少数民族教育 教育 促进会 层群 中华教育改进社 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伏园定县事迹钩沉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博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9-56,68,共9页
孙伏园曾经是周氏兄弟过从甚密的弟子,更是现代文坛上的“副刊大王”,其生平一直颇受现代文学研究者的瞩目。但是,孙伏园人生中有段经历却少为世人了解:自1931年留法归来,孙伏园应晏阳初之邀,赴河北定县实验区担任中华平民教育促... 孙伏园曾经是周氏兄弟过从甚密的弟子,更是现代文坛上的“副刊大王”,其生平一直颇受现代文学研究者的瞩目。但是,孙伏园人生中有段经历却少为世人了解:自1931年留法归来,孙伏园应晏阳初之邀,赴河北定县实验区担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平民文学部主任近七载,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后,才被迫随平教会撤退至湖南长沙。这是孙伏园生命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了解这段历史对于理解孙伏园的生平轨迹甚为必要。这段历史少人提及的原因之一,或许是由于相关文献的匮乏。当事人孙伏园未有当年的日记和回忆录公诸于世,后来平教会定县实验区的档案据说也多散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伏园 定县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钩沉 事迹 现代文学 1931年 1937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君问归期未有期——记孙伏园在四川十年(1940—1949)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惠连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2-86,共5页
关键词 孙伏园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四川 父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晏阳初乡村建设的重庆乐章”历史档案展将赴台巡展
14
作者 陈辉 黄娟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10,共1页
11月20日,重庆市档案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晏阳初乡村建设的重庆乐章一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历史档案展”将于11月26日起赴台湾巡展。
关键词 历史档案 乡村建设 晏阳初 重庆 巡展 乐章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新闻发布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晏阳初与华西实验区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启江 罗杨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83,共2页
70多年前,以晏阳初为代表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以下简称“平教会”),以重庆璧山为中心,建立了华西实验区,开展了长达10年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实验。华西实验区被学术界誉为晏阳初在中国建立的最后一个“乡村建设实验基地”,直... 70多年前,以晏阳初为代表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以下简称“平教会”),以重庆璧山为中心,建立了华西实验区,开展了长达10年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实验。华西实验区被学术界誉为晏阳初在中国建立的最后一个“乡村建设实验基地”,直接影响了后来台湾地区土地改革和菲律宾、加纳、哥伦比亚等国家的乡村改造运动,几十年来一直备受海内外研究者关注。而在重庆市璧山区档案馆现存有387卷晏阳初华西实验区档案,这为晏阳初研究和民国乡村建设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区 晏阳初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乡村建设 区档案馆 实验基地 土地改革 台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合作社的地方是河北翟城村 被引量:2
16
作者 米鸿才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1996年第1期53-56,共4页
关键词 翟城村 合作社 米迪刚 我国历史 股份合作制 合作经济组织 教育事业 教育 村治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痛悼念周先庚教授 被引量:2
17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36-336,共1页
我国著名现代实验心理学家,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周先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96年2月4日10时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关键词 沉痛悼念 国际心理学 实验研究报告 实验心理学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汉字阅读 清华大学理学院 北京大学 操作合理化 皮肤电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誉满四海 风范永存——追记著名社会学家李景汉教授
18
作者 戴盛中 《社会》 1987年第2期52-53,共2页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调查家、社会学老前辈李景汉教授,因病于1986年9月2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2岁。1894年李景汉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17年赴美就读社会学,先后获得珀玛拿大学学士学位、加利福尼亚大学硕士学位,并在哥伦比亚...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调查家、社会学老前辈李景汉教授,因病于1986年9月2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2岁。1894年李景汉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17年赴美就读社会学,先后获得珀玛拿大学学士学位、加利福尼亚大学硕士学位,并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24年回国后,历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社会调查部主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区社会调查部主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 定县实验 中国社会学 社会调查方法 社会学家 部主任 乡村 哥伦比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海为家尽弟昆──论黄炎培土地革命时期的政治态度
19
作者 俞润生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黄炎培 土地革命时期 中华职业教育 新生活运动 蒋介石 《毛泽东选集》 乡村教育 社会主义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中央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