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来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17,共5页
中华审美文化和谐的根本精神,贯穿于中华审美文化各因素、各层次、各维度的种种具体关系之中,形成中华审美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儒、释、道的美学观念和审美理想,是构成中华审美文化的基本元素和基本内容;感性和理性的融合是中华审美文... 中华审美文化和谐的根本精神,贯穿于中华审美文化各因素、各层次、各维度的种种具体关系之中,形成中华审美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儒、释、道的美学观念和审美理想,是构成中华审美文化的基本元素和基本内容;感性和理性的融合是中华审美文化的一大特点;伦理性与审美性的结合,即美与善的结合,是中华审美文化的另一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审美文化 基本特征 审美理想 和谐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18世纪梅森仿中华与东洋瓷看中欧、日欧及中日美术文化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才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6-184,共9页
欧洲瓷器自主生产的始作俑者——梅森瓷器产生于18世纪初,其最初的发展是通过仿制中华瓷器实现的,明末清初由于中国战乱,欧洲从中国进口瓷器业务减少甚至暂停,于是转向日本,这就使初步发展时期的梅森瓷器由最初仿制中华瓷器转向同时仿... 欧洲瓷器自主生产的始作俑者——梅森瓷器产生于18世纪初,其最初的发展是通过仿制中华瓷器实现的,明末清初由于中国战乱,欧洲从中国进口瓷器业务减少甚至暂停,于是转向日本,这就使初步发展时期的梅森瓷器由最初仿制中华瓷器转向同时仿制中华与东洋瓷器。在其最初发展中对中华和东洋瓷器进行了大量仿制,仿制中出现了由审美趣味差异引发的各种偏移。仿中华瓷出现的偏移主要是悖离了中华美术语汇的中间性特质,仿东洋瓷出现的偏移主要是对形式感知强度的欧式提升。这段史实给中欧、日欧乃至中日跨文化美术认知提供了一个基于艺术实践的平台。不仅使由此而来的中、日、欧美术比较方面的认知深深植根于跨文化艺术实践,而且相关艺术间性特质也获得了具体深入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森 中华审美文化 中国风(Chinoiserie) 艺术间性 中华瓷器 东洋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