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战时期“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化动员考论
1
作者 马小泉 尚方超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7-142,共6页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擎起了文化救亡的大旗,积极探索符合文化人士自身的方式,形成了常规化的舆论宣传动员模式和非常规化的战地实践动员模式,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为持久抗战做出了...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擎起了文化救亡的大旗,积极探索符合文化人士自身的方式,形成了常规化的舆论宣传动员模式和非常规化的战地实践动员模式,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为持久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基于实践基础上的动员模式和助力抗战的特殊功效,全面展示出了中国文化在应对民族危机过程中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战争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文化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引抗战文艺发展的重要讲话——谈新发现的周恩来同志在“文协”成立会上的演说 被引量:2
2
作者 蔡清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28-30,共3页
过去看现代文学史料或听文艺界前辈讲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史,得知周恩来同志出席过1938年三月二十七日在武汉举行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并被选为名誉理事,我心里既感欣幸又觉不足。感到欣幸的是,我们党中央的副主席周恩... 过去看现代文学史料或听文艺界前辈讲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史,得知周恩来同志出席过1938年三月二十七日在武汉举行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并被选为名誉理事,我心里既感欣幸又觉不足。感到欣幸的是,我们党中央的副主席周恩来同志,自始自终地关心和领导着国统区的文艺运动;但又觉得对周恩来同志与“文协”成立的关系说得太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文艺 重要讲话 演说 文艺运动 新发现 作家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社论 文艺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延安文艺大众化的历史演变与实践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贵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7,共9页
大众化问题的缘起基于新文学作家力图释放和化解新文学的接受困扰。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再到"延安",形成了一条清晰的大众化的发展轨迹。"左联"时期的历史贡献主要是对大众化理论的讨论,... 大众化问题的缘起基于新文学作家力图释放和化解新文学的接受困扰。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再到"延安",形成了一条清晰的大众化的发展轨迹。"左联"时期的历史贡献主要是对大众化理论的讨论,但未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作品。"文协"期间沿承了"左联"的讨论,其理论贡献主要在于"民族形式"的研究。延安时期是"左联"以来的大众化运动的收获期,这其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条件不容忽视:一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大众化问题的空前深入而系统的阐发。《讲话》是对"左联"以来有关大众化问题讨论的集大成和全面提升,有效弥补和修复了"左联"时期理论上的不足与缺陷,其阐发的理论针对性强而便于作家操作,对指导作家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二是延安文艺借助于政治的力量,使大众化运动在文艺的各个层面得以全方位的展开。这种自上而下的政治力量的支持,是延安文艺的大众化运动能取得巨大功绩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大众化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延安 文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初期武汉抗日文化述略
4
作者 陈乃宣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26-28,共3页
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宣布在重庆办公。武汉是南京到重庆的中转站,决定迁都的第二天,各国驻华使节均移驻武汉。11月30日,国民政府所属各部、委也相继移驻武汉。一时间,国民党党、政、军、财、文等方面的重要人物,也都集中在武汉。八... 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宣布在重庆办公。武汉是南京到重庆的中转站,决定迁都的第二天,各国驻华使节均移驻武汉。11月30日,国民政府所属各部、委也相继移驻武汉。一时间,国民党党、政、军、财、文等方面的重要人物,也都集中在武汉。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迁汉后,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也来到武汉,第三党、救国会的领导人也来到武汉,武汉成了事实上的战时首都。作为全国临时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的武汉,对全国各地的文化人颇有吸引力,大批文化机关、团体和文化人士从各地纷纷涌向武汉,成为武汉抗战初期文化运动的中坚。截至1937年底止,到汉的文化团体多达100—200个,各类文化人多达1000人以上。真可谓精英荟萃,群彦毕集,武汉成了全国新的文化中心。一、武汉抗日文化的勃兴各种文化团体和各类文化人汇集武汉,使武汉抗日文化勃然业盛起来,武汉抗日文化勃兴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 中国共产党 战初期 国民政府 文化人 文化团体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文化中心 日文化宣传 战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的阳太阳教授
5
作者 蔡定国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8-41,37,共5页
抗战时期的阳太阳教授蔡定国阳太阳教授于1909年12月6日,出生在山育水秀的历史名城桂林,抗日战争时期,他正逢“而立”之年,这时的他不仅已成为一位有影响的书画家、艺术教育家,而且是一位富有热情的诗人和社会活动家。一、... 抗战时期的阳太阳教授蔡定国阳太阳教授于1909年12月6日,出生在山育水秀的历史名城桂林,抗日战争时期,他正逢“而立”之年,这时的他不仅已成为一位有影响的书画家、艺术教育家,而且是一位富有热情的诗人和社会活动家。一、活跃的社会活动家1937年7月7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时期 太阳 新写实主义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艺术教育 绘画艺术 《救亡日报》 抒情诗 广西日报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抗战时期的世界反法西斯文化研究资料索引
6
作者 魏华龄 郭维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7-35,共9页
桂林抗战时期的世界反法西斯文化研究资料索引魏华龄,郭维娟世界反法西斯总论桂林城里的两朵鲜花—日语训练班、俄文专科学校曼非《抗战文化》1939.1.1论敌人的文化进攻与我们的对策黄药眠《救亡日报》1939.2.2.1版... 桂林抗战时期的世界反法西斯文化研究资料索引魏华龄,郭维娟世界反法西斯总论桂林城里的两朵鲜花—日语训练班、俄文专科学校曼非《抗战文化》1939.1.1论敌人的文化进攻与我们的对策黄药眠《救亡日报》1939.2.2.1版欢迎我们苦难中的国际友人于竹如《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时期 反法西斯 研究资料 桂林文化 桂林战文化 奥斯特洛夫斯基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文化研究 资料索引 法西斯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抗战时期的“文协”
7
作者 庄桂成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武汉战时期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文化人 赤子之心 文学家 艺术家 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协的历史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段从学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7-192,共6页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以领导和组织全国文艺作家从事抗战文艺运动为基本目标的全国性文学组织。文协总会与分会之间的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抗战文艺》的编辑出版,以及文协的理论批评活动,都鲜明地体现了文协...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以领导和组织全国文艺作家从事抗战文艺运动为基本目标的全国性文学组织。文协总会与分会之间的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抗战文艺》的编辑出版,以及文协的理论批评活动,都鲜明地体现了文协旨在组织和领导全国抗战文艺运动的历史特征。在抗战初期的历史情境中,文协试图组织和领导全国文艺运动的组织目标迅速获得了全国文艺作家的广泛认同,文协发动和组织的许多活动也因此而演变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运动,对抗战时期的新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文艺运动 文艺政策 作家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作家》英文月刊与老舍 被引量:1
9
作者 黄芳 柳欣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71,共1页
据张桂兴《老舍主编及参与编辑的刊物考》统计,老舍先后担任过《南开季刊》《抗战文艺》《说说唱唱》及《北京文艺》等10种中文报刊的主编或编辑,并在这些刊物上发表过大量文学作品。由此看来,现代中文报刊是老舍发表文学作品及实践编... 据张桂兴《老舍主编及参与编辑的刊物考》统计,老舍先后担任过《南开季刊》《抗战文艺》《说说唱唱》及《北京文艺》等10种中文报刊的主编或编辑,并在这些刊物上发表过大量文学作品。由此看来,现代中文报刊是老舍发表文学作品及实践编辑思想的重要平台。其实老舍还曾担任过创刊于1939年8月的英文月刊《中国作家》(Chinese Writers)的编辑。该刊由位于重庆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版,在香港设有办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作家》 中文报刊 《说说唱唱》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老舍 文艺 文学作品 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学习重点(四)
10
作者 李平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5年第1期50-54,共5页
一、“文协”简况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1983年成立于汉口,被看作是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占线最终形成的标志。它的任务是“团结一切不愿做日本帝国主义者底奴隶的文艺作家,从文艺的道路上参加这个光荣的民族事业。”它提... 一、“文协”简况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1983年成立于汉口,被看作是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占线最终形成的标志。它的任务是“团结一切不愿做日本帝国主义者底奴隶的文艺作家,从文艺的道路上参加这个光荣的民族事业。”它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组织了作家战地访问团,帮助作家深入前线和民间,以描写抗战现实。它的会刊是《抗战文艺》,这是抗战时期坚持得最久的刊物之一。1939年到1940年是它最活跃的时期,抗战胜利后,它更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学习重点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解放区 战时期 日本帝国主义 文艺整风运动 主要特点 作品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所知道的周作人 被引量:2
11
作者 楼适夷 《鲁迅研究动态》 1987年第1期3-4,共2页
关于周作人在敌伪时期出任伪职事,我知道很少。一九三八年五月在武汉,知道周作人在北平出席了敌人召开的所谓“更生中国文化座谈会”,文艺界担心他留在北平,有叛国事敌的可能。
关键词 周作人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北平 中国文化 武汉 职事 座谈会 国民党 出版社 生活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封新发现的茅盾给李劼人的信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定周 《社会科学研究》 1982年第6期107-109,共3页
在编辑《李劼人选集》的过程中,1979年初夏,我因组稿出差北京,到了李劼老的女儿李眉家里,查找长篇小说《天魔舞》遗稿和搜集出书的有关资料。在翻检老作家遗稿时,我们欣喜地发现了茅盾给李劼人的一封信夥饩谋4媪思甘甑氖樾?是用... 在编辑《李劼人选集》的过程中,1979年初夏,我因组稿出差北京,到了李劼老的女儿李眉家里,查找长篇小说《天魔舞》遗稿和搜集出书的有关资料。在翻检老作家遗稿时,我们欣喜地发现了茅盾给李劼人的一封信夥饩谋4媪思甘甑氖樾?是用当年的一张条幅浅黄色草纸信笺写的,信纸左下角印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会”的红色字样。信的内文是用毛笔写的行书字,字迹清秀,遒劲有力;墨色浓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稿 草纸 信纸 新发现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茅盾 长篇小说 过程 书信 三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底烽烟著春秋——记楼适夷的编辑生涯
13
作者 刘为民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2-76,共5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建社后不久,楼适夷即担任该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在这个岗位上,他一直战斗了25个春秋,直到1976年离休。然而,说起他的编辑生涯,则要回溯到本世纪20年代的上海,那时的楼适夷,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
关键词 楼适夷 编辑工作 编辑生涯 茅盾 阵地 图书馆 国民党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总编辑 社会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相济的生命形态──老舍文化人格论之一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锡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84-86,共3页
刚柔相济的生命形态──老舍文化人格论之一郭锡健研究老舍的人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当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掀起狂涛巨澜时,像郭沫若、巴金这样出身于封建剥削家庭的青年都倍受鼓舞,或组织社团,热情创作,或被《... 刚柔相济的生命形态──老舍文化人格论之一郭锡健研究老舍的人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当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掀起狂涛巨澜时,像郭沫若、巴金这样出身于封建剥削家庭的青年都倍受鼓舞,或组织社团,热情创作,或被《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宣传新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形态 人格论 五四运动 文化人格 生命的教育 母亲 人格取向 人格因素 旗人文化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荃麟在桂林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华龄 《学术论坛》 1983年第5期91-94,共4页
1938年到1940年间,邵茎麟在浙江金华参加省委领导文化小组工作,后担任由东南局领导的东南文委书记。1939年主编《东南战线》。“皖南事变”前夕,局势日益恶化,按照党的指示和安排,他于1940年底从金华转移到了桂林,担任党的文化工作组组... 1938年到1940年间,邵茎麟在浙江金华参加省委领导文化小组工作,后担任由东南局领导的东南文委书记。1939年主编《东南战线》。“皖南事变”前夕,局势日益恶化,按照党的指示和安排,他于1940年底从金华转移到了桂林,担任党的文化工作组组长,领导当时桂林的文化工作和文艺运动。先后当过《力报》主笔、文化供应社编辑和《文化杂志》主编,还任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常务理事,从事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荃麟 桂林 理论工作 皖南事变 文艺运动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文化界 文艺创作 文化工作者 领导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忆《平凡文丛》的文友
16
作者 吴棠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2-83,共2页
忆《平凡文丛》的文友吴棠四十年代后期,一批大理籍的高中毕业生到省城昆明报考大学,分别在云南大学、五华文理学院、英语专科学校肄业。其中有几人在中学时代就喜爱文学,国文基础好,经常向昆明、重庆、桂林等地文艺杂志和报纸副刊... 忆《平凡文丛》的文友吴棠四十年代后期,一批大理籍的高中毕业生到省城昆明报考大学,分别在云南大学、五华文理学院、英语专科学校肄业。其中有几人在中学时代就喜爱文学,国文基础好,经常向昆明、重庆、桂林等地文艺杂志和报纸副刊投稿。到昆明又结识了当时活跃在文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十年代后期 文学创作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青年作者 昆明 作家 郭沫若 短篇小说 大理点苍山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舍与梁实秋
17
作者 曾广灿 《文史哲》 1984年第5期72-74,共3页
对老舍先生的为人,以群同志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常常有人拿‘面面俱到,不得罪人’来说明他的特点,这只道出了老舍先生性格的一面……他的‘面面俱到’却有个限度的。他的朋友们,纵然有时免不了一些他所不悦的卤莽或幼稚的行动,但只要是... 对老舍先生的为人,以群同志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常常有人拿‘面面俱到,不得罪人’来说明他的特点,这只道出了老舍先生性格的一面……他的‘面面俱到’却有个限度的。他的朋友们,纵然有时免不了一些他所不悦的卤莽或幼稚的行动,但只要是出于善意,他都能谅解;反之,如果是出于一种卑鄙的私图或不光明的动机,纵然善于花言巧语,他也必正言厉色,给对方一个‘下不去’……如果说老舍先生为人‘面面俱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实秋 性格 老舍 公开信 朋友 文艺 重庆 三十年代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齐鲁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剧协”的成立时间
18
作者 邵煜 《江汉论坛》 1983年第9期81-81,共1页
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即“剧办”)是抗战全面爆发后在武汉成立的全国性的戏剧界组织。关于它的成立时间,历来说法不一:一说成立于“文协”(即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38年3月27日在汉口成立)之前;一说成立于“文协”之后;一说与“... 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即“剧办”)是抗战全面爆发后在武汉成立的全国性的戏剧界组织。关于它的成立时间,历来说法不一:一说成立于“文协”(即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38年3月27日在汉口成立)之前;一说成立于“文协”之后;一说与“文协”是同时成立的。最近,笔者从当时的档案中发现了有关“剧协”的史料,说明“剧协“是1937年12月31日上午9时在汉口光明大戏院成立的。会址设在汉口贤东巷12号剧场业同业公会内,设有总务、话剧、歌剧,杂剧、编译五个部。”剧协”成立后,曾将筹备情况、会章,会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立时间 图章 筹备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省政府 同业公会 国民党 汉口 全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协桂林分会”的历史作用
19
作者 万一知 《学术论坛》 1982年第6期102-103,共2页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简称“文协桂林分会”),是西南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战斗组织。在促进桂林地区文艺界的团结和抗战文艺运动的发展,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和发动工作,在抗战文艺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文协桂林...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简称“文协桂林分会”),是西南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战斗组织。在促进桂林地区文艺界的团结和抗战文艺运动的发展,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和发动工作,在抗战文艺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文协桂林分会成立于1939年10月2日,是根据文协总会确定的“除了甘心媚敌出卖民族的汉奸已无一不为亲密的战友,无一不为民族的力量。团结起来,象前线战士用他们的枪一样,用我们的笔来发动群众,捍卫祖国粉碎敌寇,争取胜利”的宗旨组织起来的。其目的和任务是:“为求抗战文艺运动更广泛的展开,为求创作与理论的更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工作者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战士 文艺运动 桂林 八路军 日民族统一战线 历史作用 祖国 座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广平纪念集》编后记
20
作者 陈漱渝 刘丽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6期60-62,共3页
《许广平纪念集》编后记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或者说历史是由无数本传记汇集而成的;而传记则是历史的缩影,它可以折射出时代的或一侧面,所以有些传记作家将自己作品的副标题拟为“从一个人看一个世界”“从一个人看一个时代”。... 《许广平纪念集》编后记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或者说历史是由无数本传记汇集而成的;而传记则是历史的缩影,它可以折射出时代的或一侧面,所以有些传记作家将自己作品的副标题拟为“从一个人看一个世界”“从一个人看一个时代”。许广平也萌生过撰写自传的想法,并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广平 鲁迅研究 妇女运动 国统区 五四运动 妇女联谊会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日战争 “革命策源地”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