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抗战时期“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化动员考论 |
马小泉
尚方超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2
|
指引抗战文艺发展的重要讲话——谈新发现的周恩来同志在“文协”成立会上的演说 |
蔡清富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2 |
2
|
|
3
|
论延安文艺大众化的历史演变与实践 |
王贵禄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4
|
抗战初期武汉抗日文化述略 |
陈乃宣
|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5
|
抗战时期的阳太阳教授 |
蔡定国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6
|
桂林抗战时期的世界反法西斯文化研究资料索引 |
魏华龄
郭维娟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7
|
武汉抗战时期的“文协” |
庄桂成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8
|
论文协的历史特征 |
段从学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9
|
《中国作家》英文月刊与老舍 |
黄芳
柳欣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0
|
中国现代文学学习重点(四) |
李平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
1995 |
0 |
|
11
|
我所知道的周作人 |
楼适夷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7 |
2
|
|
12
|
一封新发现的茅盾给李劼人的信 |
李定周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2 |
1
|
|
13
|
笔底烽烟著春秋——记楼适夷的编辑生涯 |
刘为民
|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4
|
刚柔相济的生命形态──老舍文化人格论之一 |
郭锡健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1
|
|
15
|
邵荃麟在桂林 |
魏华龄
|
《学术论坛》
|
1983 |
1
|
|
16
|
忆《平凡文丛》的文友 |
吴棠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7
|
老舍与梁实秋 |
曾广灿
|
《文史哲》
|
1984 |
0 |
|
18
|
关于“剧协”的成立时间 |
邵煜
|
《江汉论坛》
|
1983 |
0 |
|
19
|
“文协桂林分会”的历史作用 |
万一知
|
《学术论坛》
|
1982 |
0 |
|
20
|
《许广平纪念集》编后记 |
陈漱渝
刘丽华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