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三重范式
1
作者
朱海林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3,共7页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是中华伦理文明绵延发展的最新形态,具有实然、应然和必然三重范式。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实然范式,是在跨越“卡夫丁峡谷”中守正创新的社会主义伦理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特色伦理学理论和...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是中华伦理文明绵延发展的最新形态,具有实然、应然和必然三重范式。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实然范式,是在跨越“卡夫丁峡谷”中守正创新的社会主义伦理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特色伦理学理论和道德建设实践融合并进的新型伦理文明体系。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应然范式,是在掌握历史主动中永葆先进的人类伦理文明新范本,因中国共产党把握伦理文明和道德发展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坚持胸怀天下而始终处于主动状态。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必然范式,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赓续建构的中华伦理文明新范型。在赓续建构中丰富和发展既是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存在方式和基本属性,也是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从实然向应然转化的现实机制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
实然范式
应然范式
必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中国伦理学的理论特质、历史地位和未来展望
2
作者
王泽应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42,共8页
新中国伦理学既是五千年中华伦理文明和近代以来伦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人类伦理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批判继承古今中西伦理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了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以社会主义为基本价值追求...
新中国伦理学既是五千年中华伦理文明和近代以来伦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人类伦理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批判继承古今中西伦理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了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以社会主义为基本价值追求的伦理学,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形态和学科体系,成为人类伦理学发展史上引领潮流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生机与活力的伦理学类型。新中国未来伦理学的繁荣发展要求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朝着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相鸣应、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契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一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相衔接的方向迈进,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伦理学理论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传承传播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伦理
学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伦理
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伦理
学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三重范式
1
作者
朱海林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3,共7页
文摘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是中华伦理文明绵延发展的最新形态,具有实然、应然和必然三重范式。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实然范式,是在跨越“卡夫丁峡谷”中守正创新的社会主义伦理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特色伦理学理论和道德建设实践融合并进的新型伦理文明体系。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应然范式,是在掌握历史主动中永葆先进的人类伦理文明新范本,因中国共产党把握伦理文明和道德发展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坚持胸怀天下而始终处于主动状态。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必然范式,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赓续建构的中华伦理文明新范型。在赓续建构中丰富和发展既是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存在方式和基本属性,也是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从实然向应然转化的现实机制和过程。
关键词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
实然范式
应然范式
必然范式
分类号
B82-0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中国伦理学的理论特质、历史地位和未来展望
2
作者
王泽应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42,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王船山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21AZD105)。
文摘
新中国伦理学既是五千年中华伦理文明和近代以来伦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人类伦理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批判继承古今中西伦理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了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以社会主义为基本价值追求的伦理学,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形态和学科体系,成为人类伦理学发展史上引领潮流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生机与活力的伦理学类型。新中国未来伦理学的繁荣发展要求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朝着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相鸣应、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契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一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相衔接的方向迈进,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伦理学理论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传承传播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关键词
新中国
伦理
学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伦理
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伦理
学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
Keywords
ethics of New China
Sinicized Marxist ethics
ethic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new form of Chinese ethical civilization
分类号
B80-02 [哲学宗教—思维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三重范式
朱海林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中国伦理学的理论特质、历史地位和未来展望
王泽应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