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泛审美传统的意义生成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广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4,共12页
泛审美是中国美学传统的鲜明特质,审美意义无孔不入地渗入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美学传统的泛审美特质需要新的理论方法介入。符号美学是对“美学文本”进行形式意义分析的方法论,通过符号美学可以发现中国泛审美传统独特的... 泛审美是中国美学传统的鲜明特质,审美意义无孔不入地渗入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美学传统的泛审美特质需要新的理论方法介入。符号美学是对“美学文本”进行形式意义分析的方法论,通过符号美学可以发现中国泛审美传统独特的意义生成方式:意义的四联体滑动、意义的“部分滑动”与四性共存、意义的跨界滑动与泛审美综合体建构。中国传统审美符号的四个不同意义维度兼容互渗、交融共存,在审美意义生成的同时,又向人的生活世界全面敞开,并适时地将其提升至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学 泛审美 符号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人生论美学的思考
2
作者 仲呈祥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6-127,256,共3页
近十余年来,以金雅教授为领军人物的学术团队锲而不舍地高举起"人生论美学"的旗帜,可谓登高一呼,应者云集,成果累累,已成气候。笔者是"人生论美学"的赞成者、信奉者。理由如次:第一,"人生论美学"传承和... 近十余年来,以金雅教授为领军人物的学术团队锲而不舍地高举起"人生论美学"的旗帜,可谓登高一呼,应者云集,成果累累,已成气候。笔者是"人生论美学"的赞成者、信奉者。理由如次:第一,"人生论美学"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第二,"人生论美学"昭示了中华传统美学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一条正确路径。第三,"人生论美学"紧扣"人生",即以人为本、以人生为对象的美学研究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因而具有强大坚实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和用武之地,前途未有限量。第四,"人生论美学"为创建中国现当代美学美育理论和话语体系、创建中国美学学派,开通了一条充满希望和生气的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体系 人生论美学 中华传统美学 中国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