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2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数智赋能与优化路径
1
作者 陈娟莉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3-57,共5页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教学生态已悄然步入了数智时代。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高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数智化时代文化解读的娱乐性、信息传递的碎片化、技术革新的高频化也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新的...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教学生态已悄然步入了数智时代。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高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数智化时代文化解读的娱乐性、信息传递的碎片化、技术革新的高频化也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可从把准教育的导向性、提高课程的吸引力、推进教育的个性化三个方面改进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文素养教育 高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侨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微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蕾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0-42,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统一战线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联系海外侨胞与祖(籍)国的情感纽带,开展华侨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党和国家落实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抓手,可以促进我国华侨教育创新发展、强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统一战线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联系海外侨胞与祖(籍)国的情感纽带,开展华侨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党和国家落实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抓手,可以促进我国华侨教育创新发展、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助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但也面临着文化休克、文化自觉意识缺失、文化认知差异显著等现实问题。基于此,高校可通过坚持主导性、营造氛围感、提升契合度等途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华侨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教育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华侨学生 统一战线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仁礼合一”传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建 傅永聚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共5页
儒学是以"仁礼合一"为基本架构的思想学说。儒学由"仁"而"礼"是从自我人格修养向家庭、社会、国家、自然乃至宇宙天道扩展的过程,这种逐层展开,强化了人的道德自主和社会承担意识,奠定了儒家道德人文主... 儒学是以"仁礼合一"为基本架构的思想学说。儒学由"仁"而"礼"是从自我人格修养向家庭、社会、国家、自然乃至宇宙天道扩展的过程,这种逐层展开,强化了人的道德自主和社会承担意识,奠定了儒家道德人文主义的思想基调。儒家"仁礼合一"的人文传统正是以人格修养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家国情怀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依托的重要文化资源。只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实现儒家传统人文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儒学势必会在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仁礼合一 道德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基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31
4
作者 李晓蕾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25,共10页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我国中、小、幼各学段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的结果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工作已初见成效,但无论是在思想认识、实施现状还是资源保障层面,都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我国中、小、幼各学段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的结果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工作已初见成效,但无论是在思想认识、实施现状还是资源保障层面,都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从指导原则、课标修订、教材建设、师资培训、考核评价等方面入手,把握正确方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进一步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多样化探索 思想误区 实践偏差 行动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立英 朱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Z期26-27,共2页
本文在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的相关性,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融合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高职语文教学 融合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历史课程如何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被引量:12
6
作者 郑林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138,共7页
历史课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侧重指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起源及发展演变,分析传统文化发展变化的原因,做到言而有据,论从史出,按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历史认知规律因材施教。在... 历史课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侧重指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起源及发展演变,分析传统文化发展变化的原因,做到言而有据,论从史出,按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历史认知规律因材施教。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为涵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悟民族独特智慧,更加理性地看待外部世界,坚定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研究——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7
作者 唐秀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4-I0004,共1页
新时代,青少年美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美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影响,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日趋频繁,美育的复杂性和难度也... 新时代,青少年美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美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影响,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日趋频繁,美育的复杂性和难度也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美育研究 青少年美育 机遇和挑战 重要性和必要性 全球化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家文化战略格局出发 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被引量:7
8
作者 方中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1-34,共4页
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以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也对夯实文化自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中小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学校育人视角和现代教育原则与教学方法角度出发,对内容、资源、渠道、方法等... 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以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也对夯实文化自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中小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学校育人视角和现代教育原则与教学方法角度出发,对内容、资源、渠道、方法等进行反复考量与慎重选择。要在准确界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法制保障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以课程建设为纽带,整合教育内容、教材与教学资源、教学实施与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要素和环节,系统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文化战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被引量:1
9
作者 任翔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64-67,共4页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在创建之初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伟大建党精神。建党精神萌生于丰沃的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凝练。新的征程上,要一以贯...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在创建之初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伟大建党精神。建党精神萌生于丰沃的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凝练。新的征程上,要一以贯之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就必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领导,整体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校园、进课堂,形成“文、行、忠、信”融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辉煌 建党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呵护“精神命脉” 唤醒“文化自觉”——《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系列谈之一
10
作者 梅汝莉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21,共3页
文章对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借鉴新加坡等国的发展经验,说明优秀传统文化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警示国人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不能做"断了线的风筝"。回顾孔子的历史观、阐释费孝通的&... 文章对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借鉴新加坡等国的发展经验,说明优秀传统文化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警示国人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不能做"断了线的风筝"。回顾孔子的历史观、阐释费孝通的"文化自觉"论,呼吁唤醒和引导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觉"。对比中外对待文化的不同态度和历史事实,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许多亟需认真解决的认识和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新加坡经验 母族文化 文化自觉” “国学热” 文化冷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30
11
作者 陈云龙 任建英 曾莹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9-95,共7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人才培养、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部分地区或学校开展了比较广泛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世界上有些国家在传统文化教育理念、方法策略、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有一些成功的做法。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人才培养、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部分地区或学校开展了比较广泛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世界上有些国家在传统文化教育理念、方法策略、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有一些成功的做法。我们要解放思想,从国家战略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夯实基础研究,聚焦重点研究,增强政策服务意识,并注重后续资源开发与教师培训,进行系统规划和整体设计,筑牢人才底色,培养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课程教材建设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志强 徐林祥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4-7,26,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学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二者密不可分。在语文课程中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亟须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确定语文学科中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学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二者密不可分。在语文课程中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亟须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确定语文学科中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在语文教学中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须遵循当代性原则、学科性原则、生本性原则、浸润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 传承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根铸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及实现 被引量:28
13
作者 张文强 朱桂琴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7,206,共11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与发展的古典文化体系,蕴含着丰厚的教育价值,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文化精神为内容的育人活动,为新时代学生培根铸魂是中华优秀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与发展的古典文化体系,蕴含着丰厚的教育价值,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文化精神为内容的育人活动,为新时代学生培根铸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归属,其教育过程是个体生命在文化涵养浸润中从文化理解、文化认同到文化自信的养成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做到“知行合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立场;要寻根探源,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在课程化实践中具体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各种活动实践中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意义归属 过程属性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态度的现状、模型建构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2
14
作者 丁奕然 吕立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89,143,共8页
该文基于态度的"认知—情感—行为意向"理论模型,进行了当下中小学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态度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研测评了1341位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态度,通过聚类分析、PLS-SEM等方法进行群体现状分析与模... 该文基于态度的"认知—情感—行为意向"理论模型,进行了当下中小学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态度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研测评了1341位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态度,通过聚类分析、PLS-SEM等方法进行群体现状分析与模型建构。研究结果发现:当下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总体态度优异,但认知方面略显不足,且主要分为了"淡然型教师""冒进型教师""笃定型教师""敬慕型教师"与"遵从型教师"五种类型;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情感认同在其认知与行为意向间发挥中介效应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外部支持正向调节教师个人认同感对践行意向的影响。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政策的引导与落地、实施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准化培训、注重教师践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情感体验、构建多方参与一体化的外部支撑体制等方面的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教师态度 CAC模型 外部支持 PLS-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0
15
作者 刘雪静 任焕茹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0-43,共4页
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领域的推行必将是一场艰巨持久的教育硬仗,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课堂主渠道作用,在高职课程和教材体系中添设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培养传统文化师承者,打造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坚持文化氛围熏陶,... 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领域的推行必将是一场艰巨持久的教育硬仗,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课堂主渠道作用,在高职课程和教材体系中添设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培养传统文化师承者,打造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坚持文化氛围熏陶,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浸润传统文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资源,打造传统文化新媒体平台;汲取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高职逐渐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惯性和文化引力,使传统文化教育蔚然成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愿何以生成——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PLS-SEM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丁奕然 魏冰娥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7-134,共8页
中小学教师作为优秀文化的传递者与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对其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愿进行研究体现得尤为重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该研究通过调查全国359所中小学校的6700名教师,进行了统计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建模。结果表明:当下... 中小学教师作为优秀文化的传递者与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对其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愿进行研究体现得尤为重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该研究通过调查全国359所中小学校的6700名教师,进行了统计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建模。结果表明:当下教师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愿较高,但在主观规范与知觉行为控制等方面略显不足。教育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正向影响着教师的践行意愿,且文化认同是促进教师践行意愿提升的有效驱动力。该研究不仅为解释和预测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模型,还提出了增强教师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愿的建议,即注重培训心流体验、搭建资源互动平台、健全评价激励机制与协同多元主体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计划行为理论 践行意愿 文化认同 PLS-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工类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背景及路径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秦飞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88,共6页
面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新工科建设及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需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为理工类院校的必然选择。对此,可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核心课程融入大学通识教育、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活力和... 面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新工科建设及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需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为理工类院校的必然选择。对此,可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核心课程融入大学通识教育、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活力和建立全方位育人系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等现实路径开展工作。在此过程中,还应不断思考理工类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何实现创新发展的问题,对此可在其与新科学技术、新工科建设以及理工类院校的比较优势三个方面寻求融合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类院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时代背景 现实路径 未来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系统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9
18
作者 曲天立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41-44,共4页
国家提出了“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的要求,传统文化教育进入了课程实施的新阶段。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滞后与缺失,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等突... 国家提出了“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的要求,传统文化教育进入了课程实施的新阶段。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滞后与缺失,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等突出的老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和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实施需要进行系统的设计,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要素集成在一个整体框架下,系统科学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明确传承中华文脉的课程目标,将教育内容分为思想精神文化、技艺器物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按照“1+X”的模式全面加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课程体系 课程实施 课程目标 系统设计 “1+X”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被引量:30
19
作者 周作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9-91,共3页
增强文化自信,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成人,滋养学生心灵、涵育学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文章阐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从课程教... 增强文化自信,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成人,滋养学生心灵、涵育学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文章阐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从课程教材、主题活动、教师队伍等方面对近几年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发展进行了梳理,从指导思想、丰富载体、理论创新等方面探究了新时代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浅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被引量:49
20
作者 彭菊花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5,共6页
小学语文课程担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汉语言文字、爱国主义和革命战争传统、文学艺术、历史人物和事件、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节庆等六方面设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但存在着中国优秀传统... 小学语文课程担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汉语言文字、爱国主义和革命战争传统、文学艺术、历史人物和事件、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节庆等六方面设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但存在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内容偏少、内容分配不合理、未达到相关标准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新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的指导下修订小学《语文》教材,大幅度追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增加爱国主义传统、仁爱和合的修身传统以及有代表性的艺术等内容;邀请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参与《语文》教材的修订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标准 指导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