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0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原则、要素与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严孝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5-161,共7页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关乎国运兴盛和民族富强。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新时代文化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技术以文化内容的数字化创新、文化网络的数据化构型、文化供给的智能化协调、文化场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关乎国运兴盛和民族富强。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新时代文化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技术以文化内容的数字化创新、文化网络的数据化构型、文化供给的智能化协调、文化场景的虚拟化转型和文化安全的信息化保障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再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数字化引领体现为坚实文化根基、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民生理念和延续中华精神命脉。展现文化传播精髓内容、拓宽文化传播多元渠道、构筑文化传播话语体系和引领文化传播世界潮流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景式呈现和立体化传播的重要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
2
作者 文丰安 章佳婧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7,共7页
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数智技术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形成挑战,又以其所带来的系统性、整体性变革为文化领域的革新提供了全新机遇。中共二十大明确了要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数智技术与... 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数智技术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形成挑战,又以其所带来的系统性、整体性变革为文化领域的革新提供了全新机遇。中共二十大明确了要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数智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势在必行。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创新中存在着信息洪流对价值观的冲击与信息挑战、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等现象,以及文化资本化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稀释等问题。为此,应持续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强化数字基础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壮大耐心资本,持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活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民族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场域重构 被引量:3
3
作者 苏德 马圆圆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3,共9页
智能时代,民族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场域是以智能技术为基础,在师生之间形成的一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为目的的客观关系网络。其中,教育技术是基础,扩展教育空间并提升教育主体能力;教育主体是关键,通过技术和... 智能时代,民族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场域是以智能技术为基础,在师生之间形成的一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为目的的客观关系网络。其中,教育技术是基础,扩展教育空间并提升教育主体能力;教育主体是关键,通过技术和教育空间实践教育目标;教育空间是载体,通过教育技术的嵌入支持教育主体发展。然而,当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场域重构面临学校教育空间去教育化现象、技术生态系统发展受限、教育主体技术素养与自觉传承意识薄弱等问题,需通过加强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培养师生自觉传承的责任意识、优化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空间建设等途径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教育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申峥峥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149,共9页
文化数字化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文化发展潮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挥数字技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作用。数字技术虽有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土壤,然而,信息洪流冲击下的算法遮蔽、数字壁... 文化数字化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文化发展潮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挥数字技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作用。数字技术虽有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土壤,然而,信息洪流冲击下的算法遮蔽、数字壁垒带来的表达困境、资本的裹挟等,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以“底座工程”“箭头工程”“产业化工程”“外宣工程”为主要抓手,调动有利因素,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技术赋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以数字化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封莹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03-107,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也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资源。数字化为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新机遇:数字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塑造新优势,数字化为中华优秀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也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资源。数字化为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新机遇:数字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塑造新优势,数字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使用打造新动能。高职院校以数字化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以下现实挑战:形式的碎片化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性表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合作程度不深。据此,提出高职院校以数字化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路径:优化供给,高质量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数字赋能,高水平使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多方联动,高效率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价值、基本理念与具体路径 被引量:61
6
作者 钟秉枢 李楠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文化强国建设目标更加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被提上日程。基于实践中的思考,结合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从重要价值、基本理念和具体路径3个方面分析和阐释体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文化强国建设目标更加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被提上日程。基于实践中的思考,结合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从重要价值、基本理念和具体路径3个方面分析和阐释体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要从历史的、现实的、世界的、发展的维度认识体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价值。体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双创"原则、要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为核心目标、要以培育民族精神为深层目的、要以增强文化自信为最终追求。提出体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路径:以身体实践为根本手段、以学校体育为主阵地、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载体、以中华体育精神为核心。希冀为进一步增强体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为推动新时代学校体育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体育文化 中华体育精神 学校体育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耿玉芳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3-45,共3页
近年,人工智能获得了巨大发展,与其他领域的融合也日益深入。作为重要的媒介技术,人工智能的创新成果正深度融入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深刻改变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也不例外。现代科技... 近年,人工智能获得了巨大发展,与其他领域的融合也日益深入。作为重要的媒介技术,人工智能的创新成果正深度融入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深刻改变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也不例外。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必然会拓宽和升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路径,使之获得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论的新发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小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47,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立场态度,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大以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同志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光辉典范 被引量:3
9
作者 高翔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16,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提供了有利文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践行者 弘扬者 现代文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新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系统观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威峰 李红革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3-125,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也是世界发展的智慧借鉴。其传承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牢固确立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在把握发展大势中永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加强全局性谋划,在服务复兴大局中增强中华优秀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也是世界发展的智慧借鉴。其传承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牢固确立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在把握发展大势中永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加强全局性谋划,在服务复兴大局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力;加强战略性布局,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加强整体性推进,在深化协同贯通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力。由此,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价值和世界意义不断得以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观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场域的教育重构 被引量:7
11
作者 戴妍 陈佳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5-50,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其传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一带一路”建设既为东西方文明对话交流、深度融合创造了发展空间,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一定的现实挑战与历史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其传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一带一路”建设既为东西方文明对话交流、深度融合创造了发展空间,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一定的现实挑战与历史机遇。“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场域的教育重构依赖于该场域内文化惯习、文化资本、力量格局及位置等因素,需要通过健全传承教育机制、创新传承课程体系、构建传承教育模式、发展传承教育场域等途径来实现,从而真正彰显中华文化自信,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场域 教育机制 课程体系 教育模式 教育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与现代化发展——以近年来古籍整理出版为视点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利明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1,共6页
古籍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同历史积累的坚实基础,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文化资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古籍整理出版是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具有不可... 古籍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同历史积累的坚实基础,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文化资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古籍整理出版是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古籍整理出版的成就与应用决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承与现代化发展的成败。文章以近年来古籍整理出版为借鉴,阐述古籍整理出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与现代化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并分析其现状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整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语文课程建设探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温家欢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I0008-I0008,共1页
进入新时代以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2021年,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明确了内容载体,并... 进入新时代以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2021年,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明确了内容载体,并且确定了语文学科的重要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课程,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环节作了明确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小学课程 课程实施 重大发展战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有机融入 语文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敏 林骞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8期193-196,共4页
步入新时代以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和应有之义。该文联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现阶段乡村振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露出的问题... 步入新时代以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和应有之义。该文联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现阶段乡村振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露出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从提高传统文化传承认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容、创新传统文化传承方式、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和坚持优秀文化走出去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文化振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呈现问题 传承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解析--评《文化铸造企业之魂: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4-184,共1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也具有中国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当中所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对于文化信息的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也具有中国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当中所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对于文化信息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铸造企业之魂: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一书以河南煤化工集团为例,介绍企业文化的相关概念以及在企业发展当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对建立符合本企业的企业文化提供了相应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企业 文化发展战略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煤化工 文化自信 路径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创儿童文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打春鸡》编辑手记
16
作者 叶蔚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92-194,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我所在的少年儿童出版社,有着悠久的原创儿童文学出版传统,曾出版过一大批有着深远影响的文学佳作,也培养了一大批儿童文学作家。作为一名儿童文学编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我所在的少年儿童出版社,有着悠久的原创儿童文学出版传统,曾出版过一大批有着深远影响的文学佳作,也培养了一大批儿童文学作家。作为一名儿童文学编辑,通过推动儿童文学作品来实现对中国优秀文化和历史的传承,这是我的职责和使命。在原创儿童文学选题的开发上,我着重关注和寻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题材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儿童出版社 儿童文学作家 编辑手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儿童文学作品 原创儿童文学 中国优秀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洪岩 刘建军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191,共9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的基础。数字技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三重机遇:技术进步赋能文化表达新方式,主体多元建构文化传承新生态,价值扩容拓展文化发展新格局。然而,数字技术的驱动乏力、主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的基础。数字技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三重机遇:技术进步赋能文化表达新方式,主体多元建构文化传承新生态,价值扩容拓展文化发展新格局。然而,数字技术的驱动乏力、主体之间的数字鸿沟以及流量时代的价值失衡,构成了数字时代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三大挑战。基于此,构建“技术—主体—价值”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成为破题关键:突破数字文化技术的应用瓶颈,建立嵌套协同的数字文化共同体,构建兼顾资本效益与文化发展的价值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
18
作者 黄佳 闫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6-180,共5页
建设法治社会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都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二个结合”的重大论断为新时代历史条件下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根本理论遵循,科学回答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传... 建设法治社会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都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二个结合”的重大论断为新时代历史条件下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根本理论遵循,科学回答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传承发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问题。“第二个结合”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传承发展应以马克思主义法治原理为价值依归,以揭示马克思主义法治观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高度契合为实践路径,肯定了其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等方面的核心价值,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传承发展的主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法治精神 传承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学习方法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课堂实录与评析
19
作者 陈晓艳 余琴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5-51,共7页
陈晓艳系嘉兴市名师,华东六省一市(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上海)课堂教学展评一等奖获得者。《自相矛盾》一课在第七届华东六省一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作课堂展示。授课对象为江西科技学院附属小学五(3)班学生。... 陈晓艳系嘉兴市名师,华东六省一市(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上海)课堂教学展评一等奖获得者。《自相矛盾》一课在第七届华东六省一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作课堂展示。授课对象为江西科技学院附属小学五(3)班学生。此次活动由华东六省一市小语会主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学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相矛盾 课堂实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式与传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国际传播中的“技术折扣”和补偿策略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邓建国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5,共10页
数字技术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录和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较好地解决了长久存在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之间的矛盾。但为了实现跨越时空的传播,数字技术不得不剥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本具有的物质性、具身性和空间性等... 数字技术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录和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较好地解决了长久存在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之间的矛盾。但为了实现跨越时空的传播,数字技术不得不剥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本具有的物质性、具身性和空间性等“仪式”元素,导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复制版和其原件之间的差距,也将文化“仪式”窄化为信息“传输”,因而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中的技术折扣。为弥补这一不足,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中华传统文化题材和叙事方式,同时积极拥抱元宇宙、空间计算和数字孪生技术带来的“第二亲身传播时代”,以更加丰富的形式记录、传输和再现文化遗产的物质性、具身性和空间性,从而保存和复播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韵”和“仪式”特征;我们还应该更加开放国门,吸引更多外国人来华具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郁魅力。只有当其传播同时关乎仪式与传输、科技与人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最终走向世界,美美与共,化成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际传播 仪式 元宇宙 数字孪生 第二亲身传播时代 技术折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