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民间文学对民间小戏研究的理论贡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末为主要讨论对象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92-98,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末,随着北京大学于五六十年代率先将民间小戏作为独立研究对象引入民间文学课程教学体系,民间文学对民间小戏理论的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首先,确立了民间小戏在民间文学学科中的价值和地位;其次,建构了以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末,随着北京大学于五六十年代率先将民间小戏作为独立研究对象引入民间文学课程教学体系,民间文学对民间小戏理论的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首先,确立了民间小戏在民间文学学科中的价值和地位;其次,建构了以民间小戏基本命题、理论范畴为基础的研究体系,而且从创作主体、表演特点上界定了民间小戏概念内涵;再次,形成了具有"自上而下"特点的研究范式。由此提升了民间小戏研究的理论品格,为民间小戏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后来民间小戏的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小戏
民间文学
研究范式
理论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冯玉龙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0-52,共3页
自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上,先后出现过一些对我国的学校体育产生过影响的思想潮流。其中以“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潮”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影响我国学校体育的程度最深,时间最长。在“军国民主...
自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上,先后出现过一些对我国的学校体育产生过影响的思想潮流。其中以“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潮”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影响我国学校体育的程度最深,时间最长。在“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下,我国学校体育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长达20余年的时间里,始终以兵式体操为主要内容,对田径、球类等近代体育项目加以排斥,从而使学校的体育课缺少活力,学生缺乏对身体锻炼的参与热情,体育课失去了其应发挥的作用。从20世纪20年代起逐步影响我国近代教育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为我国的学校体育带来了“自然体育”思想。受“自然体育”思想的影响,我国的学校体育摆脱了“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体育教学内容不再以体操为主,而是广泛采用田径、球类等近代体育项目,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的理论化和体系化,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使学校体育逐渐向科学化方向发展。除了“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潮”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以外,“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也对我国的学校体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洋务运动”开办新式学堂,引进了西方近代体育,打破了中国一直以来没有学校体育的局面,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兴起。“维新运动”促成了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和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实施,从而在制度上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五四新文化运动”削弱了“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影响,推动了“自然体育”思想在我国的发展。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对我国近代史上几种社会思潮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做一个概括性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社会思潮
五四新文化运动
20
世纪
20
年代
《奏定学堂章程》
“洋务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思潮
国民主义
实用主义
自然体育
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项目
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
1949年
中国近代史
20
世纪
初
19
世纪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线”建设:西部工业文明的曙光
被引量:
2
3
作者
郝静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81,共2页
“一五”时期,我国将苏联援建的“156项目”中相当一部分放在西部,使过去几乎没有工业的西部出现了一批轻、重工业。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结束的“三线”建设,是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和国防建设布局的又一次“西进运动”...
“一五”时期,我国将苏联援建的“156项目”中相当一部分放在西部,使过去几乎没有工业的西部出现了一批轻、重工业。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结束的“三线”建设,是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和国防建设布局的又一次“西进运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书写下不容淡忘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工业文明
西部
20
世纪
60年代中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五”时期
“西进运动”
新中国
成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关键
4
《人民论坛》
2005年第6期1-1,共1页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
“十五”计划
新中国
成立
城市化战略
现代化实践
城市化水平
现代化目标
20
世纪末
城镇化
战略问题
战略选择
大中城市
主张
农民
安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间文学对民间小戏研究的理论贡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末为主要讨论对象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萍
机构
兰州城市学院文史学院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92-98,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西北民间小戏与祭祀仪式研究"(项目编号:11EB129)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ZDA272)
文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末,随着北京大学于五六十年代率先将民间小戏作为独立研究对象引入民间文学课程教学体系,民间文学对民间小戏理论的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首先,确立了民间小戏在民间文学学科中的价值和地位;其次,建构了以民间小戏基本命题、理论范畴为基础的研究体系,而且从创作主体、表演特点上界定了民间小戏概念内涵;再次,形成了具有"自上而下"特点的研究范式。由此提升了民间小戏研究的理论品格,为民间小戏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后来民间小戏的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
民间小戏
民间文学
研究范式
理论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末
Keywords
folk opera
folk literature
research paradigm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from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o the end of the
20
th century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冯玉龙
机构
苏州大学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0-52,共3页
文摘
自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上,先后出现过一些对我国的学校体育产生过影响的思想潮流。其中以“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潮”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影响我国学校体育的程度最深,时间最长。在“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下,我国学校体育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长达20余年的时间里,始终以兵式体操为主要内容,对田径、球类等近代体育项目加以排斥,从而使学校的体育课缺少活力,学生缺乏对身体锻炼的参与热情,体育课失去了其应发挥的作用。从20世纪20年代起逐步影响我国近代教育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为我国的学校体育带来了“自然体育”思想。受“自然体育”思想的影响,我国的学校体育摆脱了“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体育教学内容不再以体操为主,而是广泛采用田径、球类等近代体育项目,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的理论化和体系化,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使学校体育逐渐向科学化方向发展。除了“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潮”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以外,“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也对我国的学校体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洋务运动”开办新式学堂,引进了西方近代体育,打破了中国一直以来没有学校体育的局面,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兴起。“维新运动”促成了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和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实施,从而在制度上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五四新文化运动”削弱了“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影响,推动了“自然体育”思想在我国的发展。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对我国近代史上几种社会思潮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做一个概括性的阐述。
关键词
学校体育
社会思潮
五四新文化运动
20
世纪
20
年代
《奏定学堂章程》
“洋务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思潮
国民主义
实用主义
自然体育
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项目
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
1949年
中国近代史
20
世纪
初
19
世纪末
分类号
G807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线”建设:西部工业文明的曙光
被引量:
2
3
作者
郝静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81,共2页
文摘
“一五”时期,我国将苏联援建的“156项目”中相当一部分放在西部,使过去几乎没有工业的西部出现了一批轻、重工业。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结束的“三线”建设,是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和国防建设布局的又一次“西进运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书写下不容淡忘的一页。
关键词
“三线”建设
工业文明
西部
20
世纪
60年代中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五”时期
“西进运动”
新中国
成立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关键
4
机构
本刊评论员
出处
《人民论坛》
2005年第6期1-1,共1页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
“十五”计划
新中国
成立
城市化战略
现代化实践
城市化水平
现代化目标
20
世纪末
城镇化
战略问题
战略选择
大中城市
主张
农民
安置
分类号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民间文学对民间小戏研究的理论贡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末为主要讨论对象
王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冯玉龙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三线”建设:西部工业文明的曙光
郝静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关键
《人民论坛》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