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人权保障
1
作者 浦增元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7-19,共3页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人权的根本法律保障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产物。在历史发展中,社会主义民主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民主中的某些进步因素,例如普选制和“法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人权的根本法律保障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产物。在历史发展中,社会主义民主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民主中的某些进步因素,例如普选制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原则,成为更高类型的民主制度——人民民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权保障 人权问题 宪法 法律保障 法律化 宪法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基本权利 民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语言表述问题例析
2
作者 谢英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法律语言 法律修订 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石道银 《杭州商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9-14,共6页
本文通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中国现行《宪法》的比较研究 ,提出了宪法效力的最高性不能动摇、《公约》的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公约》与《宪法》若干问题的冲突与衡平以及建议在人民法院内增设人权法庭、建立人权保障机... 本文通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中国现行《宪法》的比较研究 ,提出了宪法效力的最高性不能动摇、《公约》的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公约》与《宪法》若干问题的冲突与衡平以及建议在人民法院内增设人权法庭、建立人权保障机制等观点 ,并对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加入《公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
作者 浦增元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6,共2页
关键词 宪法 依法治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监督 邓小平理论 领导干部 宪法修正案 保证宪法实施 宪法和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的总章程——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叶付主席《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蒋碧昆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78年第3期14-20,共7页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我国的新宪法,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道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肯定了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及其实现的重要条件,规定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厂元)则,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我国的新宪法,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道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肯定了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及其实现的重要条件,规定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厂元)则,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追设新时期治国的总章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制度 法律保障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章程 宪法规定 新时期 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根本大法——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体会 被引量:1
6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75年第1期36-39,共4页
在国内外一片大好形势下,我国各族人民满怀革命豪情,热烈庆祝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公布。我们决心认真学习、坚决贯彻和勇敢捍卫这部新宪法。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无产阶级专政 根本大法 学习 革命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1期3-10,共8页
序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人民革命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关键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民族自治地方 国家机关 自治机关 农村人民公社 基本权利 国家机构 国务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
《思想战线》 1975年第1期2-9,共8页
序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人民革命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新... 序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人民革命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新的历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共产党领导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革命 民族自治地方 历史阶段 革命委员会 中国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9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1期1-8,共8页
序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人民革命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新... 序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人民革命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新的历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无产阶级专政 中国共产党领导 社会主义革命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民族自治地方 社会主义建设 历史阶段 中国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
《齐鲁学刊》 1975年第1期3-8,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人民革命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关键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 民族自治地方 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委员会 中国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民族团结 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会
11
作者 伊沙克 沙衣甫加马丽 +3 位作者 娜扎开提 阿尔孜古丽 哈生木江 吐尔地吐尔逊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2期20-21,共2页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宪法总纲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这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共同...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宪法总纲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这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反映了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充分体现了党和毛主席对少数民族的无比关怀,对于进一步加强人民的团结,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有着重大意义。我们来自祖国新疆的维吾尔族工农兵学员,通过学习新宪法和四届人大通过的其它文件,感到欢欣鼓舞,激情满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无产阶级专政 民族团结 学习 全国人民代表 民族区域自治 地方民族主义 大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1期1-6,共6页
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人民革命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新... 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人民革命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新的历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社会主义 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 新的历史阶段 官僚资本主义 英勇奋斗 封建主义 阶级专政 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4期46-50,共5页
历时近五年,九易其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香港基本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1990年4月4日通过,并将于1997年7月1日起实施.《香港基本法》的诞生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 历时近五年,九易其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香港基本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1990年4月4日通过,并将于1997年7月1日起实施.《香港基本法》的诞生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结构.一方面,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而制定,香港政府作为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首脑机关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只能在《香港基本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这表明《香港基本法》是我国的一部国内法,是现有的法律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另一方面,《香港基本法》的内容肯定和维护了香港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它自身就是香港地区立法的依据,这又表明它的内容和法律效力与我国现有的其他法律不同,有着它自身特殊的法律地位和评判标准.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基本法 香港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法律体系 一国两制 法律地位 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基本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基本原则
14
作者 王献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1年第1期126-131,共6页
国籍法是一个重要的法律。这是因为:第一,它是确定一个人是否有权享有该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也承担着光荣的义务。但是,根据什么来确定谁是中华人民共... 国籍法是一个重要的法律。这是因为:第一,它是确定一个人是否有权享有该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也承担着光荣的义务。但是,根据什么来确定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谁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呢?就是根据国籍。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公民的法律资格。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是中国公民;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国籍法是一种确定谁具有它的国籍因而是它的公民的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籍法 中国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双重国籍 基本原则 中国公民 无国籍人 外国国籍 出生地 民族平等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被引量:1
15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1期2-7,共6页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请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已于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七日经大会一致通过。现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予以公布。
关键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共产党领导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民族自治地方 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建设 革命委员会 社会主义革命 自治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16
《思想战线》 1975年第1期2-2,共1页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请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已于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七日经大会一致通过。现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予以公布。
关键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共产党 宪法修改 中央委员会 会议 草案 公告 公布 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17
《文史哲》 1975年第1期8-14,共7页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请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已于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七日经大会一致通过。现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予以公布。
关键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民族自治地方 宪法修改 国家机关 自治机关 基本权利 农村人民公社 国家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18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1期14-14,共1页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请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已于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七日经大会一致通过。现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予以公布。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公告 修改草案 会议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价值论析
19
作者 宋才发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3,共10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以此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宪法》是规制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根本法,中华民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以此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宪法》是规制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根本法,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创造者、建设者的实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56个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铸牢共同体意识的目的是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宪法》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真实的权力,以及全过程人民民主可靠的制度保证,以保障人民民主、法治和人权的有序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展示宪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价值的路径是:遵循《宪法》是一切法律规范的根据和法源原则,强化《宪法》监督是确保国家权力人民性的关键,坚持合宪性审查制度是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权的宪法解读 被引量:13
20
作者 上官丕亮 孟凡壮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7,共5页
文化权是一项国际公认的基本人权,也是中国宪法所规定的一项公民基本权利。正确解读宪法上的文化权,对于促进公民文化权的实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宪法所... 文化权是一项国际公认的基本人权,也是中国宪法所规定的一项公民基本权利。正确解读宪法上的文化权,对于促进公民文化权的实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宪法所规定的文化权包括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权、文化生活参与权和分享权、文化成果受保护权等内容。宪法上的文化权具有主观权利与客观法的双重性质。国家对公民的文化权负有尊重的义务,并负有给付义务、制度保障义务、组织与程序保障义务以及保护义务等保障义务。国家应当在积极保护与充分尊重之间取得恰当平衡,切实保证每一个公民充分享有宪法所规定的文化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基本权利 文化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