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纪传体文献通论》由中华书局出版 被引量:1
1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121,共1页
2022年4月23日——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俗称世界读书日),中华书局出版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锦贵教授的《中国纪传体文献通论》(精装,上下卷)。该书的前身是《中国纪传体文献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自该书出版至今26年来,王锦贵... 2022年4月23日——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俗称世界读书日),中华书局出版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锦贵教授的《中国纪传体文献通论》(精装,上下卷)。该书的前身是《中国纪传体文献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自该书出版至今26年来,王锦贵教授继续对这一主题不懈研究,即使2009年荣休后,仍投入极大精力研读、思考和撰写,一部60万字的《中国纪传体文献通论》终于告竣。这是王锦贵教授历经数十年不懈努力,倾毕生精力完成的代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出版 世界读书日 信息管理系 世界图书 中华书局出版 纪传体 王锦 毕生精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书局本《高僧传》校勘拾补
2
作者 王东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99,共1页
1992年中华书局出版、汤用彤先生校注的梁代释慧皎《高僧传》,是目前所见最好的《高僧传》整理本。问世以来,学界对其中存在的校勘问题多有抉发和补正,然而仍有一些尚待解决。我们通过对勘收集到的四种日本古写经善本《高僧传》(日本国... 1992年中华书局出版、汤用彤先生校注的梁代释慧皎《高僧传》,是目前所见最好的《高僧传》整理本。问世以来,学界对其中存在的校勘问题多有抉发和补正,然而仍有一些尚待解决。我们通过对勘收集到的四种日本古写经善本《高僧传》(日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日本古写经研究所等编:日本古写经善本丛刊第九辑《高僧传》卷五,(东京)三美印刷株式会社2015年印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僧传》 写经 中华书局出版 汤用彤先生 中华书局 校勘 善本 释慧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文明的精神内涵及时代价值探析——评《黄河与中华文明》
3
作者 董巧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9-I0010,共2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数千年的岁月里,黄河奔腾向前,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品格,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支持。由葛剑雄著、中华书局出版的《黄河与中华文明》一书,从自然地理、社会人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数千年的岁月里,黄河奔腾向前,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品格,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支持。由葛剑雄著、中华书局出版的《黄河与中华文明》一书,从自然地理、社会人文、历史现实等视角出发,全方位介绍了黄河的地理全貌、自然特征、发展演变等内容,讲述了黄河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密切联系,讲解了黄河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黄河流域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以及历朝历代劳动人民治理黄河的过程和经验,并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分析了黄河万古流的重要原因,展望了黄河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黄河文明 葛剑雄 厚德载物 民族品格 中华书局出版 精神支撑 交往交流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探究——评《当心理咨询遇上传统文化》
4
作者 郑晓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I0006-I0006,共1页
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优势受到了重新审视和高度重视。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和谐共生、心身合一等理念,为解决现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有益的视角... 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优势受到了重新审视和高度重视。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和谐共生、心身合一等理念,为解决现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和方法。由中华书局出版、刘天君著的《当心理咨询遇上传统文化》一书,为深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心理健康教育 中华书局出版 和谐共生 价值探究 心理咨询 价值与应用 心理健康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与中华文明》指导下的黄河文化精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结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I0001-I0002,共2页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诞生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黄河水孜孜不倦地养育着两岸人民,而人民在逐渐适应当地生活的过程中形成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这成为黄河文化的主要内容。火的利用意味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诞生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黄河水孜孜不倦地养育着两岸人民,而人民在逐渐适应当地生活的过程中形成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这成为黄河文化的主要内容。火的利用意味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考古人员在黄河中游的西侯度村发现了迄今为止人类使用火的最早痕迹。由此来看,正是在黄河水的滋养下,中华文明逐渐形成、发展、延续至今。由葛剑雄著、中华书局出版的《黄河与中华文明》一书,阐述河流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充分论证黄河治理以及黄河的重要性,并详细梳理黄河流域的历史沿革、地理变迁,展现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密切联系,可为培养黄河文化精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农耕文化 葛剑雄 黄河治理 中华书局出版 考古人员 黄河中游 地理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回声中的心灵独白”:《凡人琐事--章开沅回忆录》出版
6
作者 海燕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我校已故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章开沅先生的回忆录《凡人琐事》近日由中华书局出版。章开沅先生以博学洒脱的风格、风趣清新的笔调娓娓道来,回顾自己九十余载的生命历程,完整地再现了从世家少年到流亡学生,从浪漫洪流中投奔革命的民主青... 我校已故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章开沅先生的回忆录《凡人琐事》近日由中华书局出版。章开沅先生以博学洒脱的风格、风趣清新的笔调娓娓道来,回顾自己九十余载的生命历程,完整地再现了从世家少年到流亡学生,从浪漫洪流中投奔革命的民主青年,到“斗争”高潮时期的“修正主义苗子”,从以知名学者出任大学校长而力行“改革开放”,再到主动辞去待遇和荣誉,回归布衣学人本色,广泛参与“文明对话”的人生经历,堪称“篇幅宏大的百年生命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人琐事 章开沅 回忆录 流亡学生 中华书局出版 生命史 文明对话 生命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声良著《敦煌山水画史》出版
7
作者 孔令梅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30,共1页
赵声良著《敦煌山水画史》于2022年10月由中华书局出版。本书从绘画史的角度,对敦煌石窟中每个时代的山水画作深入分析和探讨。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山水画分为四个阶段:北朝至隋时期、唐代前期、唐代后期、五代北宋西夏元时期。
关键词 西夏元时期 赵声 敦煌石窟壁画 唐代前期 中华书局出版 五代北宋 北朝至隋 唐代后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光启的《除蝗疏》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永厚 《古今农业》 1990年第1期104-105,共2页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夺取农业丰收,不断向蝗害展开斗争,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代农业科学家徐光启的《除蝗疏》是关于治蝗经验的总结,它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蝗虫的生活习性、发生时间、蔓延地区以及防治措施等。该文原为徐氏于...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夺取农业丰收,不断向蝗害展开斗争,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代农业科学家徐光启的《除蝗疏》是关于治蝗经验的总结,它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蝗虫的生活习性、发生时间、蔓延地区以及防治措施等。该文原为徐氏于崇祯三年(16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家 治蝗 文原 《农政全书》 中华书局出版 三年 历史资料 工作单位 生长成熟 十八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文教科书》中外国翻译作品评述 被引量:1
9
作者 管贤强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9-62,共4页
1913年,《国文教科书》由中华书局出版,经潘武评辑,戴克敦、姚汉章、陆费逵等审阅,并且首次选入了外国翻译作品。教科书共前后两编,每编分上下两册。前后两编的下册基本上都有选入外国知识翻译作品(共计51篇),编者对每篇选文都有点评... 1913年,《国文教科书》由中华书局出版,经潘武评辑,戴克敦、姚汉章、陆费逵等审阅,并且首次选入了外国翻译作品。教科书共前后两编,每编分上下两册。前后两编的下册基本上都有选入外国知识翻译作品(共计51篇),编者对每篇选文都有点评,且对学生需要掌握的文法及注音在文后都有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作品 选文 陆费逵 克敦 中华书局出版 语体风格 逻辑关系 出版宗旨 形合 外国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虫并雕好
10
作者 胡双宝 《现代出版》 1994年第2期23-23,共1页
龙虫并雕好胡双宝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龙虫并雕斋”;60年代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论文集,名为《龙虫并雕斋文集》。书中所收,既有研究汉语史重大理论问题的宏论,也有讨论某一具体字、词的小议。学术界赞扬王先生... 龙虫并雕好胡双宝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龙虫并雕斋”;60年代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论文集,名为《龙虫并雕斋文集》。书中所收,既有研究汉语史重大理论问题的宏论,也有讨论某一具体字、词的小议。学术界赞扬王先生这种不以雕虫为小技,而且铭标于书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书局出版 胡双宝 龙虫并雕斋文集 王先生 汉语史 王力 编辑工作者 中所 文字加工 工作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教学实践——《中国饮食文化简史》评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乃岭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5-246,共2页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饮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是民族传统文化在味觉层面的重要外在表现。通过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能够帮助专业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学科知识有全方位的系统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国饮食思想及饮食现...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饮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是民族传统文化在味觉层面的重要外在表现。通过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能够帮助专业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学科知识有全方位的系统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国饮食思想及饮食现象等社会性问题的理解与分析,是掌握专业学科理论知识的必经之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由王学泰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饮食文化简史》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饮食文化 饮食思想 思想文化内涵 社会性问题 民族传统文化 中华书局出版 中国传统文化 专业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彩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肖世孟《中国色彩史十讲》评介 被引量:2
12
作者 一凡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色彩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也成为中国文化的外在表征。从历史上,传统色彩构建了中国古代的礼制文明,影响社会发展和文化进程。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肖世孟博士专著《中国色彩史十讲》,近期在中华书局出版。此书是作者近... 色彩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也成为中国文化的外在表征。从历史上,传统色彩构建了中国古代的礼制文明,影响社会发展和文化进程。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肖世孟博士专著《中国色彩史十讲》,近期在中华书局出版。此书是作者近年来对于中国色彩研究的最新系统思考。书中认为:色彩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也成为中国文化的外在表征。在中国古代社会,大到与神明的沟通、王朝更替、社会治理,小到个人命运、审美偏好,无不和色彩发生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汕头大学 审美偏好 个人命运 王朝更替 系统思考 艺术与设计 中华书局出版 中国人的生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了凡四训》中的修身立德思想评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丽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I0006-I0007,共2页
《了凡四训》这本书为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尚荣、徐敏、赵锐译注,中华书局出版。此书为袁了凡先生不同时期写下的4篇文言文短文,被后人辑录成《了凡四训》。其中"立命之学"篇是了凡先生的自传,当时名为"训子文",用... 《了凡四训》这本书为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尚荣、徐敏、赵锐译注,中华书局出版。此书为袁了凡先生不同时期写下的4篇文言文短文,被后人辑录成《了凡四训》。其中"立命之学"篇是了凡先生的自传,当时名为"训子文",用来训诫他儿子的。全书分为4个篇章:第一篇,立命之学;第二篇,改过之法;第三篇,积善之方;第四篇,谦德之效。此书把原书文言文划分为若干小段逐段进行注释、译文、点评,每一部分点评都做了详细的解读。《了凡四训》一书受到中纪委的大力推荐,中纪委称此书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善书,并且要求全民认真学习此书,以此书作为修身立德的重要依据,可见此书对于世人修身积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了凡 修身立德 中华书局出版 文言文 立命 思想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档案馆藏日本侵华战犯笔供选编》发布
14
作者 王辉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10,共1页
9月16日,中央档案馆、中华书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中央档案馆藏日本侵华战犯笔供选编》新书发布会。中央档案馆、中华书局在会上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国家图书馆赠书作为其永久收藏。《中央档案馆藏日本侵华战犯笔供... 9月16日,中央档案馆、中华书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中央档案馆藏日本侵华战犯笔供选编》新书发布会。中央档案馆、中华书局在会上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国家图书馆赠书作为其永久收藏。《中央档案馆藏日本侵华战犯笔供选编》由中央档案馆主编,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中央档案馆保存有侦讯1109名日本侵华战犯的档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档案馆 档案馆藏 新书发布会 中华书局出版 数字档案 国家图书馆 国家档案局 档案局局长 广东省档案馆 战略反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王筠的《马首农言》校注并补
15
作者 张允中 《古今农业》 1990年第1期83-87,共5页
《马首农言》写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清咸丰五年(1855年)付梓问世,1932年曾有过铅印本。王毓瑚先生于1957年将《马首农言》与《知本提纲》、《农言著实》合辑为《秦晋农言》,由中华书局出版。合辑时,王毓瑚先生在《马首农言》部分的... 《马首农言》写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清咸丰五年(1855年)付梓问世,1932年曾有过铅印本。王毓瑚先生于1957年将《马首农言》与《知本提纲》、《农言著实》合辑为《秦晋农言》,由中华书局出版。合辑时,王毓瑚先生在《马首农言》部分的前言中写道:“原书后面附有王筠(篆友)所作校勘记和跋。今将校记分条编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首农言 咸丰五年 校勘记 中华书局出版 清道光 知本提纲 铅印本 校记 王毓 分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书隆重事
16
作者 介子平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共1页
雕之枣梨,以传不朽,出书是件严肃之事。1915年中华书局出版《中华大字典》时,邀请时任大总统的黎元洪题词,各界名流林纾、李家驹、熊希龄、廖平、梁启超、王庞惠作序,加之总经理陆费逵、编辑主任欧阳溥存二序,共计八篇。1923年,《民刑... 雕之枣梨,以传不朽,出书是件严肃之事。1915年中华书局出版《中华大字典》时,邀请时任大总统的黎元洪题词,各界名流林纾、李家驹、熊希龄、廖平、梁启超、王庞惠作序,加之总经理陆费逵、编辑主任欧阳溥存二序,共计八篇。1923年,《民刑诉讼诉状大成》出版,题词者有江庸、王宠惠等六人;同年,《全国律师民刑诉状汇编》出版,题词者有王承斌、熊炳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希龄 黎元洪 陆费逵 王宠惠 诉状 中华书局出版 律师 梁启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荐阅读
17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128-128,共1页
《黄河与中华文明》作者:葛剑雄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20年10月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尤精于历史地理、人口史等领域。著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 《黄河与中华文明》作者:葛剑雄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20年10月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尤精于历史地理、人口史等领域。著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等著作。《黄河与中华文明》既有翔实细致的具体数据和文献资料,又有历史传说、人物故事,更有宏观视野和理论建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化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剑雄 宏观视野 复旦大学教授 人物故事 文献资料 推荐阅读 中华书局出版 人口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饮食文化融入职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应用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简史》评述
18
作者 洪娟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47-248,共2页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随着高新科技的高度普及与社会观念的剧烈变化,职业院校学生思想观念受到信息网络时代多元化价值观及良莠不齐的信息影响,故而需要通过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进以加强思政教育的成效。由王学泰编著、中华书局出版...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随着高新科技的高度普及与社会观念的剧烈变化,职业院校学生思想观念受到信息网络时代多元化价值观及良莠不齐的信息影响,故而需要通过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进以加强思政教育的成效。由王学泰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饮食文化简史》一书,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饮食文化的变更深入阐述了其最初产生到壮大发展,最终自成一系的过程,为读者理解与掌握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传统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 职业院校学生 多元化价值观 中华书局出版 教学内容与方法 高新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词语汇释》
19
作者 沈茶英 《现代中文学刊》 1994年第6期47-47,共1页
《小说词语汇释》,陆澹安编著,1964年中华书局出版,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新一版,是有系统地汇释古代小说词语的唯一工具书我国宋元以来产生的白话小说,是在民间的土壤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本是口耳相传的文学无论是闾巷街头传播,还是瓦... 《小说词语汇释》,陆澹安编著,1964年中华书局出版,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新一版,是有系统地汇释古代小说词语的唯一工具书我国宋元以来产生的白话小说,是在民间的土壤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本是口耳相传的文学无论是闾巷街头传播,还是瓦舍勾栏演出,总以招揽听众为其圭皋。因此,它的语言通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词语汇释 陆澹安 口耳相传 白话小说 古代小说 中华书局出版 上海古籍出版 《海上花列传》 十二楼 宫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寒树”
20
作者 刘璞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85年第3期97-97,101,共2页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是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一个句子。其中“寒树”一词是个难点,在理解和解说上很分歧。归纳起来大致有下面几种看法:1、指“耐寒常绿的树”(见中华书局出版的北大《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资料》下册P653);2、“秋天的...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是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一个句子。其中“寒树”一词是个难点,在理解和解说上很分歧。归纳起来大致有下面几种看法:1、指“耐寒常绿的树”(见中华书局出版的北大《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资料》下册P653);2、“秋天的树木”(见王双启《吴均的<与宋元思书>》载北京出版社《阅读和欣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朱元思书 寒树 元思 中华书局出版 南北朝文学史 典文 中学语文课本 古诗文 《劝学》 夹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