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 被引量:181
1
作者 殷融 苏得权 叶浩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0-234,共15页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隐喻反映了人类认知的重要特征:人类的抽象概念系统是以感知觉经验和具体概念为基础发展形成的。根据概念隐喻理论,主体可以以感知运动经验对抽象概念进行体验...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隐喻反映了人类认知的重要特征:人类的抽象概念系统是以感知觉经验和具体概念为基础发展形成的。根据概念隐喻理论,主体可以以感知运动经验对抽象概念进行体验式表征与加工。大量研究证明,抽象概念的加工同对其进行隐喻化描述的身体经验具有关联。这些研究主要涉及空间隐喻、温度隐喻、洁净隐喻、触觉隐喻等。未来的研究应探讨多重隐喻对认知的影响、探索塑造隐喻映射单向作用与相互作用的因素,并关注概念隐喻理论的应用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理论 具身认知 架构 抽象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认知及认知科学相关原理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谷浩荣 贾春华 +5 位作者 付桥桥 牛锐 陈丽名 李小会 杨景锋 谭颖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80-2484,共5页
目的探讨隐喻认知及认知科学相关原理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方法应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总结研究成果、发现研究问题、启迪研究思路。结果隐喻认知及认知科相关原理作为方法学为中医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中医语言本质的探究、... 目的探讨隐喻认知及认知科学相关原理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方法应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总结研究成果、发现研究问题、启迪研究思路。结果隐喻认知及认知科相关原理作为方法学为中医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中医语言本质的探究、中医理论体系的重构、中医基本概念构建路径的研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结论中医理论研究与认知科学相关原理的结合有利于中医现代化,但道路是曲折的,过程是复杂的,要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理念,要不断修正、检验、再修正、再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认知 认知科学 中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隐喻认知角度探究中医之“火”的概念内涵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惠金 贾春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87-2091,共5页
从隐喻认知的角度探究中医学生理之"火"和病理之"火"的概念内涵。古代中医学家在说明人体火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疗方法时,大量地借鉴了身边可感知的自然之火的性状特征,因而,对"人体之火"的感悟是以"... 从隐喻认知的角度探究中医学生理之"火"和病理之"火"的概念内涵。古代中医学家在说明人体火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疗方法时,大量地借鉴了身边可感知的自然之火的性状特征,因而,对"人体之火"的感悟是以"自然之火"的体验为认知本源的。本文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中医之"火"的概念和内涵进行阐述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认知 中医理论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中医“六淫”概念隐喻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谷浩荣 贾春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6期1091-1094,共4页
应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理论研究中医病因学说中的"六淫",发现"六淫"是6个"范畴"而非6个"实体",是以自然界"六气"为原型形成的概念隐喻,是范畴化的结果,从"六... 应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理论研究中医病因学说中的"六淫",发现"六淫"是6个"范畴"而非6个"实体",是以自然界"六气"为原型形成的概念隐喻,是范畴化的结果,从"六气"到"六淫"是对语言的跨域应用。因此,理解中医六淫概念不能仅仅将我们的视线集中在文字表象上,必须探究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淫 概念隐喻 原型范畴理论 认知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隐喻视角下翻译原则、翻译策略或方法选取背后的认知机制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明树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9-103,共5页
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框架,首先探讨"翻译隐喻"和"译者身份隐喻"的定义以及"翻译隐喻"之间的映射过程,然后考察"译者身份隐喻"与翻译原则、翻译策略或方法选取之间的关系及其背后的认知规律。&... 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框架,首先探讨"翻译隐喻"和"译者身份隐喻"的定义以及"翻译隐喻"之间的映射过程,然后考察"译者身份隐喻"与翻译原则、翻译策略或方法选取之间的关系及其背后的认知规律。"译者身份隐喻"与翻译原则、翻译策略或方法的选取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而是有其特定的认知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翻译隐喻 “译者身份隐喻 认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谢天谢地,你来啦》幽默语言的认知解析——基于对现代隐喻理论和概念转喻理论的应用
6
作者 徐明 臧杨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X期74-76,共3页
《谢天谢地,你来啦》是央视一套新推出的一档大型明星戏剧表演真人秀节目。该节目以高难度即兴发挥的表演能力和随机应变的幽默语言为其重要特点。本文针对幽默语言的语言特点,从认知语言学出发,运用现代隐喻理论和概念转喻理论对该节... 《谢天谢地,你来啦》是央视一套新推出的一档大型明星戏剧表演真人秀节目。该节目以高难度即兴发挥的表演能力和随机应变的幽默语言为其重要特点。本文针对幽默语言的语言特点,从认知语言学出发,运用现代隐喻理论和概念转喻理论对该节目中出现的幽默语言进行认知解析,揭示幽默语言背后的语言机制,从而总结出隐喻与转喻视角下幽默的产生手法,为现代语文的发展和幽默质量的提高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天谢地你来啦 语言认知 幽默言语 现代隐喻理论 概念转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舌诊脏腑分布理论流变与隐喻认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吴彤 贾春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6期2336-2340,共5页
先行梳理舌面脏腑分布理论的流变,后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工具探寻医家不同舌诊理论的认知根源。文献梳理发现舌面脏腑分布理论随时代而变迁。如《伤寒指掌》言“四畔属脾”,《医医偶录》云“舌中主脾”,《医述》称“舌左属肝,舌右属肺”,... 先行梳理舌面脏腑分布理论的流变,后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工具探寻医家不同舌诊理论的认知根源。文献梳理发现舌面脏腑分布理论随时代而变迁。如《伤寒指掌》言“四畔属脾”,《医医偶录》云“舌中主脾”,《医述》称“舌左属肝,舌右属肺”,现行《中医诊断学》教材谓“舌边主肝,舌尖主肺”等。不同的舌面脏腑分布理论是舌诊理论发展过程中的节点,是医家不同学术观点的体现,反映了医家对于舌诊认识的不断思考和完善。通过对不同时期舌面脏腑分布理论的考察,发现舌面脏腑分布理论的产生以隐喻认知为基础,方位映射在舌面脏腑分布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支撑舌诊理论的基础是医家的学术背景与医学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面脏腑分布 舌诊 中医诊法 中医 理论探讨 隐喻 概念 方位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认知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评《英汉概念隐喻比较与外语教学》 被引量:6
8
作者 胡晓俊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Z期81-81,共1页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程度的提高,英语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愈加明显,英语教学理论也在不断发展、日益完善。可是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由于对英语教学研究不够深入,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在应对文化隔阂问题时仍显得力不从心。英语学习是一种...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程度的提高,英语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愈加明显,英语教学理论也在不断发展、日益完善。可是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由于对英语教学研究不够深入,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在应对文化隔阂问题时仍显得力不从心。英语学习是一种文化习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以通过隐喻认知理论来解决。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访问学者、南开大学外语学院教授苏立昌编著了《英汉概念隐喻比较与外语教学》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学 认知语言学 隐喻认知理论 概念隐喻 大学英语教学 英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语言的吁请——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医病因病机语言隐喻特征分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贾春华 谷浩荣 郭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8期1713-1714,共2页
中医药的研究或称之为中医药现代化的目标是形成一套具有中医特点的现代语言;其目的是这套语言能为更多的人理解掌握、能更好地揭示人体的奥秘、指导临床实践。而要达到此目标实现此目的的当务之急就是对现今中医仍在使用的中医学传统... 中医药的研究或称之为中医药现代化的目标是形成一套具有中医特点的现代语言;其目的是这套语言能为更多的人理解掌握、能更好地揭示人体的奥秘、指导临床实践。而要达到此目标实现此目的的当务之急就是对现今中医仍在使用的中医学传统语言进行分析。从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分析了中医病因病机语言隐喻特征,探讨中医语言在说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认知语言 逻辑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隐喻视阈下的中医之“神”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春雨 黄慧雯 贾春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8-280,共3页
从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阐释中医之"神"的概念原型。通过对源域即宗教的和哲学的神与目标域即中医之"神"的映射,阐释了中医之"神"的概念来源、概念内涵和概念变迁。《内经》的神概念是基于物质层面的神,... 从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阐释中医之"神"的概念原型。通过对源域即宗教的和哲学的神与目标域即中医之"神"的映射,阐释了中医之"神"的概念来源、概念内涵和概念变迁。《内经》的神概念是基于物质层面的神,通常意义上的精神是物质神的功能之一。形神合一是以物质神为前提的对神的产生、运动以及功能、结果等一系列复杂过程的高度概括。对其概念的阐释不仅有助于原有中医理论的理解,还有助于使其适应新的文化氛围,使其在现今获得新的发展,以充实中医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神”概念 认知语言学 概念隐喻理论 形神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语“人生”的隐喻认知机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黄华新 吴恩锋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6-111,共6页
在论证莱可夫和约翰逊概念隐喻理论单向性不足的基础上,本文整合西方体验哲学、中国传统心学思想和当代神经心理学的感觉统合理论,提出以隐喻认知思维体验性特征作为隐喻源域类型划分标准,通过汉语“人生”的隐喻认知机制这一个案,探讨... 在论证莱可夫和约翰逊概念隐喻理论单向性不足的基础上,本文整合西方体验哲学、中国传统心学思想和当代神经心理学的感觉统合理论,提出以隐喻认知思维体验性特征作为隐喻源域类型划分标准,通过汉语“人生”的隐喻认知机制这一个案,探讨从单一目标域指向多种源域的反向映射认知模式,从而与莱可夫和约翰逊从单一源域指向多种目标域的单向映射认知模式构成双向互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机制 人生 汉语 概念隐喻理论 认知模式 神经心理学 体验哲学 感觉统合 心学思想 中国传统 划分标准 认知思维 互补关系 约翰逊 莱可夫 目标域 单向性 源域 体验性 映射 指向 单一 个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于宗族的隐喻:基于认知语言学对体育概念的解读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郁 陈晔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0,共8页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对体育概念的特点及其形成进行分析,探讨体育概念存在争议的原因和机制。研究发现,体育概念的认知构建于无意识的心智体验,由某种受生存方式决定的隐喻系统将主观体验和判断感知的经验结合而成,而寻找体育概念隐喻系...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对体育概念的特点及其形成进行分析,探讨体育概念存在争议的原因和机制。研究发现,体育概念的认知构建于无意识的心智体验,由某种受生存方式决定的隐喻系统将主观体验和判断感知的经验结合而成,而寻找体育概念隐喻系统中的原始域是研究体育概念问题的关键。基于后期维特根斯坦关于日常语言的"家族相似性"理论,通过逻辑结构图示对比的方法推论得出汉语"体育"一词词义高度可能形成于以宗族为原始域的语言隐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概念 认知语言学 宗族 隐喻机制 原始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推理机制及其认知功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兴莉 罗凤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14-216,共3页
通过剖析隐喻的推理机制 ,来理解隐喻的认知功能。论述了隐喻推理的一般理论 ,并分析隐喻的表层结构与深层机制。强调了隐喻推理机制中两对话域对话、选择及整合的开放性、双向性、流动性、渗透性和创造性等特点。通过论述隐喻推理机制... 通过剖析隐喻的推理机制 ,来理解隐喻的认知功能。论述了隐喻推理的一般理论 ,并分析隐喻的表层结构与深层机制。强调了隐喻推理机制中两对话域对话、选择及整合的开放性、双向性、流动性、渗透性和创造性等特点。通过论述隐喻推理机制的心理空间流程图式 :对话、渗透、限制性 (多 )双边选择和概念整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推理机制 认知功能 隐喻 对话域 概念整合 心理图式 Ais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 被引量:11
14
作者 汤晓云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80-82,共3页
概念隐喻理论隶属于认知语言学范畴,即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所熟知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经历和对待抽象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教师在教授英语词汇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概念隐喻来联想... 概念隐喻理论隶属于认知语言学范畴,即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所熟知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经历和对待抽象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教师在教授英语词汇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概念隐喻来联想、推理,从而更好地习得词汇。对于由语言文化差异而导致的隐喻意义的差异,还应注重加强对目的语的文化导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 英语 词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隐喻理论视阈中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佳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79-83,共5页
隐喻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词汇是语言习得的基础,词汇教学是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和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外语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这有助于提高学习者... 隐喻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词汇是语言习得的基础,词汇教学是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和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外语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这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以及二语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隐喻 二语习得 隐喻理论 词汇教学 概念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认知角度看英汉法律隐喻句生成机制
16
作者 刘国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29-135,共7页
英汉法律语言中存在大量的隐喻现象。在认知隐喻理论指导下探讨英汉法律隐喻句的体现形式及其内在生成机制。由于人类共同的认知模式和思维定势,英汉法律隐喻句的生成机制基本相同,都表现为把抽象的法律事物隐喻为具体的事物,具体机制... 英汉法律语言中存在大量的隐喻现象。在认知隐喻理论指导下探讨英汉法律隐喻句的体现形式及其内在生成机制。由于人类共同的认知模式和思维定势,英汉法律隐喻句的生成机制基本相同,都表现为把抽象的法律事物隐喻为具体的事物,具体机制是拟人化、拟动物化、拟植物化、拟物化和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隐喻 隐喻 生成机制 认知隐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语言将走向何方——中医隐喻研究文献 被引量:7
17
作者 彭昌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1-1416,共6页
中医作为祖国传统医学和中国文化典型,其医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利用和传承引发各界的关注,中医语言中弥漫的隐喻思维吸引了来自中医学、语言学、哲学等多学科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本文试图对前人的中医隐喻研究成果做一个梳理和分析... 中医作为祖国传统医学和中国文化典型,其医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利用和传承引发各界的关注,中医语言中弥漫的隐喻思维吸引了来自中医学、语言学、哲学等多学科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本文试图对前人的中医隐喻研究成果做一个梳理和分析,探讨中医隐喻的研究价值以及中医语言和中医理论新的诠释方式。目前中医隐喻研究有宏观上从语言修辞学和认知语言学视角进行的研究,有中观上针对中医基本理论、中医病机病因和中医治病方略的研究,还有微观上的中医典籍语言和中医常用术语的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多学科系统化研究是今后中医隐喻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隐喻认知机制概念隐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岁幼儿权力概念多重隐喻的认知发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贺晓玲 陈俊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9-161,共13页
为考察3~5岁幼儿“权力”概念的大小、垂直空间和重量多重隐喻的认知发展进程,研究采用了将权力人物和无权力人物图片放置大圆形或小圆形、垂直空间的上方框或下方框和不平衡跷跷板重端或轻端的图片迫选任务。通过3个实验及综合分析发... 为考察3~5岁幼儿“权力”概念的大小、垂直空间和重量多重隐喻的认知发展进程,研究采用了将权力人物和无权力人物图片放置大圆形或小圆形、垂直空间的上方框或下方框和不平衡跷跷板重端或轻端的图片迫选任务。通过3个实验及综合分析发现:3岁幼儿尚不具备权力隐喻理解能力;4岁是幼儿权力隐喻理解能力的重要发展时期,具备正极权力概念的隐喻理解能力,建立起有权力为“大、高、重”的多重隐喻联结;5岁幼儿的权力隐喻理解能力进一步增强,已具备较完整的多重隐喻理解能力,建立起有权力为“大、高、重”、无权力为“小、下、轻”的多重隐喻联结。3~5岁幼儿“权力”概念的大小、垂直空间和重量多重隐喻理解能力同步发展,不受隐喻靶域习得时间早晚的影响。系列研究表明,学龄前幼儿的权力隐喻理解能力发展趋势符合隐喻一致性理论,隐喻表征的产生并非“有或无”的模式,而是“渐进”呈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岁幼儿 权力概念 多重隐喻 隐喻一致性理论 极性编码一致性理论 认知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认知视域下的中医思维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贾春华 李湛 赖敏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3期3283-3288,共6页
语言与认知/思维总是难解难分地交织在一起。20世纪重要的语言理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力主“语言决定思维论”,维特根斯坦也说,“我的语言的限度就是我的世界的限度”。若语言的作用果真如此,从语言入手探讨中医学思维,则成中医思维... 语言与认知/思维总是难解难分地交织在一起。20世纪重要的语言理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力主“语言决定思维论”,维特根斯坦也说,“我的语言的限度就是我的世界的限度”。若语言的作用果真如此,从语言入手探讨中医学思维,则成中医思维研究之不二法门。中医语言是一种自然语言,以汉字或符号的形式呈现,汉字的创立体现了中国古人的隐喻思维。从汉字的形成方法来划分中医学中的隐喻类型,沿其名、用其意而不袭其实,依次第名曰象形、象事、象意、象声隐喻。研究发现中医思维的独特性根基于汉语言的特殊性,是中国语言与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医思维的特殊性,因而学习中医就必须学习中医语言。中医的语言犹如一座老城,一座由小胡同和广场、旧的和新的房屋和带有不同时期的扩建物的房屋构成的迷宫。只有走入并走出迷宫的人,才能从基于隐喻认知的中医语言中发现另一个人体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语言 中医思维 隐喻认知 中医 认知语言学 六书 概念 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展的概念隐喻理论》述评 被引量:5
20
作者 彭志斌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4-157,共4页
0引言"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简称CMT)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先驱和发端,由美国语言学家Lakoff和哲学家Johnson在1980年联袂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首次提出。此后,该理... 0引言"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简称CMT)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先驱和发端,由美国语言学家Lakoff和哲学家Johnson在1980年联袂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首次提出。此后,该理论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式中影响力最大、应用面最广、成果最丰硕的理论框架之一,不仅有力地促成并推进了认知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也对认知科学、哲学、文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理论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认知语言学 METAPHOR LAKOFF 认知科学 理论先驱 相关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