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医针刺放血疗法预防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机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13
1
作者
黄子鹏
张文博
+2 位作者
邓梓丹
毛雷
陈青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61-165,共5页
目的 观察中医针刺放血疗法预防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并对其止痛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就诊于南京市红十字医院康复科、神经内科的53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组,予以维生素B12口服,500μg, 3次/d+局部针刺放血处理...
目的 观察中医针刺放血疗法预防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并对其止痛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就诊于南京市红十字医院康复科、神经内科的53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组,予以维生素B12口服,500μg, 3次/d+局部针刺放血处理;随机选取就诊于南京市红十字医院皮肤科的53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伐昔洛韦口服,0.3 g, 3次/d+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 2次/d+维生素B12口服,500μg, 3次/d处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ELISA方法检测研究组扣刺液中是否含有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随访两组至治疗后满4周,观察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 (1)研究组治疗后次日疼痛明显缓解(P<0.05),且第3天较之于第2天疼痛进一步缓解(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1周里,疼痛呈梯度逐日明显缓解至仅有轻度疼痛;而对照组前3 d疼痛程度并未表现出明显变化,治疗1周后仍表现出中度疼痛;(2)两组均有无效病例,但对照组无效病例明显较多;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治疗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仅2例(3.78%),而对照组则有13例(24.53%);(4)研究组53例患者中有46例局部扣刺放出液(末梢动静脉血液,组织液,水疱液)里检出了IL-2、IL-4、IL-6、IL-10、TNF-α等多种炎症因子,共有7例均未检出任何炎症因子。结论 中医针刺放血疗法在带状疱疹急性期可快速消肿止痛,预防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肯定,可能机制是有效释放了局部带状疱疹部位皮下炎症因子,显著降低了局部炎症反应,从而快速有效止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刺放血疗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针刺放血疗法预防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机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13
1
作者
黄子鹏
张文博
邓梓丹
毛雷
陈青松
机构
南京市红十字医院
江苏省中医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61-165,共5页
基金
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YKK17293)。
文摘
目的 观察中医针刺放血疗法预防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并对其止痛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就诊于南京市红十字医院康复科、神经内科的53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组,予以维生素B12口服,500μg, 3次/d+局部针刺放血处理;随机选取就诊于南京市红十字医院皮肤科的53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伐昔洛韦口服,0.3 g, 3次/d+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 2次/d+维生素B12口服,500μg, 3次/d处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ELISA方法检测研究组扣刺液中是否含有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随访两组至治疗后满4周,观察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 (1)研究组治疗后次日疼痛明显缓解(P<0.05),且第3天较之于第2天疼痛进一步缓解(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1周里,疼痛呈梯度逐日明显缓解至仅有轻度疼痛;而对照组前3 d疼痛程度并未表现出明显变化,治疗1周后仍表现出中度疼痛;(2)两组均有无效病例,但对照组无效病例明显较多;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治疗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仅2例(3.78%),而对照组则有13例(24.53%);(4)研究组53例患者中有46例局部扣刺放出液(末梢动静脉血液,组织液,水疱液)里检出了IL-2、IL-4、IL-6、IL-10、TNF-α等多种炎症因子,共有7例均未检出任何炎症因子。结论 中医针刺放血疗法在带状疱疹急性期可快速消肿止痛,预防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肯定,可能机制是有效释放了局部带状疱疹部位皮下炎症因子,显著降低了局部炎症反应,从而快速有效止痛。
关键词
中医针刺放血疗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炎症因子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acupuncture bloodletting therapy
post-herpetic neuralgia
inflammatory cytokines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医针刺放血疗法预防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机制及临床意义
黄子鹏
张文博
邓梓丹
毛雷
陈青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