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体骨骼特征的中医体质辨识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子琰 李红岩 +4 位作者 周作建 管树桃 郎许锋 杨涛 胡孔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40,I0008,I0009,共6页
目的传统中医体质辨识主要依靠填写体质量表,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而后出现了基于舌象辨识体质的方法,为体质辨识客观化奠定了基石,但这些方法往往依赖于舌诊仪、面诊仪等专业设备。研究旨在提出一种仅依赖室内光学摄像头的基于人体骨骼特... 目的传统中医体质辨识主要依靠填写体质量表,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而后出现了基于舌象辨识体质的方法,为体质辨识客观化奠定了基石,但这些方法往往依赖于舌诊仪、面诊仪等专业设备。研究旨在提出一种仅依赖室内光学摄像头的基于人体骨骼特征的中医体质辨识模型,研讨将体质辨识的输入特征扩展至全身的可行性。方法采集受试者身高、体质量、性别、全身图像,并让受试者填写体质量表,以量表测试结果作为数据标注,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提取人体骨骼特征,并利用神经网络建立身高、体质量、性别以及骨骼特征与受试者体质之间的联系,建立基于骨骼特征的中医体质辨识模型,并评估其表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人体骨骼特征的中医体质辨识模型在样本数据上取得了一定的准确性,在仅依靠室内光学摄像头的条件下,能够达到与基于舌象的体质辨识模型相近的水平。结论基于人体骨骼特征的中医体质辨识模型能够在仅依靠室内光学摄像头的条件下实现中医体质辨识,相较于传统的体质量表更加具有客观性,相较于基于舌象的方法更加便捷。未来可以对此类方法进行多模态融合,优势互补,进一步完善中医体质辨识客观化、智能化、多模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辨识 人体骨骼特征 深度学习 姿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体质辨识融入社区健康管理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48
2
作者 王玉霞 任翠梅 +5 位作者 李润杰 王静 纪英姿 李国起 赵爱军 赵秀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9-461,共3页
目的探讨将中医体质辨识融入到社区健康管理对代谢综合征(MS)的短期、长期防治效果。方法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的MS诊断标准,对西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范围内年龄>20岁并有医保的常住人口进行筛选,将符合条件的416例患者... 目的探讨将中医体质辨识融入到社区健康管理对代谢综合征(MS)的短期、长期防治效果。方法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的MS诊断标准,对西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范围内年龄>20岁并有医保的常住人口进行筛选,将符合条件的416例患者分为住院治疗组(200人)和社区干预组(216人)。住院治疗组干预治疗7~14 d后医院门诊定期随访治疗观察;社区干预组在中心同样用药物治疗干预7~14 d的基础上,根据中医体质辨识后强化MS患者的长期社区健康管理,并成立了MS病友俱乐部,对两组在相同时间段监测体质量、血脂、血糖、血压等客观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中医体质辨识后制定的个性化健康处方干预的社区干预组不良的生活方式明显改变,其知识、健康管理水平显著提高,MS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个性化的社区干预从上游因素扼制住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减少了MS所致的靶器官损伤,提高了人们的生存质量,减轻了其经济负担,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辨识 社区健康管理 病友俱乐部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体质辨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吴培香 徐翠 +1 位作者 肖利允 高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357-3359,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1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1例。对照组依据...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1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1例。对照组依据我国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脑卒中恢复期护理方案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以及康复锻炼依从性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出院时中国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评分、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健康状况调查简表评分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卒中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干预相比,中医体质辨识干预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及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辨识 脑卒中 康复 依从性 生活质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1例耳石症患者中医体质辨识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欣 王永莉 汪妍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105-108,共4页
目的分析81例耳石症患者中医体质辨识及复发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2021年8月无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1例耳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随访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25例)和未复发组(56例),统计两组耳石症患者的中医体质... 目的分析81例耳石症患者中医体质辨识及复发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2021年8月无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1例耳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随访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25例)和未复发组(56例),统计两组耳石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型与复发率,另统计两组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复发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耳石症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81例耳石症患者随访发现有25例复发,复发率为30.86%。经中医体质辨识,单一体质42例(51.85%),其中阳虚质31例、气虚质23例、痰湿质17例、气郁质4例、阴虚质2例、湿热质2例、平和质1例、血瘀质1例;复合体质39例(48.15%),分布主要为阳虚质、气虚质与痰湿质的夹杂。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中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复位前持续时间≥7 d、气虚质、外伤史的患者比例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复位次数多于未复发组,年龄大于未复发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未复发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复位前持续时间≥7 d、气虚质、外伤史、血清Hcy水平高、复位次数多、年龄大、血清25(OH)D水平低均为影响耳石症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328、2.284、2.083、2.132、2.098、2.277、2.396、2.252、2.102,P<0.05)。结论耳石症患者主要为气虚质,影响其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复位前持续时间≥7 d、气虚质、外伤史、血清Hcy水平高、复位次数多、年龄大、血清25(OH)D水平低,临床可据此对有以上特征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及干预,以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症 中医体质辨识 复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体质辨识分析密闭隔离环境对乘员身体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贾绍燕 郝梓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23-26,I0018,共5页
目的应用中医体质辨识标准测评8例乘员在长期密闭隔离前中后不同时间的体质变化,对长期密闭环境中人体的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进行探讨,从而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利于密闭环境下人体的功能平衡。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q... 目的应用中医体质辨识标准测评8例乘员在长期密闭隔离前中后不同时间的体质变化,对长期密闭环境中人体的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进行探讨,从而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利于密闭环境下人体的功能平衡。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月宫365"密闭实验中两组8例乘员,其中女4例,男4例;年龄24~31岁,在370 d舱内及舱外进行中医体质测评;舱内每两月测评1次,入舱时、出舱时及出舱后分别测评1次。结果 48份问卷中,平和质21例,平和质倾向偏颇质13例,偏颇质中阳虚质12例,阴虚质1例,气虚质1例;男乘员以平和质为主,有平和质倾向偏颇质变化;女乘员以阳虚质为主;平和质、阳虚质转化分值不同时期均有变化。结论乘员体质以平和质为主,短时间内整体体质变化不明显,但因为长期密闭隔离作用,乘员会出现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及气郁质四种体质短时间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反映出乘员即时的身体状态所受环境、精神、营养、锻炼、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可为未来长期密闭隔离环境下维持乘员的体质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隔离环境 乘员 中医体质辨识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气郁体质辨识的BOLD-fMRI、PET-CT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初探
6
作者 石建 甘国强 +1 位作者 王立非 冯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895-896,共2页
文章是对BOLD-fMRI、PET-CT脑功能成像技术在中医气郁体质辨识中的作用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意在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文献基础,同时在深化中医"情志理论"脑结构基础与功能基础研究的同时,进一步探索中医气郁体质与西医精神... 文章是对BOLD-fMRI、PET-CT脑功能成像技术在中医气郁体质辨识中的作用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意在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文献基础,同时在深化中医"情志理论"脑结构基础与功能基础研究的同时,进一步探索中医气郁体质与西医精神心理疾病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D-FMRI PET-CT 中医气郁体质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阴阳二十五人手诊体质辨识模型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晓维 娄彦梅 +8 位作者 周炜翔 王豪 陈琪 张晓雨 赵晨 胡爽 胡孔法 商洪才 徐雪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3-1330,共8页
目的结合机器学习的手诊图像分析,探索阴阳二十五人体质辨识模型的构建,以期丰富体质辨识特征输入。方法基于阴阳二十五人理论,采用自主研发的手诊采集设备,对542名心血管科就诊患者的手部图像进行标准化采集。通过Mediapipe手掌关键点... 目的结合机器学习的手诊图像分析,探索阴阳二十五人体质辨识模型的构建,以期丰富体质辨识特征输入。方法基于阴阳二十五人理论,采用自主研发的手诊采集设备,对542名心血管科就诊患者的手部图像进行标准化采集。通过Mediapipe手掌关键点算法提取手部关键点,利用几何学分割手掌区域,得出不同部位的长度和色域特征,并由具有资质的医师根据电子病历确定患者的阴阳二十五型体质,对比随机森林、逻辑回归、Xgboost算法和LightGBM,对患者进行体质辨识。结果成功构建了基于手部特征的中医体质辨识模型,能够辨识包括金木、金火、金水、金土、木火、木水、木土、水火、水土和火土在内的十种基础体质类型。在样本均衡化处理后,随机森林模型在体质辨识中表现最佳,准确率达到了0.69,这一结果显著优于其他模型。结论基于手部特征的中医手诊体质辨识模型能够实现中医五行人体质辨识,但是由于仅使用中医望诊之一的手诊数据,准确率有待提升。相较于传统的体质量表更加具有客观性,具有便捷、高度稳定、一致性强的特点。未来可与面诊、全身躯体望诊等进行多模态融合,促进中医体质辨识技术的精准性、智能化和多维度评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诊 阴阳二十五人 中医体质辨识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体质辨识研究可视化计量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钟慧慧 王东军 +2 位作者 程嘉骏 王益民 王泓午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64-2073,共10页
目的以"中医体质辨识"为主题开展系统的可视化分析,探索中医体质辨识领域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相关文献,并将所得数据文件导入CiteSpace软件,对作者... 目的以"中医体质辨识"为主题开展系统的可视化分析,探索中医体质辨识领域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相关文献,并将所得数据文件导入CiteSpace软件,对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并得到相关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1099篇文献,通过CiteSpace共现分析找到中医体质辨识领域研究的高产机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以及高频关键词。研究发现各个研究者及机构缺乏沟通合作,研究热点主题有体质研究、治未病、健康管理、与现代生物医学相结合。结论中医体质辨识领域的研究逐年增加,知识图谱揭示了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与现代生物医学相结合将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辨识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体质辨识及治未病干预对胃功能失调患者胃黏膜及血清PG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厉玉婷 韩秀珍 +1 位作者 叶长平 商洪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84-1187,共4页
目的:探究中医体质辨识及治未病干预对胃功能失调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本院256例诊断为胃功能失调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根据不同体质辨识和病情程度,给予针对性中医"治未病"方式干预;对照组采用促进胃... 目的:探究中医体质辨识及治未病干预对胃功能失调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本院256例诊断为胃功能失调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根据不同体质辨识和病情程度,给予针对性中医"治未病"方式干预;对照组采用促进胃动力、保护胃黏膜等常规治疗干预。对比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和PGⅡ含量,PGⅠ/PGⅡ,胃黏膜PG表达情况以及症状缓解效果。结果:两种干预方式均能改善患者胃功能失调状况,试验组总有效率92.19%,效果更加显著(P<0.05);试验组PGⅠ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G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GⅠ/PGⅡ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胃黏膜PG蛋白表达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胃功能失调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进行治未病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增强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干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辨识 治未病 胃功能失调 胃蛋白酶原 胃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理论探讨火龙罐疗法在更年期综合征合并睡眠障碍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0
作者 吴晓兰 尹小花 +1 位作者 王小凤 唐文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129-4135,共7页
目的: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理论探讨火龙罐疗法在更年期综合征合并睡眠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215例更年期综合征合并睡眠障碍女性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103例)和观察... 目的: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理论探讨火龙罐疗法在更年期综合征合并睡眠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215例更年期综合征合并睡眠障碍女性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103例)和观察组(11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方法同对照组,并采取火龙罐疗法。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睡眠质量、焦虑抑郁、多导睡眠图(PSG)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肝肾阴虚型、心肾不交型、心脾两虚型病人的焦虑程度高于脾肾阳虚型病人(P<0.05),脾肾阳虚型、心脾两虚型病人的抑郁程度高于肝肾阴虚型、心肾不交型病人(P<0.05);肝肾阴虚型、心肾不交型病人睡眠潜伏期时间及思睡期、浅睡期占比与脾肾阳虚型、心脾两虚型病人有差异(P<0.05);与治疗后相比,病人睡眠潜伏期、思睡期普遍较长、夜间觉醒次数较多、睡眠效率较低。治疗后,两组病人各证型证候积分、睡眠质量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体来看,病人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下降、思睡期缩短、慢波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期延长、觉醒次数减少、睡眠效率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证型更年期综合征合并睡眠障碍病人负性情绪及睡眠结构存在差异,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的火龙罐疗法可根据病人证型辨证治疗,在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心肾不交型、心脾两虚型病人中均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辨识理论 火龙罐疗法 更年期综合征 睡眠障碍 焦虑 抑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保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9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在社区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将10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中医体质辨识方法,先评估中医体质类型,再根据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施予个...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在社区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将10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中医体质辨识方法,先评估中医体质类型,再根据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施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并与常规健康教育结合。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养生及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及健康教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针对不同的中医体质进行健康教育,不失为一种针对社区住院患者的有效健康教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中医体质辨识 健康教育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284-285,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桃浦镇社区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与调节血糖、降脂、保护肾功能、低蛋白饮食等常规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桃浦镇社区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与调节血糖、降脂、保护肾功能、低蛋白饮食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中医体质辨识应用于治疗中。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微量蛋白与尿肌酐比值。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微量蛋白与尿肌酐比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辨识 社区慢性疾病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育男性中医体质学探究及中医诊治的思考 被引量:23
13
作者 潘明沃 潘佩光 +1 位作者 陈建宏 郑毅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217-2219,共3页
目的:调查不育男性的体质学分布特点,讨论常见不育病因和体质的关系,探讨男性不育症的中医诊治的新思路。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对162例不育男性进行体质辨识,结合临床资料进... 目的:调查不育男性的体质学分布特点,讨论常见不育病因和体质的关系,探讨男性不育症的中医诊治的新思路。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对162例不育男性进行体质辨识,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思路。结果:平和质8例,占4.9%;单一偏颇体质13例,占8.0%;混合体质141例,占87.0%。162例患者体质中含阳虚质8例,气虚质50例,阴虚质58例,湿热质109例,痰湿质38例,血瘀质44例,气郁质60例,特禀质18例。取转化分最高两种体质按例数编秩得出:湿热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4种混合偏颇体质占162例不育男性体质类型的60.5%。其中弱精子症患者体质以湿热质(106/159,占66.7%)、气虚质(50/159,占31.4%)、阴虚质(58/159,占36.5%)、血瘀质(43/159,占27%)、气郁质(57/159,占35.8%)5型为主;生殖道炎症患者体质以湿热质(92/118,占78.0%)、阴虚质(41/118,占34.7%)、血瘀质(36/118,占30.5%)、气郁质(43/118,占36.4%)4型为主;精液迟缓液化患者体质以阴虚质(20/48,占41.7%)、湿热质(36/48,占75.0%)、痰湿质(11/48,占22.9%)、气郁质(19/48,占39.6%)4型为主;精浆抗精子抗体阳性患者体质以阴虚质(11/36,占30.6%)、湿热质(29/36,占80.6%)、血瘀质(28/36,占77.8%)、特禀质(17/36,占47.2%)4型为主。结论:不育男性体质多为混合偏颇体质,平和质及单一偏颇体质较少;体质分布以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为主,不同原发病的体质分布和构成特点各不相同,因此男性不育症的诊治要"辨病",同时要"辨体质"。中医体质干预适用于相对不育者,应该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使用补肾、健脾、疏肝、祛湿、清热、化瘀、祛痰等综合中医治法进行体质干预,改善患者体质,提高临床疗效,发挥中药的增效、体质调节以及提高生育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男(雄)性 中医体质辨识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体质知识图谱分析——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石燕 何黎 +4 位作者 任秋静 刘露 温川飙 孙涛 罗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415-3423,共9页
目的探索中医体质近10年以来的发展概况、研究热点,预测研究前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近10年收录的相关期刊文献,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绘制其知识图谱,分析核心作者、研究机构、热点及前沿。结果纳... 目的探索中医体质近10年以来的发展概况、研究热点,预测研究前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近10年收录的相关期刊文献,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绘制其知识图谱,分析核心作者、研究机构、热点及前沿。结果纳入符合研究文献6915篇,得到王琦、王济、李玲孺、李英帅、朱燕波等14位核心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主要研究机构,"相关性""中医体质辨识"以及"治未病"3个高频关键词,"气虚质""健康管理""阳虚质""痰湿体质""中医体质分类"及"体质辨识"6个高中心度关键词,"中医体质辨识""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3个突现关键词。结论根据VOSviewer和CiteSpace研究表明,当前中医体质研究逐步标准化、科学化,机构间的交流合作需跨越地理因素,进一步加深,核心团队影响力显著增加。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热点集中于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的研究,今后,亟需革新社区健康管理中体质辨识的方法及技术,以丰富中医体质辨识系统功能、增加老年群体对体质辨识系统的适应性、提升移动终端体质辨识系统处理数据的速度及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中医体质学说 VOSviewer CITESPACE 知识图谱 中医体质辨识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三维重建的痰湿与阴虚质辨识模型研究
15
作者 王子琰 杨涛 +1 位作者 周作建 胡孔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40-1347,共8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单目光学摄像头拍摄的人体全身二维图像,通过人体三维重建算法得到人体三维形态参数,并基于此对痰湿、阴虚与其他体质进行智能辨识。方法采集受试者自然状态下标准静态站姿图像,并让受试者填写体质量表或由主任中医师...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单目光学摄像头拍摄的人体全身二维图像,通过人体三维重建算法得到人体三维形态参数,并基于此对痰湿、阴虚与其他体质进行智能辨识。方法采集受试者自然状态下标准静态站姿图像,并让受试者填写体质量表或由主任中医师判断以得到其体质信息,以体质作为数据标注,利用参数化人体三维重建算法提取人体三维形态特征,并通过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MOTE)改善样本的分布,利用神经网络建立人体形态与体质之间的联系。结果基于人体三维重建的痰湿、阴虚质辨识模型精度和F 1分数分别达到86.16%和79.35%。在使用SMOTE之后,精度和F 1分数进一步提升至89.91%和84.33%。这说明该辨识模型具备良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论基于人体三维重建提取的人体形态特征可以有效辨识痰湿、阴虚质。相较于已有方法,该方法更加便捷,能够快速发现个体存在的偏颇体质隐患。通过提前干预、纠正以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在门诊和健康体检等临床场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和价值,为中医体质辨识的智能化、客观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辨识 痰湿质 阴虚质 人体三维重建 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