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司建平 王先菊 郭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015-2022,共8页
背景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威胁,我国积极引导和促进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的发展,然而已有文献中鲜见关于该领域绩效评价的研究,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 背景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威胁,我国积极引导和促进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的发展,然而已有文献中鲜见关于该领域绩效评价的研究,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的构建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及开展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于2022年9—10月,通过文献研究法,依据嵌入性理论和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建立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嵌入-绩效”二维理论框架;于2022年10—11月,根据“嵌入-绩效”二维理论框架,采用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实地调查法构建形成指标体系;于2022年12月,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系数并检验各级指标逻辑一致性。结果构建了包含嵌入性和嵌入绩效2个维度、6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45项三级指标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中权重最大的分别是A5(服务过程)和A6(服务结果),二级、三级指标中组合权重最大的分别是B17(服务产出)和B19(服务满意度)、C44(老年人满意度);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随机性一致性比值(CR)<0.1。结论所建立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嵌入-绩效”二维理论框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根据该理论框架构建的指标体系专家意见集中度较高,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应用价值,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是开展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嵌入性 SPO理论模型 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司建平 王先菊 郭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4327-4335,共9页
背景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背景下,科学评价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是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关键。目的评价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并分析其主要障碍因子,为政府部... 背景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背景下,科学评价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是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关键。目的评价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并分析其主要障碍因子,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及开展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提供现实依据。方法于2022年11月,将构建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转化为机构基本情况、工作人员满意度和老年人满意度三份调查问卷;于2022年11月—2023年1月,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入10家样本机构收集机构基本数据、工作人员和老年人满意度数据;于2023年2—3月,使用TOPSIS法对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进行评价,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服务绩效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10家机构的嵌入性总体、结构嵌入、关系嵌入Cn值和嵌入绩效Cn值的排序一致,7家机构的认知嵌入Cn值和嵌入绩效Cn值排序一致,并且与各机构服务绩效的Cn值排序保持一致。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的主要障碍因子分别是C33(中医养生保健指导服务人次)、C44(老年人满意度)、C8(机构与合作伙伴坚持合作共赢)、C37(中医非药物疗法康复护理人次占比)、C39(服务的老年人数量)。结论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的嵌入性、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对其嵌入绩效均有正向影响,认知嵌入对嵌入绩效基本有正向影响。政府部门应明确职能定位,强化政策支持,健全评价体系,注重动态评价,引导和促进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机构应通过加强与合作伙伴的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从而不断提升其服务绩效,满足居家社区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同时要把握好嵌入的度,以免产生嵌入性的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中医药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 绩效评价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社区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先菊 司建平 郭清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0-67,共8页
目的:构建居家社区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依据SPO理论模型,采用文献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法、专家咨询法构建居家社区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构建形成了包含... 目的:构建居家社区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依据SPO理论模型,采用文献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法、专家咨询法构建居家社区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构建形成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29项三级指标的居家社区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中,A2和A3的权重并列第一,均为0.400;二级指标中,B9和B11的组合权重并列第一,均为0.160;三级指标中,C28的组合权重最大,为0.107,所有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CR<0.1。结论: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靠性、全面性和应用价值,可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以及开展绩效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社区 中医药特色 结合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居家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分析与测度
4
作者 于洋 李含伟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0-320,共11页
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服务在改善老年人亚健康状态、慢性病调理和医疗康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目前针对老年人对社区居家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的切实需要的研究比较匮乏。对社区居家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服务需求进行分析与测度,通过扎根理论构... 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服务在改善老年人亚健康状态、慢性病调理和医疗康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目前针对老年人对社区居家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的切实需要的研究比较匮乏。对社区居家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服务需求进行分析与测度,通过扎根理论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构成的社区居家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服务需求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获得了各指标的权重。研究表明:中医服务项目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高专业性特色技术需求强烈;中医特色医养结合知识普及需求高涨,普及效果是重中之重;建立健全政监体系需求迫切,资源与管理是底层支持需求。结合需求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研发推广中医医养结合项目,强化人才培养与学科融合;优化中医医养结合知识普及过程;建立健全政监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 结合 社区居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病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评价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剑锋 王献竹 +1 位作者 司建平 王先菊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60,共6页
目的:了解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病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中医药服务获得感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于2023年7月,将HONGYY等编制的《社区老年人中医药服务获得感量表》转化为相应的问卷条目;于2023年8~9月,运用典型... 目的:了解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病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中医药服务获得感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于2023年7月,将HONGYY等编制的《社区老年人中医药服务获得感量表》转化为相应的问卷条目;于2023年8~9月,运用典型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家医养结合机构抽取690名60岁及以上患有慢性病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于2023年10月,采用统计描述、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等统计学方法,对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病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690份,有效回收637份,有效回收率为92.32%(637/690)。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平均得分为3.99±0.58分,其中有效度、满意度和回应度及其8个条目得分均低于4分。获得感主要受户籍、患慢性病数量、接受中医药服务的情况、主要解决的健康问题等因素的影响,P<0.05。结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有效度、满意度、回应度相关内容的工作力度,促进获得感五个维度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机构 老年慢性病人群 中医药服务 获得感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设计策略研究
6
作者 胡鸿 唐煜霖 +2 位作者 高士明 石倬瑜 崔曼筠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23-130,153,共9页
目的通过对农村养老“医”“养”现状的分析,探讨提升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设计策略。方法以山西省临汾市北平镇农村养老服务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三阶段编码程序对案例进行分析,确定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定位,绘出以北平镇为例的... 目的通过对农村养老“医”“养”现状的分析,探讨提升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设计策略。方法以山西省临汾市北平镇农村养老服务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三阶段编码程序对案例进行分析,确定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定位,绘出以北平镇为例的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蓝图,提炼出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设计策略并进行用户评价。结论针对扎根理论总结的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五个主要范畴,提出在服务设计整合资源构建的服务系统基础上,以包容性设计扩展服务对象满足更多用户需求、以劝导性设计在服务过程中引导用户健康行为的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策略 扎根理论 农村结合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唐敏 吴海波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24,共3页
当前我国老龄化呈现出快速化、高龄化、空巢化、慢病化和失能化的特点,同时居家养老功能较为衰弱、养老相关服务明显不足。在分析医养结合型中医药养老模式及其实施背景的基础上,考察我国多地的实践情况,分析当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 当前我国老龄化呈现出快速化、高龄化、空巢化、慢病化和失能化的特点,同时居家养老功能较为衰弱、养老相关服务明显不足。在分析医养结合型中医药养老模式及其实施背景的基础上,考察我国多地的实践情况,分析当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结合 中医药健康 服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何燕 柳建宇 杨光媚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效率,从而为促进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聚类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筛选投入和产出指标;使用Stata14.0软件构建DEA-Tobit回归模型,对供给服务效率进行比较并对...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效率,从而为促进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聚类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筛选投入和产出指标;使用Stata14.0软件构建DEA-Tobit回归模型,对供给服务效率进行比较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选取2个投入指标(机构保健科室数量、服务项目数),2个产出指标(签约老年人数和医养协同服务平均送达时间)。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效率平均值为0.664,仅有25%的机构实现了产出最大化。Tobit回归模型发现,工作人员数、上门服务送达时间和安全设施数是影响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效率的影响因素(P<0.05)。改善上述三个方面可以有效提高机构的服务效率。结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效率较低;工作人员数、上门服务送达时间和安全设施数是影响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效率的影响因素。关注工作人员数量、服务的结果以及建设的设施等现实问题,对于发展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家 结合机构 服务效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服务可及性:理论价值、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
9
作者 赵晓雷 赵燕 +2 位作者 王红飞 王宇 赵志强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2-56,共5页
可及性内含了基本公共服务公平性和公共性的伦理价值,是医养结合服务发展要遵循的价值要求。通过考查医养结合服务实践场域,医养结合服务存在医养结合服务管理碎片化、医养结合服务供需不匹配、医养结合服务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医... 可及性内含了基本公共服务公平性和公共性的伦理价值,是医养结合服务发展要遵循的价值要求。通过考查医养结合服务实践场域,医养结合服务存在医养结合服务管理碎片化、医养结合服务供需不匹配、医养结合服务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医养结合服务主体易陷责任归属困境、医养信息尚未实现数据联动共享等方面的现实困厄。破解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现实困厄的因应之策:建立医养管理部门合作机制、构建医养结合服务精准供给机制、促进医养结合服务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可及、厘清医养结合服务主体权责归属、建立医养结合服务信息联动协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服务 可及性 资源配置 精准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服务是否改善了老年人多维健康绩效?——基于两种模式的考察分析
10
作者 张园 胡亚琼 刘义奇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147,共16页
当前,医疗与养老服务资源难以深度融合,导致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下老年个体健康水平改善效果不明显。为了考察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的健康产出效果,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认知健康社会功能”四维度构建老年人多维健康绩效指标体系,并采用“... 当前,医疗与养老服务资源难以深度融合,导致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下老年个体健康水平改善效果不明显。为了考察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的健康产出效果,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认知健康社会功能”四维度构建老年人多维健康绩效指标体系,并采用“久期分析”构建“多维健康绩效指数”并进行指数因素分解。基于两种典型医养结合模式,运用湖北省多地的动态追踪调查数据测度老年人健康绩效水平及组群差异发现:入住医养结合机构后,第一,老年人生理健康和认知健康总体上有小幅改善,但心理健康改善不显著,社会功能呈现一定程度负向变化。其中,医内设养模式下,老年人生理健康维度维持相对稳定、社会功能维度降幅较明显,养内置医模式下老年人生理健康和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第二,老年人健康状态稳定性有所增强,医内设养模式在健康状况维持率方面较为突出,养内置医模式在健康深度、规模变化方面也有较好表现。第三,心理健康对多维健康绩效指数贡献度最高,生理健康的贡献度最低,养内置医模式下各维度贡献率变化相对而言较小。第四,不同医养结合模式下,多维健康绩效指数具有组群差异和异质性。对此,从精准提升医养结合服务内容供需适配性、建立多方位心理慰藉和社会功能修复体系、建立多主体利益共享和激励机制、提供细分群体的靶向式医养结合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服务 内设模式 内置模式 多维健康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治理视域下城市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策略研究
11
作者 张心如 朱亚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2-309,共8页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是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发展方向,实现服务供需两侧的均衡发展、提升服务整体治理效能是老龄社会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以N市J区的XJ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为例,采用个案研究法和深度访谈法发现城市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是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发展方向,实现服务供需两侧的均衡发展、提升服务整体治理效能是老龄社会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以N市J区的XJ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为例,采用个案研究法和深度访谈法发现城市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供需矛盾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服务社会认知不充分,政策科学化程度不高;服务需方信任度低,自主付费意愿不足;服务供方能动性不足,行政化治理特征突出。经情感治理理论演绎,认为应在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协同、形成合力的共识下,通过心灵治理、情感治理和情感劳动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增强多元参与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构建高效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情感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家服务 结合 情感治理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下社区居家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祁琳 王新乐 +4 位作者 宋旭辉 柳建宇 杨蒙蒙 曹心怡 何燕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下社区居家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苏州、广州、青岛、济南4个城市中接受医养结合服务的1376名社区居家老年人进行HRQoL调查,采用EQ-5D-3L量表评...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下社区居家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苏州、广州、青岛、济南4个城市中接受医养结合服务的1376名社区居家老年人进行HRQoL调查,采用EQ-5D-3L量表评估并计算健康效用值。比较不同特征老年人的健康效用值,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社区居家老年人HRQoL的影响因素。结果:1376名社区居家老年人的健康效用值为0.790(0.510,0.960)。饮酒频率1~2次/月(β=0.051,95%CI:0.005~0.097),睡眠时间<4 h/d(β=0.137,95%CI:0.065~0.209)、4~<6 h/d(β=0.131,95%CI:0.061~0.202)和6~<8 h/d(β=0.115,95%CI:0.040~0.190),有养老保险(β=0.057,95%CI:0.026~0.088)的社区居家老年人健康效用值较高。年龄≥90岁(β=-0.123,95%CI:-0.178~-0.069),以前吸烟、现已戒烟(β=-0.064,95%CI:-0.102~-0.026),外出频率为每月2次(β=-0.170,95%CI:-0.230~-0.110)和更长时间1次(β=-0.332,95%CI:-0.370~-0.294),患慢性病共病(β=-0.061,95%CI:-0.086~-0.035)的老年人健康效用值较低。结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下,社区居家老年人的HRQoL状况不佳,需要政府完善养老保险政策,社区开展社交活动、监测慢性病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结合服务 社区居家 TOBIT模型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医养结合服务的实践模式、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基于服务链理论的多案例分析
13
作者 李立清 喻明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2-62,共11页
随着中国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医养结合服务被广泛认为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服务链理论,构建医养结合服务的“供给—传输—需求”多层分析框架,借助多个典型案例呈现农村医养结合服务的五... 随着中国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医养结合服务被广泛认为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服务链理论,构建医养结合服务的“供给—传输—需求”多层分析框架,借助多个典型案例呈现农村医养结合服务的五种实践模式,归纳农村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侧、传输侧与需求侧的现存问题,进而探寻服务链下农村医养结合服务的提升路径:供给侧需加快医养共管部门设计,明晰主体职责边界,凝聚医养结合资源;传输侧需形成“多元、均等、多样、灵活”的服务传输理念,打破信息壁垒;需求侧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筑牢身心健康屏障,积极反馈医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长期照护 服务 居家 服务 人口老龄化 健康中国 银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背景下社区照护服务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14
作者 洪振家 吴成卓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5-380,共6页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未来较长时间内的基本国情,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而社区照护服务作为“医养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医养结合社区照护服务...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未来较长时间内的基本国情,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而社区照护服务作为“医养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医养结合社区照护服务对老年人的影响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CLHLS 2018年的数据,运用多元有序回归模型,分析了社区照护服务的有无以及数量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社区照护服务在老年人生理与心理层面上,均展现出显著的促进与提升作用,照护服务每提升一个单位,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有0.093和0.309个单位的提升,照护服务数量每增加一个单位,老年生理和心理健康有0.033和0.181个单位提升。同时,社区照顾服务数量对有无共同居住的配偶以及医疗保险的有无有着明显的异质性。为此,应该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照护服务,提升老年健康水平,重视老年生理健康的同时也要强调老年精神慰藉,建立完善老年人照料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社区照护服务 老年人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介入医养结合养老照护服务的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丽 邓蕊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8-836,共9页
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分析医养结合养老照护服务问题是回应健康中国规划和人口老龄化现状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医养结合和照护轨迹的内涵,审视当前社会存在的医养结合的养老照护服务中的困境,发现当代社会的医养结合照护服务的制度和政策存... 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分析医养结合养老照护服务问题是回应健康中国规划和人口老龄化现状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医养结合和照护轨迹的内涵,审视当前社会存在的医养结合的养老照护服务中的困境,发现当代社会的医养结合照护服务的制度和政策存在发展功能性障碍,医养结合养老照护服务体系缺乏整合机制,人才队伍建设跨学科合作存在区隔界限,社会支持网络结构功能失调。为此,经过前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建议以社会工作方法嵌入的方式构建医养结合养老照护服务的政策保障,发挥协调整合的社会工作专业角色建构多元化的整合机制,从跨专业合作的角度探索医养结合养老照护服务的人才建设模式,通过“医务社工+志愿者”的联动机制实现医养结合养老照护服务的社会支持网络平衡。从而最终实现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照护服务优化路径的系统性重构和整体性重塑的长效跃升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务社会工作 结合 照护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老龄化视域下“医养结合嵌入式”养老服务的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运华 冯玉莹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5,共11页
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的嵌入式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未来老年人养老质量的保障,也体现了老年人对未来老年幸福美好生活的需求。但对该模式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研究层面,对实证的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基于医养结合的嵌入式养老服务的评价方法和... 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的嵌入式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未来老年人养老质量的保障,也体现了老年人对未来老年幸福美好生活的需求。但对该模式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研究层面,对实证的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基于医养结合的嵌入式养老服务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原则,对构建嵌入式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释。发现目前嵌入式养老机构重在养老轻在医疗,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存在着衔接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医护人员的服务主体不够专业、服务项目不够落实、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资源整合碎片化以及机构管理的多头监管等问题。研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对我国医养结合的嵌入式养老模式的进一步实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老龄化 结合 嵌入式服务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服务的有效模式及其实现机制研究——基于陕西省汉阴县鸿济医养中心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慧君 李志彬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63,共14页
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如何实现医养结合的真正落地和可持续发展,是在多年试点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中需要优先解答的关键问题。文章对陕西省汉阴县鸿济医养中心的服务模式进行了总结,并借鉴社会-生态... 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如何实现医养结合的真正落地和可持续发展,是在多年试点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中需要优先解答的关键问题。文章对陕西省汉阴县鸿济医养中心的服务模式进行了总结,并借鉴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理论,剖析了鸿济医养中心作为一家民营医院如何推动县域医养结合服务优质高效和可持续运行的实现机制。研究发现:汉阴县鸿济医养中心通过“从民办民营到公办民营”的成长路径,形成了以民营医院转型为驱动、服务延伸为抓手、从机构逐步走向居家社区的医养结合发展模式。该模式破解了医养结合服务中存在的服务连续性、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有效满足了老年人的医养结合需求,其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能够主动适应环境变迁,把握时机、顺势而为,实现了医养结合从外部需求压力向内在发展动力的转变。与此同时,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也增强了该模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应通过激活医疗机构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内生性动力、发挥民营医疗机构的作用、强化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等措施,推进我国医养结合服务健康、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不仅为县域层次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提供了借鉴,也为破解民营医院的发展困境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服务 有效模式 实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政策的演进逻辑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吉友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2,共11页
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稳步推进,我国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经历了从供给不足到供需相对均衡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相协调的高质量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满足公众需求、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增进老年... 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稳步推进,我国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经历了从供给不足到供需相对均衡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相协调的高质量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满足公众需求、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增进老年福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挖掘其在政策目标、政策内容、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阶段性特征和变化趋势,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由点到面逐步拓展,二者由彼此独立走向有机融合,其结合、融合与整合的体制机制逐渐成熟,二者相结合由逐步成熟向深度融合阶段迈进。为了促进医养结合政策的有效衔接,我国应加快推进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县域医共体为核心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探究不同类型政策工具之间的合理匹配,全方位提高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老年人健康保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 结合服务 政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呼和浩特市城区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包朝鲁门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5-600,共6页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城区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对本地区医养结合提出完善对策,助力医养结合的发展。方法:从呼和浩特市4个主城区随机抽样5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选取20名老年人,共对400名老年人进行医养需求的问卷调查...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城区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对本地区医养结合提出完善对策,助力医养结合的发展。方法:从呼和浩特市4个主城区随机抽样5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选取20名老年人,共对400名老年人进行医养需求的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72.5%的呼和浩特市城区老年人有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老年人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患有慢病数量、子女个数、婚姻状况、职业、年收入、养老倾向等因素,医养结合服务需求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医疗保险险种,医养结合服务需求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老年人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患有慢病数量、子女个数、婚姻状况、职业、年收入、养老倾向是呼和浩特市城区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呼和浩特市城区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率较高,应尽快完善养老体系建设,创建地区养老模式,探索老年人内在能力筛查机制,加强预防保健宣传,提高社区医养服务能力,推进养老差异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和浩特市 人口老龄化 老年人 结合服务需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SWOT分析 被引量:34
20
作者 李华章 郁东海 +2 位作者 娄继权 王凡 孙晓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7-200,共4页
医养结合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作为我国医学科学特色的中医药为医养结合注入了新元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和关注。本文采用SWOT方法对我国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 医养结合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作为我国医学科学特色的中医药为医养结合注入了新元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和关注。本文采用SWOT方法对我国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进而为完善我国健康养老服务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 中医药 结合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